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理念生成的四维向度
2016-07-12王桃珍
王桃珍
共享理念的生成可从理论源泉、文化基因 、制度基础、现实场域四个维度进行考察。共享理念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是蕴含于社会理想和分配理念的理论内核;共享理念厚植着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体现在“均贫富”的经济要求和“为公大同”的政治诉求;共享理念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的制度优势,是贯穿于党的纲领和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价值;共享理念衍生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场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特色,回应现实问题,破解发展难题。
共享理念;理论源泉;文化基因;制度基础;现实场域五大发展理念,究其根本,解决的是怎样发展和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其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着力于怎样发展,“共享”着眼于为谁发展。由此观之,共享是其它四大理念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意义重大,地位特殊。论及共享理念,不可回避的一个前提性问题在于:当前历史条件下共享理念的提出,是否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其生成逻辑是什么?唯有厘清这一问题,方能更好的探索、领会、践行共享理念。
“未来社会将是一个真正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1]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中蕴含着丰富的共享内涵,在其社会构建理念和政治经济学思想中都有深刻的体现。
(一)共享理念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以“共产、共建、共享”为根本特征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最高形态的构想和描绘,也是共享理念得以充分彰显的社会形态。在那里,实现了共享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享的内在要求和终极目标,共享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方法和路径。在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思考了实现共享的具体过程,认为共享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一方面,有赖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使整个社会直接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即生产资料共有,消灭阶级剥削。另一方面,需要依靠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异化当然只有在具备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2]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提出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共享的物质前提和根本保证,从而使共享这一理论内核不仅仅单纯出于人们的善良愿望,而且是基于社会基本结构与社会关系变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不仅是基于对劳动者不公正待遇深切同情的道德觉悟,更是洞悉和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论断。
(二)共享理念蕴含于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共享,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分配的形式和理念。关于什么是“公平的分配”,马克思首先否定了“分配决定论”,指出社会不公的根本原因是剥削制度而不在于分配制度本身,揭露了分配制度外衣掩盖下阶级剥削的本来面目。由于生产力发展的限制,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从而将劳动作为分配的尺度:“生产者的权利是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3],从而奠定了共享的基本前提。同时,共享理念更充分的体现在再分配的规定中,由于劳动者在个人天赋、受教育状况等方面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差异,又因为偶然因素带来的天灾人祸等,基于劳动尺度基础上的公平和共享只是形式上的,并不是实质上的。因此,马克思提出通过社会统筹,以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等形式来最大限度地实现实质的公平和共享。马克思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从道德出发抽象谈论社会正义的基础上,秉持历史唯物主义之立场,立足于社会整体角度和社会统筹发展的新视野构建公平共享,对于我们今天落实共享理念,具有重要的启示。
菲利普·巴格比曾指出:“在整个历史上,每一种文化都由于独自的风格,亦即一套观念和价值而带上了特性。”[4]共享理念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价值取向,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深植着华夏文明的基因。
(一)共享理念体现在经济要求上“均贫富”的朴素平等观。儒、道、墨三家虽然于思想格调和价值取向上各异,于平等的具体内容上不同,但在追求平等这一价值诉求上却是趋于一致的。儒家推崇“人道”的平等观,孔子有云“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种“低要求”的平等观,虽然有其局限性,但的确反映了民众的一种普遍心态,同时也反映了分配平等对于民心安稳、社会安定直至国家稳固的重要作用。孟子也认为财富分配与社会安定存在着重要的联系:“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道家崇尚“天道”的平等观,老子提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5],主张在顺应“天道”的基础上“损有余而补不足”,反对“人为”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相较前两者,墨家平等观着重面向社会大众和底层,更具人道关怀:“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这是其“兼爱”核心思想的理想境界。
(二)共享理念体现于政治诉求上“为公大同”的社会理想。《诗经·硕鼠》率先发出“适彼乐土”“适彼乐国”“适彼乐郊”的“大同”诉求。《礼记·礼运》讲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儒家所追求和推崇的“大同”世界。康有为《大同书》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无阶级、无压迫、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6]的“大同”世界,赋予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理想社会的具体轮廓。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进一步发扬了儒家的“大同”观,其思想集中体现于《三民主义》。1924年,在“民生主义”第一讲时说道:“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7]将“民生主义”与“大同主义”联系起来。后给黄埔军校提训词为:“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孙中山始终将“大同”作为革命的终极目标,并具体落实到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他所阐释的“大同”是与“为公”“共享”连接起来的。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情况,其“三民主义”式的“大同”观,最终无法实现。
“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中国共产党坚强核心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制度基础,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优势。共享理念是始终贯穿于党的纲领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一)共享理念贯彻于党的纲领确立和发展历程。共产党纲领的探索肇始于《共产党宣言》,指明“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8]秉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经典纲领理论一脉相承。中共二大确立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中共八大将党的宗旨确立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纲领统领党的宗旨和基本路线,共产主义“共有、共享”这一理念也贯穿于党的宗旨和基本路线之中。因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服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建设的也是人民共建共享、文明、兴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适应扩大了的阶级基础,将社会新兴阶层纳入人民范畴,强调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基本着眼点,实现属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强调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和人民共享发展,实现发展问题上目的、途径和结果的三位一体与有机统一;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指出:“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9]党的纲领每一次丰富和发展的历程,也是共享理念进一步凸显和完善的过程。
(二)共享理念贯穿于社会主义本质探索和丰富的始终。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议题执着探索。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明确“共同富裕”的目标,指明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和路径。2001年,江泽民 “七一”讲话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10]将社会主义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于独立、富强基础上向文明迈进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社会主义建设新情况和新规律,将共享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高度,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12]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享理念始终是社会主义一以贯之的根本要求与内在价值。
共享理念的提出,既是基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又是回应和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的需要。
(一)共享是“中国梦”引领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中国梦引领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当前我国政治社会领域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国梦”是人人共享追求梦想的机会、人人共享梦想实现的果实,从而达至目标共通、机会共有和结果共享的三者有机统一;全面小康也是共享的“小康”,它既是对邓小平“小康之家”的升级和升华,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从十六大“全面建设”到十八大 “全面建成”,显示出新的领导集体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决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和发展过程,始终贯穿着“共同富裕”和“共享”的基本要求和内在价值。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13]且首次将共享上升到制度层面,通过公共服务供给、促进教育公平、健全社会保障等实实在在的机制来予以保障,着眼于顶层设计、制度保障和科学治理,从而使之真正成为“民生兜底、保障全覆盖、改革发展成果真正共享的小康社会,是能够体现全社会意愿要求、找寻到最大公约数的小康社会”。
(二)共享是回应社会问题破解发展难题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一方面带来了发展红利,另一方面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和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突出表现在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2012年连续10年,我国基尼系数超过0.470,最高的2008年更达至0.491。《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显示:中国家庭财产不平等的差距在快速拉大,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由顶端1%的富裕家庭占有,而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占到总数的1.2%。收入差距还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收入差距巨大,房产不平等成为我国财产不平等的主要贡献因素。另外,由于财富资源与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的深度勾联,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呈现深度累加和代际传递的新特点。贫富差距过大,将易影响社会稳定、触发社会矛盾、动摇社会信念、阻碍经济发展、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因此,贯彻共享理念、维护社会正义,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1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9.
[4](美)菲利普·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M].夏克,李天纲,陈江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43.
[5]详见《老子》第七十七章.
[6]康有为.大同书[M].北京:古籍出版社,2005:113.
[7]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3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45.
[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
[10]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23.
[1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3-14.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新华社,2016-03-17.
[1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新华社,2015-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