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对上海城市精神的再造

2016-07-12张励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6年7期
关键词:上海精神建设

张励

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城市精神。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不仅重视物质生活的发展,而且关注在发展实践中提炼和打造城市精神,以此作为推动上海全面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重塑党与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城市精神;塑造原则;现实价值城市精神的孕育和发展,既源于城市历史发展的丰富积淀,也依靠政治力量的引导塑造。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不仅重视物质生活的发展,而且关注在发展实践中提炼和打造城市精神,以此作为推动上海全面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重塑党与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走上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在外在形象上改变着上海,而且从精神层面塑造着上海,为这座城市赋予了诸多城市精神特质。

(一)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市委、市政府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上海科技资源丰富、科技人才集中的优势,把创新摆在城市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1960年,上海市委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生产高级、精密、尖端产品的基地之一,建设成为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之一”[1]。1963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把上海建设成为我国的一个先进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2]的奋斗目标。

为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上海制订科技发展规划,聚焦一批重点攻关项目和尖端学科,相继建立了原子核、计算机技术、技术物理、电子学和力学等一批新技术研究所,围绕重点新兴工业和新技术,集中优势力量组织合作攻关。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上海高新技术从无到有,发展壮大,使上海成为我国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科学技术基地,取得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甲种分离膜制造、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断手再植术等一大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上海工人阶级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干劲,在缺乏技术资料、缺乏先进设备的情况下,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生气勃勃地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世界第一台双水内冷发电机、国内第一批半导体晶体管、第一台10万倍电子显微镜、凤凰牌国产轿车、试制成功活性染料等一个个填补国内空白的奇迹,锻炼出大批技术革新能手,使上海初步建成为我国的一个生产门类比较齐全、协作配套能力比较强、科学技术水平比较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基地。

(二)服务全国的大局意识。解放伊始,上海市委便正式确定把建设“为国内生产与为中国人民服务的新上海”[3]作为改造旧上海、建设新上海的基本方针,并积极推动上海从一个自在发展的主体向“全国一盘棋”格局之下实现自身发展的单体的艰难转型。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把充分发挥生产潜力和技术优势为国家建设服务,作为一项“带长期性和光荣的任务”[4]。为保证满足我国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需求,上海的工人阶级在生产任务早已排满的情况下,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为“156”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配套设备。上海还为全国市场提供大量日用工业消费品,截至1958年,上海通过商业部门调出的工业品总值达302.3亿元,其中包括支援各地机床4万多台,各种电机300千瓦,棉布85亿米,汽车外胎86万条,胶鞋4亿双。[5]

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和党员干部带头,上海职工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和舒适的工作条件,远赴条件较为艰苦的内地,支援新兴城市的发展,其中不乏具有二三十年工龄的老技工和劳动模范。信大祥绸布店、中国照相馆等一批经营有特色、在社会上有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优秀的著名商店也整体搬迁至各地。1950年到1958年,上海动员赴外地参加工农业建设的劳动者共计150万人以上,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万多人,技术工人13.7万人,为各地培训艺徒13万人。[6]

(三)精益求精的敬业态度。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市委、市政府反复强调,上海的工业生产远离原料产地,而销售又是面向全国的,因此必须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这对于把上海建设成为我国先进的工业基地有着关键作用,也成为展现上海人民社会主义觉悟和城市精神风貌的重要方面。[7]

上海人民特别是上海的工人阶级,自力更生、刻苦钻研,不断推动生产工艺的精细化,各行业产品质量得到普遍提升,各种钢铁、橡胶制品、化工产品和卷烟、罐头食品等合格率保持在98-100%之间,很多棉纺企业的棉纱标准品率达到100%,平均水平超过历史上最高记录。[8]上海还打造出诸多知名品牌,使上海制造一度成为信得过产品的代名词。上海华孚金笔厂以当时顶尖的“派克51”型钢笔为目标,经过全厂职工9个月的技术攻关,研制出的“英雄100型”在抗漏、圆滑度等11项指标赶上甚至超过“派克”钢笔,成为厂里的拳头产品。上海的“凤凰牌”自行车以英国“兰苓”等品牌为目标,不断实现品种、质量上的新突破,在1965年全国自行车行业质量评比中第一次夺冠,之后在20世纪70年代又连续7次荣获第一。

正是凭借着这份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奠定了上海作为中国制造业重镇和品牌高地的特殊地位,使得上海以约占全国1/1500的土地,1/100的人口,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1/6的财政收入、1/10的工业产值。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对上海城市精神的打造,全面结合城市自身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和时代要求,实现多维度的融合。

