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传统民居的发展与传承
——以广西瑶族旧民居保护改建为例
2016-07-12张松涛玉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537000
张松涛 (玉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537000)
西南传统民居的发展与传承
——以广西瑶族旧民居保护改建为例
张松涛(玉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537000)
摘要:长期以来,在对待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上,是保护,还是改建?成为一个争议点。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旧城改造在全国各地已然实施,新旧建筑文化的冲击使得传统民居建筑的改造问题日益明显。伴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使得传统的翻修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传统民居;改建;传承; 实践探索
本文是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新农村视野下的广西乡村景观艺术理论研究》(项目编号:SK13LX312)
传统民居受到现代文明的猛烈冲击,部分建筑因年久失修已出现了多种不安全因素,人们迫切要求改善居住环境,改进现存的居住模式,民房改建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自发的改造行为没有统一的设计和规划,失去了原有的建筑特色而显得格格不入。拆旧建新历来是经济繁荣的一种标志,那么如何对待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改建,如何在民居改造过程中补偿传统居住文化的损失,就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西南传统民居特点
总体来看,瑶族传统民居呈现出干栏式建筑固有的特征:因地制宜,当地石山土山林立,地势高低不平且多山繁木,当地居民喜傍山而居,就地取材,搭建起传统干栏民居,身处山麓自然环抱之中,与所处地形完美依托,俨然是从崇山峻岭中生长而来的建筑,与周边环境达成了很好的适应性;结构方面,采用穿斗式架构,这种做法节省木料,其各柱直接承接各檩,受力简单明确,整个空间立体受力;空间布局,一层饲牲口,二层供起居,三层备储物,特有的功能划分一直传承至今;建筑材料,以当地木材为主,在不破坏周围生态的前提下自给自足,且木结构房屋具有建造周期短,施工简单易行,防风抗震等特点,而瑶家木屋更具有防虫防蛀的优越性;用材环保,在建筑材料可再生方面来说,木材作为自然生长物,可通过间歇砍伐、定期栽种等方式实现再生利用,且作为自然属性的材料,木材也可实现自然的回收,无污染无破坏;文化性,民居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物质载体,不同程度的表现出一个民族宗教信仰、家庭伦理思想和民族心理意识等深层文化心理。无论是堂屋的神龛还是灶房的火塘,都是家庭的象征,维系着个人与家庭的命运,伴随着瑶家民居传承至今。
二、瑶族传统民居现状
民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屋搭建对风水的选择,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讲究房屋的整体布局,反映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和睦;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则取决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但在当今新旧建筑的冲击下,人们希望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使其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此为外部原因,而就这些流传了一个世纪甚至更多的旧民居自身而言,更存在多种安全隐患。而让人遗憾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一栋栋现代化的住宅进驻村寨的同时,一座座独具风格的传统民居随之分崩离析,瑶族风格荡然无存;而有的地方则是在推进传统民居改造的过程中,忽略了民族地域特色,在未对当地民俗文化及传统建筑进行深入研究的情况下,走进了把不同地域建筑草率嫁接的误区,不仅风格混乱,不能体现民居建筑的美感,更失去了固有的民族特色。
传统瑶族民居经年久远,建筑自身问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安全隐患:多数干栏民居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出现如木质结构年久失修部分或已腐朽,屋顶破损开裂甚至已经塌缺,扶梯不稳等常规修缮无法解决的问题,且全木质结构还存在火灾隐患;采光不足:就室内采光来看,整个房屋少有开窗,开窗过小,致使光线严重不足,昏暗光线使整个空间给人一种狭小隐晦的感觉。火塘作为干栏式民居建筑的灵魂,虽然久经烟气熏染的木质房屋具有防虫防蛀的功能,但室内光线会因烟熏雾绕而更为暗淡;通风不畅:生活区和厨房往往没有好的分隔措施,常年不灭的火塘造成屋内空气不佳,而通风不畅使得室内烟尘集聚不散,空气变得更为污浊;保温隔热:当地传统木结构房屋多数存在保温隔热效果差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冬冷夏热。这些房屋墙体及屋盖大多较为稀薄,绝热性能差,室内外热交换强烈,在特殊季节需消耗大量木柴取暖。
三、保护改建的主要原则
1.就地取材,改造取材源自当地,而当地村民对本土材料的熟悉也利于其参与进施工中来。木材料在当地有着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而外墙体墙面则选用当地石灰、水泥、碎石等传统易用材料,墙基以土、石、石灰岩砌成,土生土长的材料也更能呈现原汁原味的传统民居文化。
