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品管圈推广门诊患者预约诊疗

2016-07-13叶冠龙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品管圈

叶冠龙

(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上海 200237)



运用品管圈推广门诊患者预约诊疗

叶冠龙

(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上海 200237)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门诊预约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我院门诊预约率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环节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门诊预约率得到提高,门诊预约人次达到提升,患者候诊时间得到降低。结论 运用品管圈对门诊预约率低进行管理,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我院门诊部工作的满意度,而且调动了医院员工参与管理的意识,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关键词】品管圈;预约诊疗;平均候诊时间

在国内,大型综合医院几乎都面临门诊拥挤的问题,患者挂号时间长、付费时间长、等候时间长、就诊时间短这个传统的“三长一短”问题仍然未得到有效解决。据调查,患者的有效诊疗时间只是门诊时间的10%~15%[1]。如何缩短挂号排队时间成为医院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业界同行普遍认为最有效的手段是推行预约诊疗服务。

在2011年,上海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改善本市医疗服务、切实缓解群众看病就医突出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方便患者就医,推进门诊预约诊疗服务。但是患者普遍对预约诊疗不了解,即使预约之后根据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失约率在10%以上,甚至达50%,国外报道的失约率3%~34%[2]。而且部分医院的挂号量占医院总门诊量的比例为8.0%~50.1%,其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部号源开放预约,预约挂号量达到门诊量的50.1%;专家门诊预约比例为17.99%~95%,其中广东省人民医院预约数占专家号源的95%[3],大部分医院还是“窗口优先”占主导。

我院自2011年4月份开始,全面实施预约挂号,推行预约诊疗。通过用品管圈的方式推广预约诊疗,使得患者的知晓率逐步上升,从而门诊预约人数和预约诊疗率逐步上升。由2011年4月门诊预约诊疗217人次,门诊预约率0.4%,到2014年10月预约诊疗6765人次,门诊预约率11.04%。那么患者使用预约诊疗的实际意义如何体现呢?以2014年10月数据显示,患者使用预约诊疗平均候诊时间28分钟,患者现场挂号平均候诊时间39分钟。可见,患者使用预约诊疗能够有效减少候诊时间,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但是,预约诊疗服务在整个推进过程中也遭遇到尴尬境界,患者不了解预约诊疗,不愿意改变就诊习惯[3-4];医师工作繁忙。不愿意多做工作为患者预约,高峰时候非预约患者认为预约患者插队,从而产生矛盾;我们该如何推广,如何实施,如何让患者有良好的预约体验?

1 材料与方法

大华医院门诊部“约会圈”成员,收集品管圈活动前后预约诊疗数据,运用品管圈七大手法,按照品管圈实施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制定标准化方法和持续改进步骤,根据相关数据,应用管理图表[3],统计分析“品管圈”活动前后的结果。

1.1 前期工作:对全体圈员进行活动前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活动开展的目的,品管圈步骤,品管圈七大手法等相关内容。以门办医护人员为主,自发组成6人的团队。投票选出圈长,圈长由门办叶冠龙副主任担任,王玲担任指导员,推进此项活动的开展。

通过全体圈员讨论,设定圈名为“约会圈”,代表着通过预约诊疗,让患者感受舒适,感受家一样的温馨。圈长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对阶段性工作作出总结,并部署下阶段工作。

1.2 选定主题:全体圈员充分蕴量讨论,通过头脑风暴法[4],提出需要改善的问题,并对问题按照迫切性、圈员能力、上级政策、可行性4个评价项目按“5、3、1”的评分方法汇总出分数最高项为本次活动主题,最终选出本次主题“优化儿科门诊服务流程。”见表1。

1.3 拟定计划:整个品管圈活动历时12个月,活动主要按品管圈活动的10大步骤,即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问题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巩固措施和检讨与改进展开。在工作初期,品管圈即将10个步骤进行分解,明确了工作阶段,明确了工作任务,明确分工、确定了责任人。

1.4 现状把握:关于目前门诊预约率,进行数据收集。2013年8月份,预约诊疗人次2928,门诊预约率5.05%。

1.5 目标设定:按品管圈方法给出的公式算出目标值,门诊预约率目标值定为10%,进步率为50%;预约人次目标值定位6000(人次/月),进步率为50%。

1.6 解析要因:全体圈员集思广益,运用特要因图(鱼骨图)法,把握预约诊疗现状,全面分析就诊流程图,分别从设备、患者、工作方法、工作人员、环境等5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寻找流程不顺、秩序不好的主要原因绘制成特要因图(图1)。

