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临床胆红素脑损伤的MRI诊断

2016-07-13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诊断

郑 欣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广东 惠州 516001)



亚临床胆红素脑损伤的MRI诊断

郑 欣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广东 惠州 516001)

【摘要】目的 对新生儿期未见胆红素脑病的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MRI的诊断方法对胆红素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进而研究出更适合治疗胆红素脑损伤的方法。方法 将新生儿科住院的6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进行MRI诊断治疗,将并治疗的过程加以记录。从记录的临床资料中总结治疗的方法。结果 从12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看出,其中6例足月新生儿在进行MRI检测中显示脑灰白质分界清楚,脑室系统正常,中线无移位现象,脑池脑沟并没有增宽,同时内囊后支和双侧苍白球在T1WI中显示呈正常稍高的信号。但是在脑实质内则没有出现异常信号的改变。而12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中,有7例患儿双侧苍白球出现了对称性高信号,而另外的5例患儿则在T1WI、T2WI检查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结论 通过对12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治疗的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通过MRI的检测诊断,双侧苍白球对称性T1WI高信号的产生是为判断在新生儿期患者未出现胆红素脑病的表现形式,或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仍处于较为安全的水平的等现象,从而为亚临床胆红素脑损伤疾病的诊断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关键词】胆红素脑损伤;MRI;诊断

在较多临床随访研究中得出,如果患者在新生儿期出现脑部的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处于较安全的水平或未见胆红素脑病的表现时,但在对新生儿尸体解剖中证实了黄疸,在出院后远期的随访中证也实存在听力障碍以及脑性瘫痪等后遗症的现象。在针对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过程中,MRI是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测方法。它针对急性或者慢性的胆红素脑病的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是否能够用于诊断治疗临床胆红素脑病表现的亚临床胆红素脑损伤就不得而知了[1]。本文针对回顾12例溶血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并且未见急性胆红素脑病的患儿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为亚临床胆红素脑损伤的诊断治疗提供很好的客观依据,并从临床资料中总结治疗的方法。现将总结的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回顾性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12例在我院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且这些患儿的黄疸症状均符合病理性黄疸诊断的标准。从12例患儿治疗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这些患儿都是在出生24 h后出现黄疸,并且血清素的数据为,足月新生儿>221.0 mol/L,而早产新生儿>257.0 mol/L;其中入院时血清胆红素均>342.0 mol/L的患儿有9例。这12例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质量为(3114.2±480.4)g;患儿的平均胎龄为(38.8±1.2)周。全部的患儿均经阴道分娩,无产伤以及窒息史[2]。12例患儿出生后均神志清醒、有反应。在吃奶方面也非常好,都没有出现过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所表现出来的嗜睡、吃奶差、尖叫、烦躁、惊厥以及肌张力减低等现象。治疗后,对7例患者进行了电话随访,将随访的结果与无胆红素脑病的正常婴儿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以及语言发育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的6例新生儿均为正常足月、MRI检测中头颅未见异常的。

1.2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的是MRI检查方法。MRI的型号为P HIIIP SGyroscan 1.5T超导型MRI扫描机。在进行仪器扫描前应将患儿进行镇静,采用海绵垫将其头部固定。并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常规包括横断面T1加权像,T2加权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和矢状面T2WI[3]。待片子出来后须有一名小儿神经放射专业的副教授和1名主治医师共同阅片,审视结果。

2 结 果

从12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看出,其中6例足月新生儿在进行MRI检测中显示脑灰白质分界清楚,脑室系统正常,中线无移位现象,脑池脑沟并没有增宽,同时内囊后支和双侧苍白球在T1WI中显示呈正常稍高的信号。但是在脑实质内则没有出现异常信号的改变。而12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中,有7例患儿双侧苍白球出现了对称性高信号,而另外的5例患儿则在T1WI、T2WI检查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见表1。

表1 1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患者的一般资料

3 讨 论

3.1 患者的双侧苍白球对称性T1WI高信号是急性期胆红素脑病相对特征性的表现,在本次研究的12例新生患儿中有9例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的浓度>342.0,从这个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患者是有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但是这9例患者均未出现急性胆红素脑病的表现。9例患者中,其中4例患者苍白球在T1WI中,呈对称性高信号。这种信号表明苍白球已经受到损伤。而另外的3例患者的总胆红素的浓度分别为332.5、240.0、212.0,这些数值表明患者的血清胆红素仍然处于安全的水平。但是在MRI的检测下显示,苍白球在T1WI中呈对称性高信号,这种信号的发出表明苍白球已经受累,但是临床还未出现急性胆红素脑病的表现[4]。在本次回顾研究中,有5例新生患儿T1WI、T2WI中显示没有明显的异常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是胆红素还没有对苍白球造成非常明显的病例改变,或者是胆红素对苍白球造成的病理改变时呈一过性,在使用MRI检查时,正好病例改变已经消退,所有没有检测出来。

3.2 亚临床胆红素脑损伤的预后及其与MRI特征的关系:在通过对新生儿患者的回顾中发现,其中2例早产儿在新生儿期并没有胆红素脑病症状的表现,但是在纠正胎龄的年龄被诊断为手足徐动性脑性瘫痪,同时在MRI数据中显示苍白球区对称性的T2WI出现高信号[5]。另一方面通过随访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各项指标均为正常。这说明新生儿期苍白球T1WI对称性高信号提示表明神经系统已经受累,但与临床预后上并没有十分必然的联系。

3.3 胆红素脑病最典型的病理改变时高度选择性和对称性苍白球受累,这是亚临床胆红素脑损伤MRI特征的机制。新生儿在出生后出现缺氧、缺血性脑病累及基底节及丘脑等现象,基本都是壳核心、丘脑腹外侧在T1WI上呈现了不均匀的高信号,常常表现出两侧受累。在本次回顾性研究的12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患儿中,都没有发现遗传性和代谢性的疾病以及甲基二酸血症、丙酸血症、一氧化碳中毒的现象[6]。但是患者在新生儿期间有过明确的溶血和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史,因此可以看出导致这一原因的是苍白球区对称性T1WI高信号。T1WI呈现出来的高信号可以反映出急性损伤时,星型细胞肥胖反应,但是这一现象的产生还有可能是超急性期水肿或者胆红素本身而引起的。

通过对12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治疗的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通过MRI的检测诊断,双侧苍白球对称性T1WI高信号的产生是为判断在新生儿期患者未出现胆红素脑病的表现形式,或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仍处于较为安全的水平的等现象,从而为亚临床胆红素脑损伤疾病的诊断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德华,张有为,李红.MRI在新生儿脑损伤中的诊断及预后应用价值[J].河北医学,2014,7:1105-1107.

[2] 王岩,马林.早期放射性脑损伤MRI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4):315-316.

[3] 向永华,金科,何四平,等.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MRI诊断及鉴别[J].放射学实践,2012,27(8):914-916.

[4] 王双坤,戴建平,程华.对15例放射性脑损伤MRI及MRS征象的探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5,16(12):661-663.

[5] 赵博.临床检查与MRI对半月板损伤诊断的应用价值评估[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3.

[6] 段洋,毛健,富建华,等.以磁共振成像诊断早产儿脑损伤相关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7,2(6):427-433.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160-02

猜你喜欢

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