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陕北秧歌服饰的传承与发展
2016-07-12侯贝贝西安工程大学710048
侯贝贝 (西安工程大学 710048)
浅谈陕北秧歌服饰的传承与发展
侯贝贝(西安工程大学710048)
摘要:在秧歌表演中,秧歌服饰能够营造气氛、塑造人物性格和表达情感,是秧歌艺术的重要载体。不同地域的秧歌服饰带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在秧歌艺术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陕北秧歌服饰传承的现状和意义出发,探索其未来发展之路,从而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陕北秧歌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陕北秧歌服饰;传承;发展
陕北秧歌是陕北人民表达自己生活感受及向往美好生活的最普遍、最热烈的表达形式。陕北秧歌悠久的历史使得它不仅仅是黄土高原人民的精神食粮,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陕北秧歌服饰在表演中不断地变化、更新,具有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了解陕北秧歌服饰的传承现状和意义,有助于陕北秧歌服饰的未来发展,促进陕北秧歌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一、陕北秧歌服饰的传承现状
在秧歌表演中,秧歌服饰作为这一艺术形式的主要载体,是最为直观的因素之一,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营造气氛和塑造人物性格、表达情感。不同地域的秧歌服饰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和文化特色,在秧歌艺术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秧歌服饰在发展过程中受戏剧服饰和民间传统服饰的影响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的陕北秧歌服饰经过不断传承、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新秧歌运动之后,为迎合现代审美观,秧歌服饰趋于舞台化,色彩变得更加艳丽,在秧歌剧中根据剧情服饰款式逐渐简洁,变得更生活化。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陕北秧歌服饰理论研究依然是陕北秧歌这一民间艺术的薄弱环节,能够归纳总结陕北秧歌服饰传承演变一脉相承和规律性,但缺乏系统的梳理出陕北秧歌服饰的色彩、款式、材质、纹样、工艺等内容。另一方面,在一些秧歌剧团中,表演服饰发展良莠不齐,有实力的大剧团可以不断更换新的服装,或者根据表演内容定制服装;但在小剧团由于资金等原因,表演服饰陈旧,存在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尴尬问题,或者购买大批量生产的较为廉价的表演服装,不但会影响表演效果,长久下去,自身特色也会逐渐消失。因此,为了使陕北秧歌艺术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提高陕北秧歌服饰在表演中的地位迫在眉睫。
二、陕北秧歌服饰的传承意义
(一)有助于陕北民间服饰的传承和发展
陕北秧歌服饰是陕北民间服饰的一部分,随着现代服饰的不断影响,在许多方面都进行了改良,但依然沿袭了陕北民间服饰的一些特点。例如,陕北秧歌服饰中的立领、头巾等设计特点就源自于传统民间服饰。用于装饰的花纹图案大多采用深受广大劳动人民喜爱的吉祥纹样,“花开富贵”“龙凤呈祥”“喜上眉梢”等,这些吉祥纹样传承千百年来一直代表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秧歌艺术的文化精髓相得益彰。再者,盘扣、刺绣是服饰中的传统工艺,是秧歌服饰不可缺少的制作工艺,特别是秦绣作为陕西特有的刺绣工艺,运用在陕北秧歌服饰中,不但为陕北秧歌服饰增添浓郁的地域特色,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秧歌服饰,而且有利于秦绣的传承和发展。由此可见,陕北秧歌服饰的传承也是陕北民间服饰的传承,合理地改良陕北秧歌服饰,传承其特色、精华,有助于陕北民间服饰的传承和发展。
(二)有助于促进陕北地域文化
陕北秧歌中深深蕴藏着当地人民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这些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精神,是世代相传沉积下来的人们的思想精髓、文化理念,也是他们的灵魂、文化的本质和核心。从服饰的角度出发探究陕北秧歌文化,更深层次地挖掘陕北秧歌的艺术内涵,反映陕北人民的精神生活,具有历史传承性,是陕北精神文明的深厚积淀的一部分,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对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甚至于,陕北秧歌作为地域符号,有助于进一步探索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宣传黄土文化。
(三)有助于打造陕西民俗文化品牌
陕西悠久的历史缔造出多种独特的民俗文化,把民俗文化转变为旅游资源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现代陕北民间秧歌和社区秧歌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样式和活动方式,同时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2]。调动大众对陕北秧歌积极性离不开对其进行商业包装,但绝不可胡乱的包装切断其根源血脉,而是要“原汁原味”。对于民俗文化,只有保护和传承才能使其保留原生态的同时具备鲜活的味道。服饰作为秧歌艺术的“门面”,是最主要的包装对象,服饰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服饰不仅要光鲜亮丽,还要“原汁原味”、独具特色,同时,在一些大型节日等固定时间举办陕北秧歌艺术节,这样更有利于陕北秧歌的宣传,从视觉角度提高大众参与的兴趣,形成一定的规模,以点带面,从而发展为陕西民俗文化品牌以增加外来游客的数量。
三、陕北秧歌服饰的发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只是有形文化遗产保护所需要的“整旧如旧”,而更多地是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这其实是一个传统文化如何面对现代化的问题。根据陕北秧歌艺术自有的特点,并结合当今全新的时代生活,在现代审美意识的驱动下,使陕北秧歌表演服饰更具传承性和时代性,从而为陕北秧歌这一艺术形式增添魅力,推动陕北秧歌的进一步发展,是陕北秧歌服饰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传承
技艺的传承离不开人,服饰的传承重点在于人的传承。秧歌艺术本就是老艺人口传心授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秧歌服饰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也是一代代保留下来。对于现代表演服饰中传统的制作工艺,更是离不开手艺人的代代相传。盘扣、秦绣、头巾等元素是陕北秧歌服饰不可缺少的,把这些技艺传承下来需要年轻一代人的热情。另外,对于传统吉祥纹样的传承更是需要年轻人追根溯源,学习其内在蕴含的寓意与文化精髓,而不是依样画葫芦地照搬而不知其意。因此,只有人的代代相传才能保证秧歌服饰保留其灵魂,使秧歌艺术不断代、源远流长。
(二)创新
发展离不开创新。现在,电视、电脑等多媒体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秧歌这种传统的舞蹈艺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表演者和观众的年龄普遍偏高,无法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对秧歌服饰的创新可以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合理地加入一些时尚元素,丰富服装的面料,同时,根据剧情和人物特征设计服装,改变以前一套服装多角色、多场景使用的状况,突出人物个性,不断推陈出新,避免观众视觉疲劳。另外,在表演中可以适当加入些现代化的声光电等设备,使服饰与舞台美轮美奂,整个表演协调有致。
总结
陕北秧歌服饰是陕北秧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在多方面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传承现状的一些问题必须及时解决,对其未来发展之路不仅要坚守本源,还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传承性与时代性并存,陕北秧歌艺术才能健康、全面发展,不断发扬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黄锐.浅谈陕北秧歌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走向[J].大众文艺,2013(20).
[2].谷鹏飞.论陕北民间秧歌的现代社会功能[J].榆林学院学报,2006(1).
[3].陈庆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5).
侯贝贝,西安工程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