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笔法”的角度看“书画同源”

2016-07-12李东其宁夏大学75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6期
关键词:皴法人民美术出版社同源

李东其 (宁夏大学 750000)

从“笔法”的角度看“书画同源”

李东其 (宁夏大学 750000)

“书画同源”是中国传统理论的重要观点,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本文将从“笔法”的角度来分析“书画同源”的概念

书画同源;笔法;书法;中国画

一、“书画同源”的内涵及其意义

“书画同源”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其包括两方面的寄义:一方面是指中国的汉字与绘画在根源上有其类似之处;二是指中国书法与绘画在表现方式上,特别是在翰墨运用上具有相同性。在中国绘画历史上,先秦诸子所说的“河图洛书”可以认为是字画同源的根据所在。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栗: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1”固此为最早的“书画同源”说。宋元后,文人画家因为对笔墨的重视,又从不同的方面概括了“书画同源”的概念,其用意在于强调绘画用笔自己所特有的情势感和审美趣味。清代布颜图《画学心法问答》中提到:“试看书而不画者有之,未有画而不书者。自应书画并进,以饰双观,方能无忝,临池日久,腕力生风,自能神运入妙。时或挥毫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电掣星流,惊筵骇座,亦人生之一快事耳。子其不学可乎?2”可见“书画同源”的概念是中国民族美术形式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其对中国画的创作仍然具有深刻的影响。

二、“笔法”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

所谓笔法,即书写作画用笔的方式,也就是中国绘画当中独有的运用线条的方式。中国书画使用的工具为竹竿毛笔,使用毛笔所绘制的线条表现更加丰富,使用毛笔通常先要懂得拿笔的方法,通过毛笔在绘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快慢、轻重、曲直等,我们称其为“笔法”。

南齐的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把“骨法用笔”列为“六法”的第二法。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3”从中也可看出中国画的“笔法”,受到中国各个朝代书画家、理论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下文将列举几种笔法来谈谈与书画同源的关系。

三、从“笔法”中看书画同源

1.中锋与侧锋

中锋执笔就是使笔杆与纸面垂直,笔锋刚好保持在墨线中心,绘出的墨线挺秀流利,人物的脸面和衣服上的线条纹理,人物的轮廓线等等都可用中锋执笔来表现.侧锋执笔通常是使笔管与纸面不垂直,笔锋不在墨线的中央,所绘制出的的线条通常有飞白的效果,山水画中会更多的使用侧锋用笔,通过皴擦使所画的线条显得更加结实饱满有厚重感.

中锋侧锋的使用不仅仅体现在中国画当中,书法的每个点画无不有所体现。松年在《颐园论画》中提到“专家竹兰,当以书法用笔,然不可拘守中锋直画,即为正宗。藏锋回腕,转折顿挫,中锋中原有侧笔,侧笔中仍带中锋。否则兰叶如直棍,竹叶似铁钉,虽中锋乃恶道也,为赏鉴家所笑,不可染此习气。4”可见中锋侧锋的灵活使用在书法和绘画中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

2.藏锋与露锋

藏锋的特点是墨线有质感不露笔锋,线条显得更加内美而不显于外。藏锋的用笔有钝拙之意味。

露锋是将笔锋完全展现,不掩藏使墨线呈现出游刃锋芒的的感觉.在书法的创作中也随处可见藏锋与露锋的使用。宋代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古画辨》中言“画无笔迹,非谓其墨淡模糊而无分晓也,正如善书者藏笔锋,如锥画沙、印印泥耳。书之藏锋在乎执笔沉着痛快。人能知善书执笔之法,则知名画无笔迹之说。故古人孙太古,今人如米元章,善书必能画,善画必能书,书画其实一事尔。5”

3.皴

皴法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手法。皴法的出现也意味着我国山水画逐步走向成熟。中国画通过逐步的成长发展,皴法也已经从一种基础技法演变成了具有独立性的艺术语言形式,它不但有自己的审美价值,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皴法也展现出另一种时代的审美特质。对于“皴”的解释《说文解字》作:“皮细起也,从皮夋声”6。“皴”与绘画之间的联系早在《梁书•武帝纪》中就有:“执笔触寒,手为皴裂。又绘法。”清代《读画纪闻》蒋骥言:“古人皴法不同,如书家之各立门户。其自成一体,亦可于书法中求之。例如解锁皴有篆书的意味,乱麻皴则有草书的意味,雨点皴有楷书的意味,斧劈皴可用退笔,折带皴可用锐颖。7”从中也可窥见皴法在书画也具有同源的意味。

4.工笔写意

工笔,即是用严谨、工整的方法来描画对象。工笔分为白描和重彩两种。白描就是用墨线类似于现代的速写。它和重彩的区别既是无设色。写意是相对于工笔来说的。写意看重用笔,作者通过运用笔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意”也就是以形写神。

四、结语

“书画同源”理论在中国传统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上文通过几种基本的笔法并结合古人的论点我们可以了解到,笔法在中国画和书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对笔法的研究也是历朝历代书画理论家所重视的。明代王绂亦云:“画竹之法,干如篆,枝如草,叶如真,节如隶。8”古人画竹会运用到书法中篆、草、真、隶,使墨竹更加富有意味。中国画的发展源远流长,一代代伟大的书画家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将国画与书法用笔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国画更富有底蕴和意味。

注释:

1.[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2.徐子庆.论书画同源”之“源”的思考[J].文艺评论,2013.

3.[南齐]谢赫.古画品录[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4.[清]松年.颐园论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5.[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画辨[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6.焦耳:“中国画笔法与墨法”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 1201/21/3053314_168996910.shtml.

7.[清]蒋骥言.读画纪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8.[明]王绂.天下有山堂画艺[M].民美术出版社,1998.

[1][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2]徐子庆.论书画同源”之“源”的思考[J].文艺评论,2013

[3][南齐]谢赫.古画品录[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4] [清]钱杜.松壶画忆[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5][清]松年.颐园论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6][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画辨[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7] [清]蒋骥言.读画纪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8][明] 唐寅.六如论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9] [清]董棨.养素居画学钩深[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10] [元]赵孟頫.松雪论画竹[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11][明]王绂.天下有山堂画艺[M].民美术出版社,1998.

李东其,银川市宁夏大学 少数民族艺术专业 硕士生。

猜你喜欢

皴法人民美术出版社同源
山西恩予:打造药食同源新业态
浅析山水画的皴法程式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七)
以同源词看《诗经》的训释三则
中国画皴法的名称与作用的关系
同源宾语的三大类型与七项注意
初次在外过夜
好主意
圣诞礼物
大雾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