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能力

2016-07-13何静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改进方法

何静

摘要:新的初中生物教材注重生物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突出对学生研究方法与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学方式的改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生物教学;方式;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30-02

初中生物新课标指出:生物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生物学的学习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科学探索的能力。为实现这一要求,必须整体改进教学的方式。在实践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导言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生动灵活的导言在新课开始时十分重要,精彩的导言可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主动性。

1.1利用谚语引发学生思考。如用"九月九燕飞走,三月三燕来钻"来说明动物的节律行为;用"兔子不吃窝边草"、"狡兔三窟"来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说明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关系和食物链的特点;用"一山不容二虎"来说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生来会打洞"来说明遗传现象;用"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来说明变异现象等。

1.2利用谜语活跃课堂气氛。如在教学蚯蚓的生活习性、形态特点和对人类的益处的内容时,可以引入"两头尖尖相貌丑,没有脚来没有手,长年累月地里走,施肥松土是能手"的谜语;用"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来巩固果实、种子有关知识等。

1.3利用诗词加强情感教学。如利用毛泽东少年时写的一首"咏蛙"诗词来导入两栖纲教学,"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作声",这样即生动又形象。再如用古乐府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窿,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来说明古代黄河流域的繁茂景象,再通过与李白的千古名句"黄河之水天上来"进行对比来说明人与环境的关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4利用歌曲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如,用一首"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导出哺乳动物"家兔"教学,再通过让学生剖析儿歌的内容,归纳出家兔的生活习性和外部形态特征。又如利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引入花的教学;用"葵花朵朵向太阳"引入"植物的运动"教学等。同时,课堂中精巧的设疑,恰似"引车入轨",利用学生们的"知新"欲望引导思考,开始新知识的探索以及运用有趣的小资料给学生提出疑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自觉思维,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优化教学方式必须实施有效的问题教学

2.1问题须与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相呼应.教师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并提出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入探索问题的境界,如为什么橘树开了许多花而结出的橘子不是很多?(传粉,受精知识探索).以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并与本节新知识相衔接的问题,如被子植物的生殖方式是什么?(新旧知识衔接).经过学生自学找到问题的答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能满足学生的成功感。

2.2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有好新奇、盼肯定、爱表扬、争强好胜的心理,问题的提出要考虑学生能直接推理得到,是动态思维、贴近生活实践以及思维转折次数多少等因素,把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满足并强化学生的好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有些被子植物的花很美丽,而有些则很"难看"?(风媒花,虫媒花的特点);要使向日葵多结果实怎么办?

3.运用探究方式,强化思维训练

探究式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它是培养学生推理、思维、决策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蝗虫用什么部位呼吸、鼠妇的生活习性、影响开花的环境因素、植物吸水和失水的条件等等。还可利用教材上的一些探究性实验进行改进,如"废电池浸出液对生物的危害",可以改为"废电池浸出液对小鱼的危害",把小鱼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加入浸出液,观察加入少量浸出液后小鱼的燥动不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求学生探究的问题在一定准确性基础上更需要一定的创造性。问题的准确性有利于学生有目标地探索,有利于学生发现规律,形成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但是过于简单明确的问题反而会约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要兼顾问题的创造性和准确性。

4.运用课外小实验,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课外活动对提高学生的素质非常有益,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许多技能的形成都是与此活动分不开的。

总之,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对此,我们必须努力探索。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改进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