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真实”情境,促有效教学

2016-07-13牟斌青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整体性与时俱进真实

牟斌青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纵观大大小小的课堂,教师们都在想方设法创设情境,然而情境创设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本文结合课堂情境教学的实践经验,就小学英语高段会话课如何创设情境展开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情境教学;与时俱进;真实性;整体性;有童趣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147-01

学习外语最佳的学习环境就是置身于所学的语言环境中。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合适有效的情境创造,有助于提高学生习得语言的效率。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教学低效现象,如教师创设的情境无童趣,不真实,超出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等。

1.情境教学的定义

情境教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2.会话课情境教学的现状

教师在创设情境方面,教师通过故事绘本,有来自教师身边的故事,老师经历等来创设情境。那么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跟教材本身有关系吗?情境符合中高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吗?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吗?纵观大大小小的课堂,情境创设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现状一:情境不"新"

在课堂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诸如猫捉老鼠,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这些人物或故事陈旧不新,现在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创设情境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还要做到与时俱进,要力求创新。

现状二:情境不"实"

例如,教师在教授六年级上册Unit 5What does he do? A let's talk 时,教师创设马云的人物形象,然而情境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当然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创设的情境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且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差较远,这样的情境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因此无法让学生借助情境有效地融入学习。

现状三:情境不"真"

教师在执教六年级上册Unit4Can I have a pen pal? Part B let's talk. 课文中已经创设了一个John和吴一凡谈论朋友的情景,设计教师本人与课文中的人物是笔友,这是不真实的,不符合实际的,因此学生无法体验交际语言,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状四:情境喧兵夺主

为了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绞尽脑汁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新创设的情境与教材提供的情境毫无关联性,教材成了一个过客,甚至有些老师完全抛弃教材情境,重新再构文本,这样的情境喧兵夺主,本末倒置。

现状五:情境支离破碎

如教师在执教六年级Unit 3What are you doing?Part A Let's talk时,教师创设动画人物,教师本人,文本主角明天打算做什么来操练be going to。虽然教师每一环节的设置都有相应的教学任务,层层递进,也紧紧围绕本课的目标语言be going to的用法,但是回顾各个教学环节,教师创设的每个情节缺乏关联性,彼此是独立的,情境缺乏整体性,统一性。

3.解决的措施与方法

3.1情境内容的设计方面要体现以下几点:

3.1.1与时俱进。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把握眼下学生的兴趣点和流行趋势,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有时代气息的情境。比如教师可以关注当下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诸如:"奔跑吧,兄弟!" "爸爸去哪里了?"等,并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3.1.2重"趣"-情境创设要有童趣。教师创设的情景要具有趣味性。富有趣味性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乐学、爱学。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活动是落实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教学活动的高效性与趣味性相辅相成。

3.1.3求"真"——情境创设要真实,贴近学生的实际。《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和学习语言。"故创设情境必须贴近现实,让学生触景生情,激活他们的思维,兴趣和求知欲。

例如,本人在借班上课执教六年级上册Unit4Can I have a pen pal? Part B let's talk时,创设本人想要与本班英语老师交笔友的情境,通过创设猜测教师住址的情境,以及创设猜测教师喜欢的食物等真实的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2情境创设与会话课文本关系方面:

3.2.1找"结合点"——以教材为依托,寻找教材与情境的结合点。PEP教材缺乏情境性,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教材的主题进行文本情境的再构。但必须要指出,再构的情境必须以教材的主题为导向,不能脱离教材。必须要坚持以教材的情境为主,再构的情境为辅的原则。

同样,在笔者借班上课执教六年级上册Unit4Can I have a pen pal? Part B let's talk时创设教师想要与本班任课英语老师成为笔友的情境,找学生身边的实例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教材为依托,找到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和切入点。

3.2.2求"统"——创设的多个情境要有整体性,统一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体现"整体"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把握整节课的重点和大情境,有一根主线连接各个小情境,使各个教学板块之间相互联系,环环相扣,整体推进课堂教学。

例如本人在执教小学英语四年级第五单元Dinner is ready B let's talk 时,文本教材呈现的是吴一凡到Mike家做客时,Mike 的妈妈招待请他们吃晚饭的场景。文本情境比较单一,本人基于文本内容,创设情境境our dinner time, 由"放学时、晚餐前、晚餐时"三部分组成,通过Mike想要邀请吴一凡到家里做客,用一条情感线将各个情境连接起来。这样课堂上各个情境用情感线连接起来,思路非常清晰,学生易于接受。

4.小结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对话教学为培养学生实际灵活运用语言交际能力提供了展示与操练的平台。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感到英语很"有趣" 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找到学英语的"乐趣"。

教学情境不是教学环节的点缀,也不是课堂上随意的摆设。它把简单刻板的教与学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情实境中。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学于其中,乐于其中,从而有效提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丁宁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情境与情境链的创设 英语教师 [J] 2010.10

[3]王蔷 《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猜你喜欢

整体性与时俱进真实
电视台新闻播音创作空间的拓展探讨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社区合唱的整体性研究
浅谈如何上好中学语文期末复习课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