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南京地铁如何预防和应对突发运营事故和灾害

2016-07-13李立莹

大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南京乘客灾害

李立莹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南京 210012)

浅谈南京地铁如何预防和应对突发运营事故和灾害

李立莹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南京 210012)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归纳和总结了一些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所应采取的预防与救援措施,为南京地铁在网络化运营中预防和应对突发运营事故和灾害,确保南京地铁网络化运营安全。

地铁突发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运营安全管理;南京地铁应急措施

1 地铁突发事件典型案例

近年来,国内外地铁运营事故和灾害安全问题异常突出,严重威胁人民宝贵生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稳定。例如,2009年12月22日,上海地铁一号线发生电力故障,随后发生列车相撞事故,造成一号线全线早高峰停运4h,初步估计影响50万名市民出行。2003年的韩国大邱地铁火灾;莫斯科地铁发生连环爆炸,日本阪神大地震;南京地铁1号线供电故障停运等突发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2 南京地铁应对灾害发生及运营事故所采取的措施

地铁发生的重大运营事故及灾害,根据事件性质类型分为火灾事故、自然灾害、列车故障和恐怖袭击四大类。下文主要对这些事件的发生进行详细的应对分析:

2.1 应对火灾事故

对于火灾事故,南京地铁一号线采用分布式微机监控系统(BAS,也称EMCS)对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内的空调通风、给排水、照明、电梯、扶梯等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的运行管理与控制,在发生火灾或列车阻塞等事故情况时,能够及时迅速地进入防灾运行模式,实现通风排烟并疏导人员。BAS系统为两级自动监控系统,一级设在车站,一级设在中央控制室。自动灭火喷淋系统,有水喷和气体喷两种,可以针对不同的火灾原因进行调控。地铁隧道里还设有专门的排烟装置,一旦发生火灾,隧道内的事故风机系统就会启动,在最短时间内排出有毒烟雾,防止窒息。

其次,南京地铁要加强对乘客和员工的教育培训,由于乘客素质对地铁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应加强对市民的地铁安全乘车意识的教育,减少由于乘客的失误而产生的地铁事故的发生。另外,还要多加强对乘客在紧急情况下逃生自救知识的宣传教育。要提高员工安全工作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统计表明,几乎每一起重大事故都与地铁工作人员的失职有关。所以务必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技术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人员要牢记“安全第一”的运营准则,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韩国大邱市地铁的惨案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平时的教育流于形式,没有落实到实处,因而自食恶果。

最后,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模拟演练。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逐步提高各有关专业和工种的应变能力、协同配合能力和对事故的综合救援能力,将灾害的破坏降低到最小。

2.2 应对地震灾害

日本阪神大地震让我们认识到不能简单地认为地下结构抗震性能好,应当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抗震并采取正确的构造措施,例如:若采用明沟法隧道设计时,隧道周围的地基变形很大,容易导致上下楼板间的相对位移,应加强楼板与边墙、中柱与板底的连接构造。要考虑到地铁建筑抗震性能化的设计。同时在发生地震后采取相关救援方案,分配任务,救援工作组织得井然有序才能减少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就是由于日本政府没有采用及时有序的应急预案才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所以要引以为戒,同时要要制定好地震灾害相关救援应急预案,开展相关的应急演练,在地震发生后积极开展有效的救援方案,最大程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影响。

2.3 应对运营设施设备故障

对于地铁运营设备设施故障导致的运营事故,南京地铁要切实要求检修人员加大对设施设备的检查力度,对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保养,定期对线路进行排查做好检修工作,要增强对故障的判断能力,在事故发生后要及时进行抢修,同时相关部门地铁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要组织要地铁的运营工作,要争取尽快恢复通车,同时还要对乘客做好解释安抚工作,要做好乘客服务工作,要制定相关事故的救援预案,从而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其次,要采用先进的供电设备,例如,北京地铁设有双组变电站供电、紧急照明和应急通风设施,即使在出现两个主变电站同时停电,列车失去牵引力最终停车时,也不会导致出现地铁“失控”现象。地铁的指挥系统,如调度电话、通讯系统等,在失电情况下仍能正常使用,它们全部由蓄电池供电。地铁发生意外导致紧急断电,在突如其来得黑暗状态下人员极易发生混乱,造成伤亡。在断电情况下能持续提高光源十分关键。自发光疏散指示系统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些安全标志在完全失去光源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利用自身的蓄能发光,以便乘客在漆黑一片中找到逃生的方向。

2.4 应对恐怖袭击

地铁在应对恐怖袭击时,自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当地铁遭受爆炸及生化恐怖袭击时,地铁相对封闭的空间会造成人群的逃生困难,甚至引发火灾,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因此地铁候车区域应设置避难区,一旦情况紧急,则可开启紧急避难区,为人群提供安全场所。避难区应保证正常的通风、照明及供水。避难区与被污染区之间的过渡空间应设置水幕和风幕,从而阻止污染物及有害气体通过空气向避难区扩散。完善消防安全设备,主要针对火灾自动报警设备、自动淋水灭火装置、除烟设备和紧急照明灯进一步加以改进完善。车站内应装设全方位的监视器,实时收集站内各方位视频信息,不能出现有地铁发生火灾、爆炸、毒气而控制中心不知情的情况。列车上还配备有紧急报警按钮,发生火灾爆炸等意外事件时,乘客可迅速按压此按钮通知司机。南京地铁要完善自身安全体系,建立预警机制,预防恐怖袭击发生,同时也要成立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在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及时、有效的去处理,将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3 结束语

随着南京地铁快速的发展,地铁运营线路的增加,实际运营中出现了诸多不同于发展初期的需求,特别是在安全方面出现了不同的新特点和新需求。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的严重程度来看,火灾事故仍然是南京地铁运营中需要重点防范的和关注事件、恐怖袭击和列车故障在近几年来都有上升趋势,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虽然这些事故都是发生在线路运营的、过程中,但是地铁的应急能力的建设贯穿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全过程。在规划、设计建设阶段是完成应急硬件能力的建设,构筑系统对各类风险事故的承受和抵抗能力、运营阶段则注重应急软件的能力的建设,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来实现。

[1]刘小娜,马东辉,郭小东.地铁突发事件典型案例分析[J].安全,2006(06).

[2]高雪香,杨其新.地铁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初步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05).

[3]罗钦,朱效洁,陈光华,徐瑞华.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故障统计及预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06).

U298

A

1004-7344(2016)08-0120-01

2016-2-22

猜你喜欢

南京乘客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南京不会忘记”
嫦娥五号带回的“乘客”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最牛乘客
南京·九间堂
车上的乘客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高铁丢票乘客索退款被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