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产生活影响研究

2016-07-13梁玲

大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农户农民农业

梁玲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小七孔镇林业站 贵州荔波 558400)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产生活影响研究

梁玲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小七孔镇林业站 贵州荔波 558400)

我国正积极开展退耕还林工程,以保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性。从生态规划角度来说,退耕还林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面貌,实现了战略资源的一体化调配。但是,从农民群众角度考虑,退耕还林对其生产生活方式造成诸多影响,如何正确调控退耕还林工程关系着农民群众利益。结合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现状,本文总结了其对农户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提出符合农民群众利益的工程改造对策。

退耕还林;农民;生产生活;影响

“十二五”计划阶段,我国重点加强了退耕还林工程改造力度,提出符合个地区发展需求的战略决策方案,进而满足了不同区域内农业经济发展要求。农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维护农民利益且带动其参与农业建设的积极性,才能实现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要切实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保护农民群众利益前提下,提出切实可行的战略改造方式。

1 退耕还林政策现状

退耕还林工程就是从保护和生态环境出发,将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的耕地以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植被。在2012年10月13日召开的“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也表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

2 退耕还林对农户生产生活的影响

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园林建设同步进行,农民作为农业种植的直接参与者,其在各项政策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退耕还林是生态林业建设战略之一,与农户个体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详细研究退耕还林对农户生产生活的影响,能够协调双方面共同发展,本文从生产、生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2.1 农户生产的影响

(1)种植方面。退耕还林是对水土流失区域、沙化区域、石漠化区域等徒弟的改造与利用,通过科学规划与培植,构建成全新的绿地植被。这类决策大部分是有利于生态林业建设的,扩大了地区森林植被覆盖面积,同时也减少了农户种植的作物品种。例如,水稻、小麦等作物种植面积减小,农户可利用耕作面积越来越少,必然会减少农民参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作物多个品种共存的局面。

(2)效益方面。退耕还林面积逐渐扩大化,意味着农民种植面积缩小化,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均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我国部分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其地质结构与土地面积本身就处于混乱状态,扩大退耕还林面积会进一步限制农户参与农业生产的空间。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退耕还林降低了农民的经济收益,农民会逐渐放弃农业种植而选择外出“打工”,这也不利于农业经济战略的可持续实施。

2.2 农户生活的影响

(1)生活方式。农业耕作时代,农民以作物种植为中心,大部分生活时间集中在农田看护与管理,以及农作物的培育与收割。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阶段,农民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地区劳动力转向林业建设,农户参与生态植被改造工程,而农作物种植、管理等缺少足够的劳动力。随着农户家庭结构调整,人员数量逐渐外流,地方经济水平落后,也是降低农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因素。

(2)生活质量。“效益增收”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保障,退耕还林工程改善了农民生活所处的环境面貌,以原生态为方向,构建了更为绿色化的地质环境。但是,林业面积增加,农田种植面积必然会缩小,对农民收入、生活质量等也有不利影响。例如,农户对退耕还林的态度、禁牧圈养态度、退耕还林的评价等,这些都尚处于考察阶段,整体考评指标未满足地区改造要求。

3 退耕还林与农户生产的协调发展

农民是农业经济的直接参与者,为农户创造良好的种植环境,能够带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我国大力倡导退耕还林的变革趋势,政府部门要做好多方面的协调工作,解决农户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退耕还林与农户生产生活必须建立统一战线,形成“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局面,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1)做好宣传。当前,部分群众为多得到粮食收入,仍然在退耕地里间作玉米等高杆作物,每年间作面积占退耕总面积的50~60%左右,使新栽的幼树成活和成长都受到影响,造林质量和造林成效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要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号召广大农户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例如,每年都以发放明白纸、电视公告、致广大农户一封信等形式宣传不准林粮间作的相关政策,也以通知形式发文给乡镇,要求不准林粮间作。

(2)严控用地。林业用地与农业用地严格划分,维持两大用地模式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保持农户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现阶段,部分地区存在复耕问题,少部分群众由于退耕还林后没有显著经济效益,或是当初退耕时就以得补助为目的的,随着粮补款的增加,对坡度相对较缓的退耕造林地进行复耕,形成面积掉减。针对这一问题,要严格控制两种用地的面积,既要保证林业规划用地,也要维持农户种植活动,保持双向性发展。

(3)管护技术指导。由于缺乏正确的管护技术指导,农民种植阶段部分地块成活率、保存率低。例如:①干旱的影响;②抚育管护不到位,退耕后林下间作玉米等高杆作物,影响苗木成活和生长。农业科技部门要定期对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农民学会如何应对常见的技术问题,及时采取林下农作物安全防护措施,提高作物产量与质量,为其创造更加稳定的经济效益。

(4)资金支持。补助资金兑现规范,增加了农民参与生产活动的积极性,发挥了高效型农业种植规划。比如,各村林农的退耕还林粮食补助款的发放进行公开公示,发放粮食补助款时按验收结果发放补助款,退耕户主和退耕面积的公开公示群众起到了监督作用;退耕还林补助金与粮食补助金、饲料粮补助同时发放,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给予资金支持,才能维持产业现状。

(5)健全档案。乡镇、村级退耕还林相关资料要齐全、准确、存档。尤其是退耕还林合同的签定,一些退耕大户的土地承包合同要完善好,按法律程序签定。按照法律标准健全档案,为后期生产活动提供资料查询依据,以免种植项目产生纠纷而引起经济损失。

4 结论

总之,退耕还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为农业种植与生产活动创造更好的环境。一切改造活动中,必须尊重农民在经济战略中的主体地位,时刻关心农户生产与生活需求,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达到预定的目标。针对早期退耕还林模式存在的问题,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优化退耕还林方案,解决农户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构建更加和谐有序的产业发展模式。

[1]谢旭轩,张世秋,朱山涛.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2]高海东.退耕还林政策影响下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博弈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S2).

[3]柯水发,赵铁珍.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8(07).

[4]马岩,陈利顶,虎陈霞.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响应与影响因素——以甘肃定西大牛流域为例[J].地理科学,2008(01).

[5]朱山涛,张世秋,陶文娣,吴 丹,谢旭轩,岳鹏.影响退耕还林农户返耕决策的因素识别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05).

F326.2

A

1004-7344(2016)08-0198-02

2016-2-25

梁 玲(1965-),女,侗族,广西三江人,助理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林业营林、林政资源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农户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