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同化与冲击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保护的影响
2016-07-12西华师范大学637000
郭 浩 赵 玲 (西华师范大学 637000)
文化的同化与冲击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保护的影响
郭 浩赵 玲(西华师范大学637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悄然而来。它不仅影响者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精神世界的构建。尤其是在现代文化不断融合与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下,对于优秀传统艺术的继承与保护的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文化融合;文化冲击;传统艺术;继承与保护
进入21世纪,科技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社会环境则日新月异、悄然变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加快了“地球村”的初步成型。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采购用物、沟通交流、欣赏艺术、休闲娱乐,物质生活大幅提高。流行、时尚等词汇成了现代社会的一种“代言”。然而,无声无息中,人们会遗忘一些被大数据时代边缘化的,经受着文化同化与外来文化冲击的我国特色的、活态的传统文化艺术,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不仅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之精华,而且是中华民族之象征。当然,不可否认,这个时代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工具与尝试。这对于传统艺术精华的挖掘保护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运筹帷幄地运用大数据时代这把双刃剑,为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的保护与继承贡献力量,使之精华流芳百世。
一、传统艺术发展的现状
在当今社会,传统艺术的保护与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再有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以我国教育教学对其重视不足等等。
(一)国内文化的同化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保护的影响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大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交流、融合也更加频繁,尤其是汉族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同化,当然也有少数民族之间文化同化现象(本文主要讲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同化现象,其少数民族之间文化同化的现象再次不在赘述)。民族文化的同化包括语言、服饰、生活习惯、传统风俗等等,而艺术正是在这些因素孕育而发的,这不仅影响着其民族特色的艺术形态,而且影响着其特色艺术的发展。然而,这些文化的悄然变更,我们却没有足够重视,而是顺其自然、任由发展。其实,这恰恰是我们担心的,我们想想一下当人们穿着现代服装去跳篝火舞是一个什么情形;在大山里不再是隔壑而呼,那么那些高亢嘹亮的山歌又有多长的生命力。这不仅对生活习惯、语言方式有很大影响,甚至世代传承的风俗习惯、文化素养也在悄然渐变。如蒙古族,那种游牧迁徙的生活显得那么的黯然失色,固定居住也慢慢成为一种习惯,尤其是长调民歌、蒙古呼麦,也不是逢节必唱了;还有陕西的信天游,西北的花儿等等,其生命力也没有之前的那样旺盛。尤其是居住混杂区,其变化更加明显,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们不应该被动的适应这种融合,而是应该在保护与继承本民族特色文化的基础之上去融合其他文化,其本质就是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只有妥善处理好这层关系,才有可能更好的发展本民族的特色文化。
(二)外来文化的冲击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保护的影响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各民族特色文化正在经受着外来文化的挑战与冲击。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文化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电视传媒、网络推广等,把世界各地区的文化融聚到千家万户。人们开始接触外来文化,一方面来说,它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使之能够了解外来文化精华;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些低俗的文化糟粕也在冲击和影响着民族文化的发展。
作为文化代言人的艺术,对于文化同化与融合,表现的尤为敏感。无可非议,外来文化的融入、冲击,对于我国特色文化的发展与保护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电视网络也进入千家万户,即便一些偏远的山区,也慢慢的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而外来文化也随之涌入到他们的生活,虽然这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开拓人们文化视野有很大的帮助,然而,一些低俗、糟粕的文化也随之进入到人们的生活,这对当地文化生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也不能若无其事的对待这种“单向输入”的现象,而是应该正确的对待外来文化,取之精华、去其糟粕,使自身文化健康和谐的发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流行音乐、电子音乐等现代化音乐文化对我国传统音乐艺术文化影响与冲击是非常大的。就现在的很多年轻人而言,提及流行音乐都可以哼唱或是了解一些,而说道我国传统音乐艺术却哑口无言了。所以如何处理好个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保护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艺术文化尤为重要。
二、对于传统艺术继承与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改变“单向输入”模式
