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析

2016-07-13毛克兰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课改现状初中语文

毛克兰

摘要: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强化语文阅读教学,不断提高语文阅读的效率。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中,笔者立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提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改;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48-02

1.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进程中,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一一加以剖析和解读,需要在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加注意,为初中语文教学扫除障碍。

1.1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这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就是把自己摆在了较为显著的主导位置上,不给学生们留出思考的空间,而是讲述多、亮答案多、点拨多,如此一来,非常不利于学生们阅读能力的提高,导致大多数学生的辨析力弱,思考能力不强。

1.2创新意识淡薄。除了泛泛的课堂讲解以外,所实施的阅读专项训练和练习较少,使得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导致学生们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意识淡化,出现这一问题,一个是对阅读教学的不重视,另一个就是阅读教学的形式化问题过于严重,不讲求学习效果。

1.3缺乏良性互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一味地讲、一味地亮答案,不懂得解读和点拨,不给学生们提供思考和答题的机会,这是一个较大的教学弊病,也是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教育教学现象,说来说去就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所表现的互动太少,不能有效地调动课堂积极性,形成有趣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就是要增加互动,只有互动多了,才能有效解决和避免学生们见解能力差的问题。

1.4过度模仿、生搬硬套。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这样一个共性的问题,需要加以认真解决。这就是生搬硬套的阅读教学,正因为教学中过于推崇生搬硬套,才导致学生们在遇到实际的阅读情致时,按照模板来,习惯于、依赖于按照模板来套用,致使学生们没能掌握灵活运用的本领,也直接导致学生们创作能力减弱,甚至没有创作能力,这是阅读教学中一个大的问题,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2.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实施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对策,分别从重点、难点、疑点和闪光点四个"点"上入手,从而得以有效推进语文阅读教学。

2.1强化重点。要想方设法地抓住阅读教学的重点,这是实施初中语文教学,尤其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必备的教学技能和学习技能,可以试想,如果抓不住阅读教学的重点,每一篇课文都会泛泛而论、泛泛而读,势必会给学生们一种混沌感,更不利于学习和能力培养。所以说,抓住重点才能抓住教学的主旨,才能抓住引领学生们的学习的方向。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因为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所以要仔细阅读、重点学习,力争通过深入的阅读来体会文章的深意,了解文章创作的初衷,而且还要全力把握好文章中的几个重点脉络,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教学重点分别是"通过阅读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通过阅读掌握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通过阅读来学习和体会作者是如何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的"等,当这些重点牢牢抓住后,语文阅读学习自然明晰,学生辨析能力自然升腾。生动的描写中,课文中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

2.2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在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从知识的权威者和传递者到学生探究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与指导者,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首先,教师需要以参与者的身份,充分了解与倾听学生的需要,在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艺术教学,需要学生思维散发才能获取灵感,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是上好一堂课程的前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表达,,切记不可一言堂,用固定的模式来讲话学生对专项阅读技能的训练,,而是要作为一名引导者,引导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既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发其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又不放任自流。

3.优化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学生由于自己所处的年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对外界事物的了解也不是相同的,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探究性问题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从而使学生建构起更高层次的理解。

在语文阅读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是不错的形式。可以让3~5人分为一组,组长可以轮流担任,在进行活动安排的时候,每个成员都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强调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发挥群体优势,,完成探究目标。同时,教师在分组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性别与学习能力的差异,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优势互补。例如在教授《最后的一课》的时候,每个组确定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比如:"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硬咽了,还写下法兰西万岁然后做了个手势?"组里有的成员分析人物的神情,有的分析人物的相关语言等,从不同的角度体会了先生深切的亡国之情。

总而言之,在今后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需要建立起更加完备的教学机制和教学制度,培养学生们更加完善的辨析、创新、见解与创作能力,这就要求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和广大初中生的共同努力,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确保初中语文教学成为初中语文课程的整个教学体系中一项重要举措,推动语文教学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银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09(4B).

[2]简迎春.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J].上海师范大学,2010.

[3]周国伟.文韵芬芳.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课外语文,2012(18).

猜你喜欢

新课改现状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