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016-07-13韦德新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新课程创新能力

韦德新

摘要:新一轮教育课程基础改革以它特有的魅力昭示了勃勃生机。走进数学新课程,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

关键词:创新能力;教学目标;新课程;学习的信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171-02

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1.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创新知识。例如:在辅导学生解答一些应用题时就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来教学:某人从一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的顶部到底下用了7.5分钟;他若以同样的速度从下往上走,则用1.5分钟可到达顶部。如果他不走,乘自动扶梯到达顶部需要多少时间?如果停电,他用多少时间可从底部走到顶部?学生初次接触这道题目时,觉得很难思考,一时感到束手无策。此时,学生有一种"心欲求而不得,""心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在教学的关键处加强指导,启发学生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提醒学生:这个题类似于我们学过的哪一类题,有的学生觉得像行船问题,楼梯向上的运动像水在流动,人向下的运动好像是逆水行。这种通过教学手段上的突破、创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天地的联想,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习效果的理想化实现

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是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程序的重要依据;是检验、评价教学效果和修正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并最大限度地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教学目标涉及教学思想、课堂结构、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整体改革的领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目标制定明确便能充分发挥以下功能:对指引师生的教与学具有定向功能。对教学改革程序的有效性具有控制作用。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双向发展具有协调功能。对减轻学生因题海战而盲目训练所造成的负担具有效率功能。对统一标准、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稳定的功能。对教学改革工作的科学评价和管理具有竞争功能。由此可见,教学目标的制定在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中越来越显出它的重要性。要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要制定出明确、全面、具体、符合实际、具有弹性的教学目标。因为明确而又全面具体的学习目标是形成和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所以学生只有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目的,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所以,这种有学习目标的学习方法自然比以往把学生"蒙在鼓里"的教学方法要高明许多,相信学生的学习质量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此外,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要符合本班实际情况。教学目标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教师教学效果的实现,也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理想化实现。

3.情景创设注重有效导入,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一堂课头开的好不好,是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关键。导入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精心创设教学情景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才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例如:为了让学生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谁买的便宜"一课时,结合内容,创设情景,让学生亲身经历买卖过程,我让每个小组都用"钱"去买不同"超市"的同一商品,当然两家"超市"的标价是不同的,到底哪家的便宜,学生要在"买的"过程中计算出商品的单价才能比较,而在计算的过程学生又讨论了算法。这样通过精心构思,巧妙而有效的导入,能使学生聚焦课堂,并能引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所以设计出好的导入方式,是为课堂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实,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情境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巧设游戏导入、媒体导入、实践操作导入等等。在教育教学知识引入时过,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的任务,具体的教学内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灵活多变地加以运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入"的巨大作用,激发求知欲,唤起学生积极思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堂课之中。

4.形式多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课改刚刚起步,现在的在校学生在多年的学习生涯中都是被"抱"大的,已经习惯了你讲我听的模式,习惯了"被动学习"和"他主学习",他们不敢也不善于发现问题,不敢相信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不懂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更不懂自己去制定学习策略,独创性明显缺乏。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和自主学习的独创精神。这是自主学习取得成功很关键的一步。鼓励、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在教学中,通过思考角度的变化,思考方法的改变,题型设计的变化等来提供形态多样的知识信息,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接通多方位的解题思路,用"教"的创新火种点燃"学"的创新火种,从而促进理解的深入,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广阔性,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大胆自我调控和相应的调适。

总之,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是想提高我们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要从研究教学目标开始,毕竟教学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教学的归宿,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强化教学目标意识,注重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明确教学目标的联系性,真正做到有的放失,整体落实,这样质量才得以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晓梅:《教学情境如何从人为走向自然》,《小学数学教育》,2004年(1-2)

[2]刘仍轩、张云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小学数学教育》, 2005 年(1-2)

[3]陈祥文:《小学数学课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小学数学教育》, 2005年(1-2)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新课程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