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之虹》中战争主题解读
2016-07-12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100191
⊙张 艳[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 100191]
《万有引力之虹》中战争主题解读
⊙张艳[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100191]
摘要:《万有引力之虹》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V-2火箭袭击伦敦为背景的,托马斯·品钦在人性的主体上,重新思考战争,更深层次地关注战争,对传统战争小说叙事模式进行了解构与超越。通过多元的视角,品钦记录了现代战争背后人们生活的苦难、残酷和无处排解的悲哀与无奈,揭示了整个社会的疯狂与混乱,表现了对战争本质和战争后果的反思和批评。读者在《万有引力之虹》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战争,也见证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技术理性霸权与人性自由的战争。
关键词:战争技术理性霸权人性自由解构与超越
一、引言
文学作为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无时不在捕捉生活的真实,反映战争这种社会现象自然是责无傍贷。海明威曾经写到:“战争是最好的主题,它能为你收集大量的素材,加快动作的节奏,产生通常需要等待一生方能得到的东西。”①因此,有关战争的文学书写成为一个民族历史记忆的有机构成要素。
《万有引力之虹》(1976)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但托马斯·品钦却并不止于传统战争小说中对战争过程的真实再现,战争题材在他的小说中得到的是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处理。此时小说表现的重点已不是一个限定时空的具体历史事件,而是转移到更多地关注人物的内心感受,探究的是人的心理反应,人在战争中的彷徨与无助,因而成为对当代工业社会的复杂比喻。托马斯·品钦《万有引力之虹》的出现“修订了传统”②,表现范围远远超出了战争的范畴,通过多元的视角记录了现代战争背后人们生活的苦难、残酷和无处排解的悲哀与无奈,揭示的是整个社会的疯狂与混乱,表现了对战争本质和战争后果的反思和批评。
二、战争的多元阐释
司汤达将小说称为“携带上路的镜子”,评论家莫里斯·迪克斯指出这并不意味着小说是通过机械的反射过程来再造广大的世界。移动的镜子像一架手提的摄影机,为我们提供变幻莫测的影像,每个瞬间都非常精确,但却通过选择、意外事件和时间顺序构成意义。画面和蒙太奇不仅是电影的形式,而且是小说的形式。这一过程是阐释,而不仅是反映。③随着时间在不断流逝,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在战争、冷战、核危机、政治阴谋等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的重重包围下,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经历了一连串的严重危机,美国人民的生活及文学创作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一切都从有序变得混乱,美国人民陷入悲伤与绝望。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战争的真相。
面对“战争是什么?”“战争在哪里?”“战争究竟合理还是不合理,正义还是非正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品钦在《万有引力之虹》中采取了一种模棱两可、含含混混的态度,表现出矛盾和困惑。读者在作品中找不到明确的唯一的答案,而是面对来自不同身份、背景的人们,特别是来自社会弱势群体的边缘人物,对战争的不同认知和感受。在统计学家罗杰·摩西哥眼里,“战争就是我妈妈”,她“冲掉了所有温柔的东西,连微弱的希望和赞扬也冲得四散……全不顾那些痛苦的呻吟”④。对于相爱中的罗杰和杰茜来说,“一起在战争中相依偎,总比退出后和‘后方’的纸张、火灾、卡其服、钢铁打交道要强”⑤。同为军人,权力至上的上校眼中的战争“赋予一切生命”,“真正的战争是永远独立存在的”⑥。而以杰奥弗里·普伦提斯上尉为代表的普通军官与士兵则视战争为罗网,更有人通过躲入烤箱来避开战争。在孩子们的眼中,爸爸们被“带走”去“战场上打仗——把他们的孩子单独留在森林里……这样也许还比一个没死的爸爸更好,没死的爸爸你爱他,得眼睁睁看着死亡发生在他身上……”⑦卡婕说出了利益追逐者心中这场战争的真正目的,那就是“……战争其实是市场的福地……香烟、性、黑人可以交易,犹太人也可以交易,身体的每一块都可以交易”⑧。
面对这些似是而非、可此可彼的回答,读者面临着选择的艰难,其实这也正是思考的艰难。世界大战、种族屠杀、核战恐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恐慌和无情打击,如今的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捉摸不定,从而更难以直接记录。品钦在《万有引力之虹》中没有刻意地去揭示战争的唯一真相,更没有像传统战争小说家们那样深陷于战争经验的记忆,他没有直接描写战场的厮杀,但读者却能在他作品的每一页体会到在他绝望的戏谑中留下恐怖、不安的阴影。难道这不是对残酷战争更为深刻的控诉吗?在这些包罗万象的信息包围中,随着阅读的深入,所有碎片化、迷乱、晦涩、看似无厘头的信息会渐进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读者心中产生一种真切的阅读共鸣。伴随阅读过程中读者所体会到的焦虑、惆怅甚至愤怒情绪,恰恰是作者品钦想向读者传递的现代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精神体验。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不知不觉地贴近和融入了作品。品钦看似远离现实,但实际上从未抛弃真实,他只是采用了多元的视角,开放的心态,互动与交流的方式,以强化的效果“反映可能的世界,被强化的世界,而不是人人都能认同的唯一世界”⑥。
