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我见

2016-07-13王彦丽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自主学习学习兴趣

王彦丽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采取自主学习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分析归纳的能力,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由注意力分散逐渐变注意力集中稳定性强,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智力心理因素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初中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自主学习;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46-01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学生终身的发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不断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也就是要教学生会学。新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因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对社会发展、教育创新,还是对个人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也要求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开掘,从广阔的生活中汲取,从实践中亲历获得。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自主学习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学生的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有效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学生探求知识的内驱力,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可靠的保证。教师只有对每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学生才能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地学习,才能在师生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愉快地参加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加强教学进程中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好学、乐学。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内动力,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取相应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如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设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2.掌握正确阅读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预习阅读是学生在教师未授课时事先阅读相关课文。为了提高预习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应先拟好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指定的课文,并要求阅读后作出解答和提出疑难。阅读提纲要力求启发性、悬念性,以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指导学生在预习阅读中,要先根据预习提纲纵览全文,了解梗概。然后再精读细读,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用笔圈点勾画,并运用批注法在课文空白处批注提纲要点和感想,做到重点落实。

课中阅读是教师随着教学进程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一个或几个重点的相关段落。为了使学生对所阅读的重点段落做到字斟句酌,常变换形式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指导学生在阅读容易混淆的概念时,要运用对比法加以区分,找出异同点,从而掌握概念的实质。

复习阅读是在教师讲完一个单元或全部课程后,要求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强化记忆,指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法进行专题阅读,对不同章节出现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组合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课外阅读通常是学生在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实践中,为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去查阅课外参考书和网上阅读资料。由于初中生物学课外参考书种类很多,网上学习内容丰富。为了遵循可读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则,主动帮助学生选好课外书,和网上导读。

3.养成勤奋的行为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无数事实证明,大凡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掌握了较好的自主探索学习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索学习的习惯。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就有意培养学生以下4种自主探索学习的习惯:

3.1养成不先预习不听课、不先复习不做作业的自主探索学习习惯。课前预习可使学生对新课有了大概了解,哪些难懂的地方需要在课堂上问老师也心中有数,这既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也提高了教师授课的针对性。课后及时复习不仅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强化记忆,也有利于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

3.2养成勤查工具书的自主探索学习的习惯。中学生物学教材中涉及到许多生物学理论、学说和定律,生物学现象,动植物和微生物名称、名词,生物学著作和生物学家等知识,由于在教材中没有做详细的注解,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疑惑不解的名词术语,那么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查阅工具书。生物学工具书有《辞海》、《词典》、《百科全书》和《教学参考书》等,我鼓励学生购置备用。坚持使用工具书不仅能丰富生物学知识,还能克服不求甚解的毛病。

3.3养成爱思考、爱质疑的自主探索学习的习惯。"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我启发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疑点,敢于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教会学生质疑不仅可调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边阅读边思考也有利于知识迁移。

3.4养成博览群书的自主探索学习的习惯。中学生单从课本中获取知识是很有限的,因此我引导学生要多读一些与生物科学有关的报刊和课外书籍,通过摘录、剪贴建立自己的"生物学资料库"。这不仅可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还能吸取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学习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要精心设问,同时要抓住学生中有价值的疑问,不失时机地组织讨论,引导争论, 让学生在分析讨论中发现问题,并继而发现事物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的思维和认识向纵深发展。

5.创设多种思考机会

在教学和各种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多种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在思考中求异,并及时加以指导,从而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潜力。这样长期训练,坚持引导,不仅会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遇到问题能举一反三。

6.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指导

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把每一章、每一节的具体要求和通过学习应该达到何种程度都告诉学生,让学生心中有数,这样既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责任感和自信心,又便于学生检查自学效果,更重要的是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如何从章、节中确定学习目标和要求,提高了自学能力。

7.建立和谐的学习氛围,培育植物,进行生活实践

初中生的好奇心强,动手能力也强,他们更喜欢一些能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还能通过应用使其爱上这门学科。初中生物的趣味性很强,可以通过许多小的生物实验来增加教学乐趣。而且生物是和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一门科目,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也是随处可见的。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生活实践,或者自己率先去做。而做的方式也很简单,就从养一盆花开始,观察记录它的生长过程。在冬天时,还可以在室内种一盆小麦,观察它的生根发芽,观察绿油油的小苗,也会为灰色的冬天增加一分生机。

总之,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活动,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课程,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充分开发其潜能创造宽松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春红,自主学习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自主学习学习兴趣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