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

2016-07-13刘新红许保刚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氯化铜现象高中化学

刘新红 许保刚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24-01

现今,课堂上大多数的教师的教学以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在教学中营造一种"研究"、"探索"、"钻研"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逐渐适应新教材、新教法,并不断的对个体的创造,实践要素进行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如何开展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呢?

1.做好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非常关键,在演示之前应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内容、目的及观察的现象,告诉学生应该观察什么,从什么角度去观察,怎样捕捉稍纵即逝的现象,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认真铺设一些必要的阶梯设下疑问,激发学生思考。如在做"镁在空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用砂纸打磨后镁条的色态及燃烧过程中的现象、此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等。再如在讲"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时设下疑问:是否所有金属都符合这一规律?学生犹豫,不能正确回答,这时便做"钠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实验,实验前先让学生按一般规律设想,说出实验现象,很快就会有学生说出"钠表面覆盖一层铜",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排在铜的前面,所以钠能置换氯化铜中的铜。接着教师开始演示,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钠的变化,溶液的颜色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钠漂浮在氯化铜溶液表面,迅速旋转产生闪亮的小球并消失,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这精彩的现象,瞬间的变化,学生凝神观察,猜测被推翻,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呢?从而可发现了钠有哪些性质?这一个一个的演示实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经讨论和教师点拨,对金属钠学生有了初步了解,再通过教师解释,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便明确了实验现象的产生和盐与金属的反应规律中应除去"K、Ca、Na"三种活泼金属,这样以生动的实验探索,不断的设置疑问,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逐渐增加。

2.创设提问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感知器官,激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最大限度的集中注意力,连续不断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真正主动地"跳一跳摘到桃",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教学观,更加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升学的教育,促使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布阵,创设出能使学生愤悱的情境,以便营造探究的氛围。教学中巧问善诱是营造这种氛围的最好方法。因此,教学中要善于问,更要会问,更要指导学生多问善问。要问得恰当,问在知识关键处;问还应掌握坡度,问在难易适中处:问更应选准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处。让学生感到时时有问题可想,促使联想,对比思考,设想种种解决方案,从而使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学生的大脑中展开,学生形成开放式探索性思维。除巧设疑问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评价,并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以表现的机会,以激其情,奋其志,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及探究能力都能不断提高。首先,上课时,可用提问的手段,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授氨气的物理性质时,我先做了氨气的喷泉实验,然后问学生:压缩滴管的胶头,挤出几滴水,有什么现象发生,喷入烧瓶里的酚酞试液的颜色是否有变化,为什么?这一下,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因为学生观察到了这有趣的实验现象,就急于知道为什么,对于给出的问题就会积极的思考。当然对于氨气的物理性质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了。其次教师对于自己的设问在最后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解答。

传统的教育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种缺陷即缺少独创性。经验告诉我们,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在学过和未学过的知识之间,在未知领域与新领域的知识之间没有学生不可逾越的鸿沟。

3.指导检查,引导讨论,及时小结,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即本节知识的生长点,但这些知识又不属于本节必须掌握的内容。为不冲淡本节课的主题,使知识紧凑,可指导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以成为本节课的延续和深化。这样做学生就逐渐养成不断探究化学奥秘的习惯。化学学习中会有许多有争议或有难度的问题出现,这时,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解答,应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答。讨论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层层深入地分析问题,疏导思维障碍,纠正思维偏差等。讨论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很好手段。由于我们上课前不强调预习,提出的问题在学生讨论时,不会造成思维定势,学生的思维不会受课本的限制,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并想办法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调动其探究积极性。

课堂小结是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好时机。结合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居高临下"地俯视化学知识,有助于他们将平时所学的被肢解了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维辐射的作用。探究的结果,要在学生自己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总结得出结论,明确结论的运用条件与范围。

4.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

通过一些实验,包括进行有毒、有害物品或气体的实验和一些反应剧烈的实验,以及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微观本质观测,模拟实验设计,经过计算机的演示,让学生学习知识。通过误操作的学习,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减少污染,保障教师与学生的安全。这说明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整合是相当有效的。同时,对于教师与学生查阅资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节省时间,促进复习再学习,也非常有利。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学生也乐于接受这种新鲜的教育方式,其热情度也相当高学生开始逐渐喜欢上这种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它使得整个教学变得更加的生动和丰富起来,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也得到提高,使得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得到保障。因此,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的整合,对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氯化铜现象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低能耗制备试剂级二水氯化铜的新工艺
间接滴定法测定氯化铜晶体的纯度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猜谜语
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微型改进实验
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