一直以来民族文化在我国主要是“单向输入”的模式,我国特色民族文化艺术走出去的则是凤毛麟角。随着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直接影响着我国传统艺术的保护与发展。威胁到了我国的“文化安全”(指的是民族国家对自身文化遗产、行为方式、价值观免于他者文化侵蚀,因为拥有自身文化身份和文化特征而获得的一种“安全感”1)如何使各民族特色艺术得以保存并得到长期的发展,如何才能真正的做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改变这种“单向输入”模式迫在眉睫。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今天,在拿来主义的同时,我们应该提倡送去主义,而且应该定为重点……但我们绝不会把糟粕和垃圾送给西方。不管他们接受,还是不接受,我们总是要送的。2当然,这与不是朝夕可变的“单向输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政策扶植以及国民由心的珍视。政策的扶植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对于特色文化艺术的保护与继承,尤其是对那些频临灭绝的文化艺术的抢救更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这就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扶植,运筹帷幄的组织与协调,紧靠个人是无法实现完成的。第三个方面,国民由心的珍视则是尤为重要的。这是一个国家精神层面的象征,设想一下,如果所有国民都不珍视其先辈们所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艺术成果,而是愚昧的“拿来、拿来”,那么,这个民族早晚会沦为其他文化的信徒。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学会保护它、继承发展它,改变这种“单向输入”模式了,让高亢的山歌再次嘹亮起来,豪放的的舞蹈再次舞动起来,特色的乐器再次回响起来。而在大数据时代的当下,平台的构建趋于多样化、简单化,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外出巡演来传递特色文化艺术,这对于我们改变“单向输入”模式只是杯水车薪。我们应该利用现代化、科技化的数据网络传输,使这些优秀的传统特色文化艺术遍布“地球村”的每个角落,让每个人们都能够欣赏、领略它们的风骚。
(二)传统艺术进入高校教育
艺术的传播方式是一个方面。把传统艺术纳入到高校艺术教育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令人欣慰的是,在我国已经有一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有关课程,如引进传统戏曲、民歌、舞蹈等等,进入到大学生的课堂里,不仅能够让学生领略到传统艺术的魅力,而且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我国传统艺术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华。“高尚的情感必然包含着深刻的道理,深刻的社会道理必然也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情理相对应但最终又能统一。中国传统艺术恰恰体现了这一本质特征。”3不言而喻,艺术是美的,人们通过审美,潜移默化中可以领悟艺术品内所蕴含的美与真理,进而影响一个人的发展,起到净化育人的作用。席勒曾说过:“人性失去了它的尊严,但艺术拯救了它。”4黑格尔也说过:“艺术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效用或游戏的勾当,而是要把精神从有限世界的内容和形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要使绝对真理显现和寄托于感性现象,总之,要展现真理。这种真理的展现可以形成世界史的最美好的方面,也可以提供最珍贵的报酬,来酬劳追求真理的辛勤劳动。”5随着传统艺术不断的融进高校教育课程之中,同学们不仅可以领略我国几千年的文化艺术的风骚,也可以了解到一些人物历史、风俗习惯等文化状况,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中,会受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真、善、美的熏陶,起到悦耳悦目、净化升华的育人作用。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学习、领悟,有力的保障了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弘扬与发展。何乐而不为?
(三)坚持特色,适当“拿来”
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矛盾体,如何才能和谐健康的发展,处理好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显得尤为重要。其实传统艺术的发展与继承就是一个矛盾体,那么如何才能使传统艺术和谐发展呢?和云峰教授在《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技艺的继承与保护》中指出“在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中,‘禁变’不是一种好的理论,更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渐变’应该理性相待,‘突变’应予坚决制止。”6这与笔者所讲的坚持特色,适当“拿来”的原则不谋而合。所谓特色就是传统艺术区别其他艺术文化的特殊之处。只有特色才有特殊,如果各文化、艺术都是“大同而与小同异”,那特殊就无从谈起了,这也是为什么要坚持特色的原因。为什么要提倡适当“拿来”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事物的发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变革都有依存关系,最后,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各个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意味着他们的存在是与世界历史直接联系的”。7如果一味地愚昧的坚持传统的艺术形式,那么其生命力也不会长久,只有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之上,适当地“拿来”其他优秀的艺术形式的精华,填充自身的文化空缺才可以真正意义上做到对传统艺术的保护与继承发展。
三、结语
在文化同化与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与冲击的今天,传统艺术的保护与继承显得那么的紧迫、重要。而传统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代表,很多艺术形式都频临灭绝,甚至已经消失,这些我们都应该深思反省。我们要学会继承与保护我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抢救与发扬那些频临灭绝的文化艺术成果,使之能够永久流传。而教育政策的改变与倾斜,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扬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如,传统艺术进高校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都应该形成一种体制,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冷静的审视外来文化,采用适当“拿来”,在自身文化艺术底蕴的基础上填充、丰富自己。
注释:
1.吴瑛.《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战略》.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21. 2.季羡林,张光璘.《东西文化议论集》.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78.
3.戈晓毅.《论中国传统艺术在高校审美教育中的作用》.江苏高教,2007(6):120-121.
4.席勒.《审美书简》.中国文联出版社, 1986:62.
5.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商务印书馆, 1995:335.
6.和云峰.《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民族艺术研究,2012(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41.
作者简介:
郭浩,西华师范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音乐)。
赵玲,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