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的方法技巧

2016-07-13刘世桂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着眼点启发性课文

刘世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100-02

课堂提问是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使其主动投身于教学活动中去,并能意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位置,从而增强其学习的内驱力。"语文课是一曲动听的交响乐,提问则是这乐曲中最动人的旋律",可见,没有提问的课堂是沉闷的,不会课堂提问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

1.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

教师设计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必须围绕教学目的,为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服务。提问,不能为问而问,不能脱离课文内容而乱提问,而应从整体考虑,使提问成为一个问题之间彼此有着内在联系的系统,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层层推进,步步提高。所提的问题富有系统性,不能杂乱无章,不能漫无中心,不能太琐碎。

2.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

提问内容要具备启发性,它是指通过提问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联想而有所领悟的特性,它不但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当然,并非所有的提问都具有启发性,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才能提出高质量的有启发性的问题,否则只能做表面文章。 问题能为学生引领思路,提供学习线索,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提问要避免一味顺着课文的先后顺序一问一答,或者是从情节到情节,即缺乏内涵,又没有思维强度的提问。而应抓住课文的突破口、节骨眼或关键处来设计问题,增大思维容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文时,在指导学生观察图上景物和人物之后,可以提这样一个总揽全文的问题:"伏尔加河是如此美丽,但人民为什么过着这样悲惨的生活呢?"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抓住文章的实质,伏尔加河的美丽景色与受苦受难的纤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人民却过着悲惨的生活,这都是沙皇的黑暗统治造成的。

3.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

语文课堂提问,应当有合理的程序。提问时,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向求知的新高度。因为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又深入到问题当中,它始终和一定的问题联系着,应遵循一问一思的客观规律,让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最终达到"能自己跳起来摘到果子的理想境界"。如教学《詹天右》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再引导学生根据中心句提出一些问题,如"课文主要写了哪些问题?其中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詹天右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詹天右的爱国思想是通过哪些语句体现出来的?"又如教学《穷人》一文时,针对文尾空白,我先介绍《穷人》尚未写完,而造成悬念,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就是列夫.托尔斯泰,激起他们的创作热情,再放飞学生思维,让他们想象一下桑娜一家在以后会怎样生活。接着让他们研究列夫﹒托尔斯泰的风格,学习生动细腻的心理刻画、鲜明的对比等描绘方法。最后放手让学生创作,人人都超出于自己的思维想象和写作水平,这样层层掘进,可以迫使学生在定势范围内的连续思维。

4.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

所提问题,新颖生动,富有情趣,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不要提那些枯燥无味的问题;要新奇、巧妙、有趣,只有新奇、巧妙、有趣又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才能紧紧吸引住学生,让学生的精神处于亢奋状态,把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如教师问:"为什么一到晚上太阳就不见了?"学生就会说:"太阳去睡觉了。""雪融化后会是什么呢?"学生说:"是春天。"这样的问题富有思考性,比较有趣,课堂气氛活跃。

5.课堂提问要找准着眼点

课堂上所提的问题要围绕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吃透课文、熟悉学生的状况,特别是找准问题的着眼点。例如以内容的关键处、对比处、含蓄处为着眼点,以作者写作目的、课文的题目为着眼点,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眼为着眼点。在这些着眼点处提问,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 落花生》时,提问:"你想做像花生那样的人,还是做像苹果、石榴那样的人?"这是本文的文眼,这个问题的提出可引起学生去探索、感知、理解课文,从而抓住课文的主旨。

6.课堂提问要注意“三度”(难度、坡度、亮度)

提问必须有一定的难度,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注意力,刺激思维,让学生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当然也要注意难易适度,照顾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如教学《赵州桥》时,提问:"石拱桥的小拱有什么作用?"就只能引起学生去阅读课文。再提问:"石拱桥的小拱到底有什么作用?"有了一定的难度,就会迫使学生去思考、去归纳。

提问必须有一定的坡度 , 问题与问题之间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难度太大的问题,可以设计一些小步子铺垫性问题"搭桥铺路",化难为易,帮助学生"起跳"。如教学《争吵》时,提问"谁和谁争吵?为了一件什么事?争吵以后,'我'心里觉得怎么样?结果怎么样?父亲对这件事满不满意?你觉得'父亲'的话讲得对吗?"为什么这样指导学生思考,学生只有反复阅读思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提问必须有一定的亮度 , 提出问题要讲究感情色彩,力求摒弃陈旧样式,创造开拓出一种新鲜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境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得到迸发。在这方面,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所接受信息相适应而产生的心理提出问题,特别能打动学生的心。如教学《白杨》时,学完了"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无疑是画龙点睛,这样的问题学生很感兴趣,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总之,语文课堂提问除要把握好提问的原则以外,还要注意提问的多样化。好的问题不仅要有优化问点 ,而且还要问法富有变换,学生才会喜闻乐答。提问时,处理好直与曲、逆与顺、庄与谐的三对关系,该曲问时不可直问,该逆问时不可顺问,力求做到寓庄于谐,寓问于趣,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收到良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着眼点启发性课文
结合课例谈地理核心素养提升的几个着眼点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背课文的小偷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受众需要为着眼点 提升消防宣传针对性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对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着眼点和切入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