2.选址考虑,在原有民居因自身原因已无法再行修缮改造,并对其完全保留不拆除的前提下,另觅场地。仍选傍山而居,使得建筑原有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延续,体现其原有的地域特点。
3.安全性,解决旧民居安全方面的不足,如木质结构的承重,火灾安全隐患及护栏扶手松动腐朽等问题,使用新结构新材料来提高民居安全性。
四、改建方案的设计
1.功能分区规划
在功能分区上,仍沿用传统干栏式层分区的特点:一层作为饲养牲口之用,二层作为日常起居之用,设厅堂、卧室、厨卫等,三层作为储粮存物之用,或可兼备阁楼居住的功能。保有原有居住模式又使得传统民居特色得以延续。细节设计上,一层起墙围合成院落,划出圈养区设围栏圈养牲畜,既缓解了一层的卫生状况又使空间划分更人性。二层起居层设入户平台走廊,开辟出一个入户缓冲地带,可供平日户外活动休息。台阶的材料由原来的木质改为砖石,提高了安全系数。
2.结构设计
当地传统民居多采用穿斗式架构,这种结构虽有自身的优点,但其造型结构复杂,施工困难,增加了修建房屋的成本和时间。另一方面随着施工工艺的进步,可以选择木材消耗量更小的结构,从而减少森林资源的流失。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首选房屋结构为木质结构,一方面源于木结构房屋出色的抗震性能(调查发现,地震中木结构房屋坍塌造成的死亡率几乎为零);另一方面木结构房屋施工快、造价低且居住舒适度高。参考灾后重建的木结构样式,穿枋式结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其特点为:每片山墙由木柱和木穿枋穿插构成,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山墙之间靠檩条,各层穿枋连接檩条直接支撑于柱上。这种设计施工较为简单,材料消耗相对传统木结构房屋更少。通过力学和抗震性能分析,穿枋式的承载能力更大,抗震性能更为优越。
3.采光通风
传统瑶族民居由于开窗少且开窗过小等问题使得室内光线常年暗淡隐晦。采光问题的解决主要取决于开窗大小、方式及所用材料,而伴随着玻璃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大量应用,其价格低廉,透光性好等特点可以很好的解决采光问题,在传统吊脚楼改造中同样适用。进行门洞及窗位的再设计,通过加大亮窗面积的方式来满足室内采光。结合当地民居的特点,牲口层架空并不存在通风问题,起居层和储备层在开窗的改进上很大程度的改善了原本四壁围合密不透风的缺点。
4.保温隔热
针对传统木结构保温隔热效果差的问题,根据木结构房屋自身的特点,可以从墙体、屋盖两方面着手进行保温隔热设计。
墙体保温设计,建筑热量耗散的主要途径是墙体散热,提高墙体保温隔热性的措施是外墙浅色处理,减小热辐射;利用当地田间弃置的稻秆加工作为墙体的填充材料,经加工而成的保温材料绝热性能良好,既实现了当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又节约了建造成本。
屋盖保温设计,屋顶受外界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其保温隔热性能的提高尤为重要。采用的方式主要是减小屋面坡度,坡度小的屋面保湿隔热性能较坡度大的屋面更为优越。
5.防火问题
作为木结构建筑,无论在民居本身还是聚落内部都存在火灾隐患。出于对防火问题的考虑,设计之初在建筑材料运用上减少木材的使用,除去屋内架构,其它部分多采用砖石及其他材料替换;在聚落方面,由原本的户挨户毫无间隔可言逐步向“大聚落,小群落”模式转变,即村寨为主体,局部为单元的模式,这样使得一家失火以免殃及全寨。
五、改造后的优点
改良的木结构房屋架构简单,就地取材,在节省开支的同时,减小了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周期。改良的新民居在功能分区上保留了原有的楼层功能,沿袭并改进了原本的结构设计,尊重传统风格并结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创造出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因地制宜,无论是在材料选用或是建筑选址上都承袭了原有传统民居的特点,保留具有象征意义和一些流传已久的建筑组成部分及符号元素。
六、经验与思考
民居改建的意义不仅在于乡民居住环境的改善,同时也是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创造。从建筑周边环境的约定俗成到建筑功能划分的根深蒂固,建筑本身被赋予独特的文化内涵。火塘、晒台等在人们心中的精神功能已远远大于其物质功能,在保留这些精神符号的同时,加以调整与改善,使之更符合改造后的民居环境。这样以来尽管在改建后由于材料的改变而带来其外部特征的些许改观,但在其深层含义上我们仍能找寻到传统文化的印记。
传统民居的保护、修复与改建是历史上各个时期所面临的问题,落后的居住形态被先进的所同化和代替,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传统民居的改建是从不间断进行的,其内部各要素都因时代的局限而明显不同,单传的以一种模式或固有经验看待民房改建是不科学更是不现实的。传统民居在现代文明撞击下改建已不可避免,然而民居改建在历史上仍具有各个阶段的特殊性,对于传统民居改造有效途径的探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徐祖祥.瑶族文化史[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2]陆鼎元.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3]何晓昕.风水探源[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4]鲍家生.支撑体住宅[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5]李国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付祥钊.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