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让个性之花在作文课堂绽放

2016-07-13韦胜森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绽放

韦胜森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实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要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让个性之花在作文课堂绽放。

关键词:个性之花;作文课堂;绽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73-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实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要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让个性之花在作文课堂绽放。

1.引导学生平时多注意积累素材,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它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

1.1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经历各自不同,个性也有差异,因此他们的体验也是个性鲜明的。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就是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现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

1.2引导学生个性表达。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实事写出新意来。首先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其次,老师要结合实际,要适时点拨,激发学生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构思出属于自己的鲜明个性的作文。

2.改革命题方式,使作文利于学生表达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生的想像能力发展较早,他们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童话作文可以用其所长,把学生潜在的想象力发挥出来。因此训练学生写童话作文既符合当前落实新课标的形势,也顺应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有很大帮助。

2.1提供想象条件,鼓励大胆幻想。儿童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的童话作家,童话化作文训练就是放飞他们的想象,让他们犹如翱翔于蓝天的雏鹰。观看动画片是每个儿童最快乐的事,我便顺应儿童这一心理需要为他们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童心在童话中展现。如学生在看了动画片《西游记》后,让学生想象唐僧师徒四人从西天取经回来后,孙悟空想开一家超市,要招聘工作人员,写《孙悟空开超市》。学生能联系西游记中人物特点及生活实际,采用拟人化手法,在充满童趣的想象中展现了个性。学生的思维在童话的空间驰骋,理想在童话作文中实现。

2.2注意立足现实,要求合理想像。一旦儿童思绪扬起,往往又会乘着兴致,漫无边际地想像开去。因此,我们要向学生提出想像合理的要求。因为,只有想像合理,才有意义。教师的作用,在于适时发掘学生的心灵火花,让学生立足现实,合理想像。

3.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语言,引导学生充分展示个性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是作文当前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喜爱的活动,提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写作素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体系。改变作文教学的自我封闭状态,让作文教学向书本,向生活,向社会全方位开放。

3.1拥抱自然,观察生活。大自然集中了无数神奇美妙的东西,教师要敢于打破"封闭式"的教学秩序,让学生走出课堂,与绚丽多姿的大自然拥抱、亲吻。学生在大自然中,可以观察到广阔的原野,凸凹的山川;尽情地欣赏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春天;梨黄粟香,蟹肥鱼跃的秋天。这样既可以陶冶学生健康的情感,又可以使学生捕捉到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这样学生写起作文必定会思想活跃,文思泉涌,平中见奇,鲜活充盈。

3.2关注社会,感受生活。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社会现实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作文田园。我们让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就要鼓励学生经常收看《新闻联播》、《实话实说》等电视节目,多看报纸、杂志等,并引导学生摘录信息,收集信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他们交流信息,引导学生写一写观后感,并且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3.3学科渗透,拓展生活。作文教学不能仅仅依靠作文教学和语文学科,还可以充分利用其它学科的资源,借用其它学科的力量。如美术课的绘画制作,科学课的观察实验,劳动课上的动手制作,体育课上的游戏活动,音乐课上的表演……这些丰富多彩的学科资源,无疑给学生作文拓展了空间,增加了习作内容,使学生写出灵活多样,内容丰富,新颖,个性突出的好文章。

4.挖掘出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力求作文教学个性化评改

作文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将对学生的写作热情产生影响。个性化的作文评价,能挖掘出学生作文的闪光点,使学生对作文更有信心。在评改学生习作时,要珍视学生个性化表达,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时,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宽阔胸怀。评改作文不要只是指出不足,而应该以鼓励为主,肯定进步,如有些学生的作文,在立意、结构或技法方面可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只要有闪光的语句,也应予以肯定,这样才能给学生个性化的作文插上飞翔的翅膀。有时一两句鼓励的批语,胜过一大堆指指点点,尤其是平时的写作练习,用不着求全责备,哪怕一个词语用得好也应予以肯定,因为学生也需要鼓励,需要享受成功的喜悦。因此,我通常采用 "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让基础差的学生,在和自己过去的比较中,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也让基础好的学生,感到要被别人超越的压力,促使他们去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个性意味着活力,个性蕴育着创新。我坚信,只要我们在个性化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实践与探索,勤于思考,追求个性,就一定能让个性之花在作文课堂绽放。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叶圣陶、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第1版

猜你喜欢

绽放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绽放独特魅力
融入本土,绽放童心
让语文课堂在激情教学中绽放精彩
让学生思维在课堂上“绽放”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吞 与“吐”
挖掘鲜活的德育素材让德育之花处处绽放
解决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让德育教育绽放
让情感之花在语文高效课堂中绽放
让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绽放
“学讲”让学生的个性激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