三、技术理性霸权与人性自由的战争
《万有引力之虹》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V-2火箭袭击伦敦为背景的,小说始于一声划破夜空的火箭尖啸,又在火箭从天空降落的呼啸声中结束。火箭弹刺耳的轰响令人整夜难眠,火箭弹的降落将焦虑与恐惧蔓延到整个人群,品钦展现了战争残酷、恐怖、毁灭的全貌:炮弹刺耳的轰鸣、战火中散落一地的肢体、断肢士兵的痛苦呻吟……残酷的战争记忆蜂拥而至、支离破碎、没有次序。“每天看到的废墟都像一场教堂讲经,在说明一切都是空无。时间一周周逝去,连最小的火箭残片都在教导:死亡的发生简直无处不在。”⑩不过,品钦笔下的火箭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对战火和屠杀的厌恶,还有更多的联想与思考。故事主人公美国中尉泰荣·斯洛索普在奉命调查V-2火箭作战计划其间,发现V-2火箭轰炸位置与他和女人发生性关系的地点惊人地吻合,于是斯洛索普成为“白色幽灵”关注和实验的对象,斯洛索普也在努力追查自己的性行为与V-2火箭奇异联系的过程中,发现了由火箭代言的有关战争的又一个真相。
在20世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里,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了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于此同时,对技术的盲目依赖和崇拜使得人类物欲膨胀、精神萎靡,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始出现失控的局面,人类文明的发展危机四伏,人类的精神领域已被技术理性主义控制而产生异化。火箭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是人类理性的代表。但正是火箭这样高科技武器的产生,以巨大的杀伤力将人类推到死亡与毁灭的边缘。在《万有引力之虹》中,作为技术和理性代表的火箭已经取代了上帝的位置。像“教堂顶上挺拔的尖塔一样”⑪、“像幼儿耶稣一样”⑫的火箭被用来充当战争中杀人的武器,并在人类利益关系的竞争中最终发展成为人类的一个难以解除的危险根源。正如《万有引力之虹》中品钦写到“这意味着这场战争……私下里,它却受技术需要的指使……受人类与技术之间的阴谋指派,受需要战争能量爆发的东西支配……”⑬而且“一旦技术控制达到一定的规模、一定相互联系的程度,自由就一去不复返了”⑭。此时,火箭在天空中划出的那道炫目的“万有引力之虹”变为一道死亡之虹,将成千上万人拖入难言的残忍和毁灭中,而不再是《圣经·旧约》中上帝承诺拯救地球上的生灵免受灾难之苦的美丽之虹。
品钦对战争代表的技术理性霸权的狭隘与僵化的揭露中隐约透露出他对人性的思考,他意在提醒读者思想的多元化、多样性、开放性是渴望自由的人性向技术理性霸权发出的挑战。《万有引力之虹》中,“海盗”普伦提斯种植的形如火箭抛物线一样的香蕉代表了战争阴霾中涌动的一丝生命跃动,香蕉带来内心的愉悦成为饱受战争折磨的士兵抵御战争残酷的利器。作为技术试验对象,斯洛索普从小就成为控制的对象,丧失了人性的本真与自由,但是当他走到树林中间,他明白了每棵树都是一个生灵,并且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存在着。此时的树林是大自然的化身,为斯洛索普摆脱机械的、组织制度化的世界,恢复自由的人性提供了机会。当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肉体分解消散时,斯洛索普终于找回了失去的自我。
四、解构与超越
现代科学技术理性的畸形发展与人类人性自由沦丧的现实生存状态,通过战争以一种最为惨烈的方式全面地暴露在世人面前。传统战争文学作品单一写实的表现方法和偶像化、脸谱化、简单化的人物塑造显然不能有效地表现20世纪复杂严酷的现实。通过对传统战争小说叙事模式的解构,品钦表现出迥异于前人的超前感知意识。为了全方位地表现现代战争的复杂性,小说中既有传统小说叙述板块间的前后意义线性衔接,又有解构大一统的非线性跳跃。法国后现代派哲学家海德戈尔清晰地指出:“真就是存在。艺术家把存在带到世界上来,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世界。”⑮显而易见,品钦意在通过作品表现传统二战小说不能表现的东西,即呈现战争中人们丰富复杂的感受和多变的矛盾关系的同时,还原那些被隐瞒或者被长期忽略的重要真实的情况。借助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创作技巧,品钦对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世界表达了他独特且深刻的人文主义关怀。
读《万有引力之虹》让读者换个角度关注和思考世界,在体会绝望中又有一丝感动的同时收获了一份新的精彩。巴布罗·毕加索说过:“艺术是个谎言,但却是一个说真话的谎言。”⑯正如同毕加索在他伟大的立体派艺术作品《格尔尼卡》中诠释的那样,一位真正艺术家的前卫艺术创新绝非意味着对现实表现的放弃。作为一名后现代作家,品钦以敏锐的观察力、广博的学识、深刻的反思观照社会百态、人间万象,既尊崇和精通传统,又富于叛逆和大胆创新。品钦在《万有引力之虹》中没有直接再现二战的真实场面,并非要远离现实,恰恰相反,品钦是要以破裂、解析的碎片型态,积极参与现实并重新组合现实,从多维的、交错叠放的角度进入现实的深层结构来描绘战争。品钦将上到将军、科学家、政治家,下到士兵、特工、混混、妓女和土著人等四百多个形形色色的人物置身于欧、美、亚、非四大洲七十多个变换的场景之中,真实与虚幻交互穿插,以如梦如幻、纷繁离奇的情节设计创造出一个多维的意义空间,唤醒人们认识战争中的真实生活。
