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及建议

2016-07-11柯健聪

市场观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融资现状重庆市中小企业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已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它们在解决劳动力就业等社会问题上有着重要作用。我国中小企业正在迅速发展,但融资却成为它们的一大难题,这不仅仅在于个别省市,全国范围内的中小企业大都存在这种问题,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得不到解决,将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一大阻碍,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患。文章先分析了国内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再对重庆市中小企业的特点及融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重庆市;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其自身的经营发展阶段,都需要用到大量的资金,因此稳定的资金来源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前提,但如今我国很大比例的中小企业融资都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融资途径缺少

我国的证券市场融资包括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债券融资是向社会直接融资的一种方式,虽然证监会发布的《公司债券实行试点办法》不强制要求企业进行银行担保,降低了融资门槛,但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信用评级不高、财务不透明、经营不稳定,在现在的市场形势下,要获得证监会通过,发行债券还是有很大的难度。其中有较大规模、产品成熟、经营状况优异、发展前景看好特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小企业可以选择股权融资,通过买“壳”借“壳”、股份改造等方式上市后发行有价证券股票来筹集资金,可广泛快速地筹集到社会资金满足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但这种企业的比重只占中小企业的一小部分。银行贷款间接融资,银行贷款成为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而银行受到资金链、制度等约束,往往只会提供短期借贷或者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多数中小企业需要的是2~3年的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只被急需资金的企业选择,而中小企业因其抵押品不足、财务信息不透明信、等级低等因素往往不被银行所看好。

(二)内源融资为主

现在我国大多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为企业创立时期合伙人自有资金、亲友贷款、职工集资和经营过程中资金积累的内源资金,其来源于企业内部,融资费用很低,其融资成本远低于外源融资,所以多数初创期中小企业的将其作为主要资金来源。但随着企业发展,内源融资结构比例仍居高不下,占据90%以上。虽然融资费用低,但企业缺少资金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量、开拓市场等,是不利于企业长远的成长发展。

(三)银行融资成本高

多数中小企业将银行贷款作为融资的重要渠道,但根据中国中小企业2012年调查报告指出,现在中小企业的贷款利息包括基本利息和浮动利息,浮动利息多在20%以上;抵押物评估费用占融资成本20%,担保费年费率3%,另外还有风险保证金利息等,由此形成的高融资成本使中小企业拿到的实际贷款只有本金的80%左右,中小企业贷款成本加大,许多中小企业在面临需要进行融资时,担心其高额的利息,企业在现有经营情况下负担不起,所以放弃了融资,对中小企业发展造成了阻碍。

(四)自身内部原因

我国大多中小企业行业是竞争性较强的行业,中小企业的规模小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产品粗制滥造,企业处于物质和劳动力消耗高的经营方式,浪费了一定的资源。另外,企业经营管理层普遍素质较低,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财务报表等信息缺乏透明度、存在虚假信息,必然会给银行贷款等金融机构的信用评定带来一定困难。这些企业仍处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品加工领域,又因经营者素质不高、开发技术能力低、融资能力有限、产业发展缓慢,经营前景存在不可预见性,所以融资具有较大偿债性风险。中小企业缺少信用的警惕意识,其群体信用意识更是十分淡薄,给中小企业贷款新增了不少难度。例如当它们的经营发展发生困难时,千方百计拖欠着贷款和利息,却不想想如何改变产业结构、加强经营管理、开辟市场,不仅让金融机构的贷款收不回、徒增企业的利息负担,而且大大地降低中小企业信用度,加剧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间的矛盾。

(五)政府职能不突出

银行体制的出现决定了中小企业融资处于低位,我国银行以商业银行为主,商业銀行也是企业性质,担忧贷款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而无法收回,所以它们的主要贷款投放对象仍主要选择国有大中型企业,存在着贷款歧视。而且目前商业银行对信贷的风险管理强度有所上升,风险责任管理制度实行终身制,银行的贷款门槛越来越高。另外,基层银行的权力有限,贷款事项办事程序繁琐而又复杂,往往因拿到贷款时间拖后而错过最佳的商机。我国在2002年6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05年7月出台《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2013年政府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指导,但相应的法律法规、扶持政策形成完整融资政策体系,虽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一定帮助,但始终成效不显著。担保公司的出现能担保帮助中小企业比较容易取得银行的贷款,而且能同时减少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提高了银行企业贷款成功的可能性。只是重庆市目前担保机构数量还不够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还没完善。