1.6.1 设备方面:①以处方打印预约单较为浪费,对于科室成本的耗费较大。②号源设置后,如果没有预约,而现场又无法挂到此号,形成资源浪费。

1.6.2 患者方面:①患者了解不够,不愿意改变习惯,仍然清早排队挂号,然后外出吃早饭买菜等,一圈后再回来就诊。②部分患儿担心预约后忘记,责任感特强,预约反而成为心理负担。

1.6.3 工作方法方面:预约就诊方法未充分利用,出院患者无法电脑预约。

1.6.4 工作人员方面:①医师预约意识差,觉得预约诊疗是三级医院的事儿,为了解决一号难求,我们这样的二级医院,患者来了等等后总归可以看得,没有必要预约。②医师工作过程中,看完一个看下一个,不愿意多花时间为患者解释预约诊疗,早点把排队患者看完早点完事。

1.6.5 体验方面:主要体现在候诊空间小,预约患者体验不够,没有觉得与不预约有什么区别。

1.7 对策拟定及实施:针对门诊预约率低的原因,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讨论做出相应对策,最终选定了具体实施方案,运用PDCA循环对对策实施过程加以改进并记录。

1.7.1 完善设备系统 提高服务质量:联系医院相关部门,专门刻制图章,在患者病历上敲章,填入日期即可,节约了处方资源;并调整系统,每日晚间自动回收未预约号源,作为现场号源放出。

1.7.2 强化患者宣传引导:①联系广告公司在医院大厅柱子的2侧上安置预约好处与预约方法的宣传版面;②在护士巴台上贴预约的宣传版面;③在大部分诊室门口或收费处放置预约宣传L型立牌;④在就医指南中添加预约宣传版面;在候诊区域的背景喇叭中反复播放预约宣传。

1.7.3 改进工作方法:加大预约宣教的力度,并且开通出院预约服务。

1.7.4 强化医师预约意识:针对医师预约意识不足,腔调我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关键在于减少患者候诊时间,部分科室解决一号难求现象;开展多渠道预约,可以请患者到服务台预约、到自助挂号机预约、电话预约、网络预约、在家附近社区预约等。

1.7.5 改善就诊体验:每月开展预约日主题活动,鼓励患者尝试预约的甜头。

2 结果与分析

2.1 有形成果:门诊预约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5.2%,每至活动后10%,提升率为50%,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表1 主题评价表

图1 特要因图(鱼骨图)

2.2 无形成果:对圈员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责任心、积极心、荣誉感、团队精神、面对问题的勇气、对品管圈手法的认识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方式,主要由圈员5人参与评分,每项最高分5分,最低1分,总分65分(表2和图2)。

表2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无形成果比较

图2 无形成果前后对比(雷射图)

3 问题与讨论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窗口”单位之一,当人群聚集,候诊时间长,患者自然容易发生不满情绪。如何让患者有序就诊,减少患者候诊时间,是门办始终考虑的问题。于是门办于2013年8月依据品管圈理念,提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改善重点,根据原因实施相关改进对策,并严格按照PDCA循环进行改进并记录,最终达到了提升门诊预约率,降低患者候诊时间,提高了患者对门诊部工作的满意度,提升门诊部的整体服务水平。

通过本次开展品管圈活动,使圈员们学习到各种品管圈手法,能够自主自发的进行头脑风暴,开展自下而上的管理,提高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找出了流程中导致患者不满意的关键点及关键原因,提升了自我管理水平。此项活动,不仅获得有形成果,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更为重要的是获得许多无形成果,如增强了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协调性、积极性等,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工作环境、效率、质量都在不断改善等,通过这些成效,也进一步提升患者、医院、领导、员工等多方的满意度。品管圈是门诊管理中最佳的管理手段之一,我们将继续运用品管圈手法,全方位提高门诊服务品质,为提高医疗质量、提高患着满意度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小华,高志宏.门诊预约系统优化就诊流程[J].医院管理论坛,2008,25(4):59-61.

[2] 季新华.专家门诊实名制预约挂号失约率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12):1171-1173.

[3]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预约诊疗工作在公立医院全面开展[EB/OL]. http://www.moh.gov.cn,2009-11-10/2015-05-10.

[4] 刘姿.构建预约诊疗体系,创新诊疗服务模式[J].医院院长论坛,2009,6(6):29-31.

中图分类号:R-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298-02

猜你喜欢

品管圈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提高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
应用品管圈降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术前准备遗漏率的实践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质量管理的助推剂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品管圈在医院后勤合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降低血液透析性低血压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