《万有引力之虹》中围绕在主人公斯洛索普周围形形色色的人们无不生活在挣扎与孤独、迷惘和恐惧之中,传统战争文学作品中的那些勇于探求的理想化和英雄化的人物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群个性压抑、精神扭曲的小人物。传统追寻叙事模式中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求目标也被彻底颠覆,面对一个充满暴力、无序、意义失落的战争世界,追寻的目标最终指向了混杂、意义飘忽不定的开放结局。小说中,置身战争的腥风血雨,面对战争残酷的杀戮和血腥的死亡,主人公斯洛索普没有表现出传统战争文学作品中英雄的英勇与无畏。恰恰相反,他胆小怕事、纵欲妄为、荒诞滑稽,“受不了的时候,他干脆躲到一边,开始循规蹈矩地向上帝祈祷,愿生命取得胜利——这在他可是自上次大空袭以来的头一回。然而死的人太多了,他很快就明白自己是劳而无功,便不再祈祷”⑰。斯洛索普对导弹秘密的追寻过程怪诞、慌乱且疑团重重,这似乎与战争中人们颠沛流离、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不谋而合。斯洛索普体验世相百态,并逐渐领略到战争与政治、战争与经济等权力控制之间隐秘而龌龊的关系,残杀与暴虐的战争本质也愈发明朗。斯洛索普的追寻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结局,当谜团渐渐清晰的时候,斯洛索普却从这个世界消失了。正如第一部题记中所引“导弹之父”布劳恩(也是小说人物之一)的名言:“大自然不解消亡,只解演变。我已经学到的和将要学到的科学知识都坚定了我的信念:我们死后,灵魂继续存在。”⑱斯洛索普充满悬念和不确定性的结局留给读者一个开放的、多重的回味与想象的空间。
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予人以想象之余地,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文学中的留白也是如此,只有含义未能穷尽时,读者方能享有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间。品钦拆解战争具体意义的同时也将小说的结局指向未来。正如德里达已经指出的:“展望未来,危险重重。”⑲
①Patrick A. Smith, Tim O’Brein: A Critical Companion, Westport[M]. Connecticut:Greenwood Press, 2001.
②WalterJames Miller.Kurt Vonnegut’s SlaughterhouseFive:ACritical Commentary [M]. New York:Monarch Press, 1973:97.
③⑨莫里斯·迪克斯:《途中的镜子:文学与现实世界》,刘玉宇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7页。
④⑤⑥⑦⑧⑩⑪⑫⑬⑭⑰⑱托马斯·品钦:《万有引力之虹》,张文宇、黄向荣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44页,第45页,第85页,第191页,第116页,第28页,第33页,第541页,第554页,第575页,第27页,第1页。
⑮葛鹏仁:《西方现代艺术》,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162页。
⑯罗伯特·康明:《解释艺术》,DK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⑲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汪正龙、李永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279页。
参考文献:
[1] Jason,Philip K. and Mark A. Graves, eds.Encyclopedia ofAmerican WarLiterature[M].Westport:Greenwood Press, 2001.
[2]库尔特·冯内古特.五号屠场·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M].云彩,紫芹,罗曼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3]李公昭等著.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4] Limon, John. Writing after War: American War Fiction from Realism to Postmodernism[M].New York:Routledge, 1991.
[5] Tanner,Tony. Thomas Pynchon[M].London:Methuen,1982. [6] Waldmeir, Joseph J.American Novels of the Second War Literature[M]. Paris:Mouton,1969.
[7] W.H.Auden.The Quest Hero,in Perspective in Comtemporary Criticism,ed.by Sheldon Norman Gerbstein[M].New York:Harper&Row,1968.
[8]朱虹.美国文学简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作者:张艳,文学硕士,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研究与大学英语教学。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