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D-二聚体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研究分析

2016-07-13邢朝富刘艳芳朱小进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二聚体研究分析

邢朝富 刘艳芳 朱小进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人民医院消化科,江苏 镇江 212003)



血浆D-二聚体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研究分析

邢朝富 刘艳芳 朱小进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人民医院消化科,江苏 镇江 212003)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原因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Nyco Card胶体金标法,测定78例本院近两年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其中良性病变23例(消化性溃疡15例,急性胃黏膜病变6例,贲门黏膜撕裂2例);恶性肿瘤23例(胃体胃窦癌10例,食管癌7例,贲门胃底癌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2例。结果 D-二聚体在良性病变中数值在正常范围,肝脏病变及恶性肿瘤组中D-二聚体水平较良性病变组升高,肝脏病变组中D-二聚体水平较恶性肿瘤组升高。结论 不同病因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有所不同,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D-二聚体;上消化道出血;研究分析

既往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鲜有报道。近2年我院检测发现D-二聚体水平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观察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早期了解肝硬化患者纤溶系统亢进的程度,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判断、出血预测、预后估计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同时D-二聚体检测在肿瘤疾病早期即可出现异常,可作为肿瘤恶化的敏感指标,且D-二聚体持续升高与疾病进展和预后不良显著相关。我们基于此,对D-二聚体检测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进行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良性病变23例(A组),其中消化性溃疡15例,急性胃黏膜病变6例,贲门黏膜撕裂2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2±5.37)岁。均由胃镜及病理组织学证实;恶性肿瘤23例(B组)其中胃体胃窦癌10例,食管癌7例,贲门胃底癌6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36~66岁,平均年龄(55±5.26)岁。均由胃镜及病理组织学证实;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2例(C组),排除肝癌因素,其中肝炎后肝硬化22例,血吸虫性肝硬化6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不明原因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7±6.02)岁。均由胃镜、影像学及肝脏化验室指标证实,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上述病例选择均剔除心脑血管疾病及血栓相关性疾病。

1.2 测定方法:静脉取血2 mL,注入含枸橼酸钠抗凝试管,3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层血浆50 μL,采用Nyco Card胶体金标法检测D-二聚体含量,药盒由上海长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说明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D-二聚体在不同组别表达的比较:D-二聚体在良性病变组(A组)中的数值在正常范围内;恶性肿瘤组(B组)及肝脏病变组(C组)D-二聚体水平较相比A组水平升高,差异比较显著(P<0.05);恶性肿瘤组(B组)与肝脏病变组(C组)两组的D-二聚体水平相比,C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D-二聚体在不同组别表达的比较

3 讨 论

D-二聚体作为一种反应机体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亢进的标志物之一[1-5],其水平的检测可反映继发纤溶活性,D-二聚体水平越高,体内纤溶活性越强。目前,D-二聚体水平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对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肝病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由多种因素造成,门脉高压是失代偿期肝硬化严重并发症。食管静脉曲张是肝硬化门脉高压表现之一,也是致死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近年国内外多数研究表明,血浆D-二聚体在肝硬化不同时期、尤其在失代偿期肝硬化不同分级(Child-Pugh分级)有着明显区别,且与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相关,且认为D-二聚体升高是PVT形成独立危险因素之一[6]。肝硬化患者在PVT形成后加重了门脉高压的程度,从而加重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导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死亡风险增加。本研究发现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尤其合并PVT形成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预后不良,且死亡风险增加。

本研究良性病变组D-二聚体水平在正常范围内,而就恶性肿瘤而言,凝血异常属于副癌综合征[7],并且具有转移和浸润的特性,因此可能由于肿瘤细胞或坏死组织刺激释放促凝物质,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造成凝血异常;同时纤溶酶原活化剂被激活升高,最终在局部生成纤溶酶,可直接降解细胞外间质,使肿瘤细胞具有侵袭性。本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组血浆D-二聚体较良性病变组显著升高,提示交联纤维蛋白降解增强,恶性肿瘤有凝血活性亢进和继发纤溶状态。同时发现在有合并转移者其D-二聚体水平升高较明显,而在治疗症状好转后无转移患者D-二聚体水平有不同程度下降,凝血和纤溶系统逐渐恢复正常。说明恶性肿瘤组随病情加重及转移更易出现凝血机制紊乱存在DIC前状态、更易发生DIC,故一旦发生出血出血量更大、病情更重。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于不同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发现良性病变组、恶性肿瘤组及肝脏病变组有不同变化。D-二聚体值不同对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判断、出血预测、预后估计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同时D-二聚体检测也可作为肿瘤恶化的敏感指标,且D-二聚体持续升高与疾病进展和预后不良显著相关。基于此我们可以联合相关检查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预后做出初步评估,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Cosmi B,Legnani C,Cini M,et al.D-dimer and residual vein obstruction as risk factors for recurrence during and after anticoagulation withdrawal in patients with a first episode of provoked deep-vein thrombosis[J].Thromb Haemost,2011,105(5):837-845.

[2] Kurklisky AK,Kalsi H,Wysokinski WE,et al.Fibrin D-dimer concentration,deep vein thrombosis Symptom duration,and venous thrombus volume[J].Angiology,2011,62(3):253-256.

[3] Dentali F,Squizzato A,Marchesi C,et al.D-dimer testing in the diagnosis of cerebral vein thromb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 meta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J].J Thromb Haemost,2012,10(4)582-589.

[4] Kawanaka H,Akahoshi T,Kinjo N,et al.Imopact of antithrombin III concentrates on portal vein thrombosis after splenectomy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and hypersplenism [J].Ann Surg,2010,251(1):76-83.

[5] 刘德洋,刘宇.浅谈D-二聚体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9,20(5):182-184.

[6] Okuda K,Ohnishi K,Kimura K,et al.Incidence of portal vein thrombosisi in livercirrhosis.Anangiographicstudyin 708 patients[J]. Gastroenterology,1985,89(2),279-286.

[7] 托马斯,朱汉民.临床实验诊断学:实验结果的应用和评估[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61-562.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136-02

猜你喜欢

上消化道出血二聚体研究分析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诊治效果分析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