(一)坚持传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上海是我国近代工商业的发祥地,是东西方文明交融汇聚之地。1843年开埠以后,西方人在租界的统治,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西方的契约精神、法制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上海人的行为规范。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财富的快速累积和西方生活方式的输入,造就了上海人创新求变,崇尚时尚,追求品位的特点,许多新产品就是在上海首先试制,随后销往全国各地的;许多新思想也是在上海首先孕育,继而在全国传播的。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20世纪20年代,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云集上海,到工人中去开办学校、组织工会,使上海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党更是主动以先进文化为上海注入新的活力,使不畏强暴、勇于抗争、关注大众、追求民主成为新民主主义时期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特征。

城市精神既反映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又要在继承中发展,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工作重心从夺取政权到领导建设的转型,而建设好上海是关系党能否在城市站住脚、并长远掌握政权的焦点所在。因此,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对上海城市精神的再造,把植根于上海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创新求变、崇尚品质、理性守法、自力更生等特殊品质,与我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对上海的要求结合起来,成为推动上海自身发展和支援全国经济建设的强大动力。

(二)坚持本土性与包容性相结合。城市精神的打造,不能千篇一律,而应考虑这座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主体文化、民风民俗等本土性因素,这彰显着一个地区的特色风貌,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整体形象,是决定城市特色所在的重要基础。上海的城市精神具有鲜明的本土性,但同时又有很大的包容性。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自近代以来,外国侨民和国内各地移民大批涌入,多元共存、五方杂处的环境使得不同的文化在城市里交流与碰撞,不同的价值观在城市里交汇与融化,这也使得兼容并包的气度逐步渗透入上海人的骨髓里。

但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封锁政策,上海与外部世界特别是欧美国家之间的联系被打断;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的实行,使得外省市人口迁入上海的闸门被严格控制,人口迁出容易迁入难。尽管如此,上海仍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地扩大与全国各地间的双向交流规模,这种交流涉及各个领域,不仅是经济方面,也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由此推动上海从一座具有明显对外依赖性的外向型城市向服从服务于全国发展全局、不断密切与国内各地联系的内向型城市转型。

(三)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城市精神源于实践,是对城市市民在实践中展现出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观念的提炼和升华。随着全市人民生产生活实践的深入,价值追求的发展,城市精神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而提炼城市精神的内涵只是塑造城市精神的第一步,只有将城市精神转化成大众的实践,才能形成巨大的力量。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就把实践作为塑造和弘扬上海城市精神的关键。通过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等群众性运动,积极倡导革新创造、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推动运动从临时突击、拼体力,转向提合理化建议、改进机器设备、操作方法和生产工序,推动生产迅速发展。“一五”期间,上海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劳动生产率提高44.6%,工业总产值增长90.3%,提前一年零三个月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任务。

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其先进事迹对城市精神做出最好诠释,以其人格力量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广大民众。这一时期,上海先后涌现了研制出我国第一根无缝铜管的上海慎昌铜厂工人潘阿耀,充分发挥生产设备效率、织布产量质量全车间第一的上棉一厂挡车工杭佩兰,连续100个月全面完成生产计划、连续82个月未出一匹疵布的上棉一厂挡车工杨富珍,自学成才研制出我国电光源史上第一个高压汞灯的“中国电光源之父”蔡祖泉等一批先进典型,带动全市职工以更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践行上海城市精神。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围绕建设我国先进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基地的战略定位,围绕贯彻“为国内生产与为中国人民服务的新上海”基本方针,对城市精神进行再造。这不仅为市民提供可供追求的精神坐标和明确的行为遵循,成为推动上海发展的强大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柱;也为今天上海如何把握城市发展规律,以优秀的城市精神提升城市的品格气质,开创深化改革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坚持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将其作为推动上海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上海在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也指出,“上海要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这要求上海充分发挥优势,依靠科技创新,在基础科技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以此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靠体制创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现人人和谐相处,社会安定有序;依靠制度创新,推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着眼国际高标准贸易和投资规则,使制度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坚持服务全国的大局意识,将其作为推动上海发展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上海从“全国一盘棋”的大局出发,从资金、设备、人才等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地支援全国建设。现在同样需要上海树立主动融入全国、服务全国的意识。结合上海实际,把未来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进一步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进一步促进与长江流域、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互动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完善帮扶协作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坚持精益求精的敬业态度,将其作为推动上海发展的基本依托。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凭借精益求精的城市精神和专注坚守的工作态度,使上海产品成为质量好的代名词,也奠定了上海作为我国工业基地的地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面对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大而不强,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任务紧迫而艰巨的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大声疾呼建设制造强国,尤其强调树立质量、标准、品牌意识。这要求上海继续发扬精益求精的城市精神,重塑“上海制造”的品牌,使上海成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3][8]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市党代会、人代会文件选编(下册)[Z].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537.7.387.

[2][7]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市党代会、人代会文件选编(上册)[Z].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253.271.

[4] 上海市档案馆藏档.关于对本市五金工人进行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宣传教育的通知(1954年6月22日)

[5][6] 上海市统计局编.胜利十年——上海市经济和文化建设成就的统计资料[Z].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7.18.

猜你喜欢

上海精神建设
上海电力大学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拿出精神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