二、重庆中小企业的特点

(一)重庆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重庆市中小企业为重庆地方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重庆市中小企业局公布的重庆市“十二五”及2015年中小企业非公经济运行信息看来,“十二五”期间,全市中小企业增加值和工业总产值增长一倍多,中小企业户数增长两倍多。2015年,重庆市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6215.7亿元,同比增长11.2%,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达42.3%,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9637.5亿元,同比增长11.1%,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达64.1%,所以可以看出,重庆市中小企的贡献已经达到重庆市经济的一半。如果看看国内其他经济发达区,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浙江省的非公有制经济已占该省国内生产总值的70%~80%,省内个别市县达到90%,而重庆其比例只占一半多点。另外,重庆市中小企业大多从事工业品制造,从事高技术产品比重只占工业产品的17.5%,新兴行业和高新产业很少,这大概与重庆本身就是个老工业城相关。

(二)重庆市中小企业的特点

1.规模较小,风险大。重庆市主要支柱产业配套企业中大部分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规模,重庆市支柱产业为汽车、摩托车,中小企业就相应地生产其配套零件等,实力弱,一般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下,资产规模在1000万元以下。生产汽摩零配件,从事机械加工行业的门槛较低,固定资产只需要普通的机床就可以了,它们的经营发展主要需要主机厂,但是因为它们的利润都很低,短时间内又无法收回主机厂的大量货款。为了短时间内得到资金不影响自身经营发展、资金链完整,所以它们大都要通过抵押和担保来获得资金,销售额在1500万以下的小企业都选择以朋友担保为主要方式。就目前看来,担保行业成本从1.5%上升到3%或更高,融资成本提高,对小企业融资造成很大压力,也让投资风险不断扩大。中小企业因缺乏足够资金、产品技术不高、企业不被社会广泛知道,自身条件不够好,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盈利能力低,都增大了企业的信用危机,难以获得充足的信贷支持,融资途径和过程变得极为艰辛。

2.量多却未形成企业集群。中小企业集群指以一个主要的产业为核心的相关产业或某特定领域内大量相互联系的中小企业及其支持机构在该区域空间内的集合,通过相互间的配套合作能获取绩效优势。小企业可以克服自身的弱点,获得规模企业的优势,同时又具有小企业的灵活性。中小企业针对自身发展的弱势,通过技术联盟、产品联盟、地区联盟、共享市场信息等方式加强合作,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根据重庆中小企业局发布的消息,截止到2014年底,全市中小企业累计达到48.7万户,企业数量大大增加,但最具有重庆地方特点和优势的生产汽摩零部件中小企业企业没有形成规模的企业集群或是在同一区域的企业没有专业化分工和相互间的配套合作,个体小企业实力单薄,没有整体竞争优势。

三、重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目前,从重庆中小企业局和相关部门的综合调查显示,我们看出重庆市中小企业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融资渠道狭窄

据统计,重庆市80%以上的中小企业缺少對资本市场充足的认识和熟悉,不知道信托、租赁、私募等多项融资方式。2010年,重庆市金融办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调查”显示,75%左右的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会选择商业银行和政策银行。据重庆中小企业局统计显示,全市20.6多万户中小企业能取得金融机构授信不足1/3。

(二)融资成本

中小企业大都通过银行贷款、担保贷款、小额贷款公司等方式融资,融资成本与以往相比都有明显上升。银行贷款方面,项目贷款要求较高,审核程序复杂,中小企业一般选择一年期流动性贷款,同时银行会提出企业1∶1存款、购买理财产品要求等。中小企业贷款利率都会高于银行基准利率30%以上,再接受银行要求,贷款综合成本大大提高。如果企业选择担保贷款,还需支付一定手续费、一定比例保证金给担保公司。民间融资方面,大多民间融资机构吸收社会闲散资金需要向资金持有者支付一定利息,若风险较高,还需支付更多的利息。所以民间金融机构向企业放贷时不仅要收取自身支付给投资者的利息,还要赚取额外的利息作为收益,其利息就大大提高了,因此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成本也持续增高。

(三)资金周转缓慢

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特点是金额少、短时间内需要、多次周转。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评估调查过程,会调查企业的产品销售信息、企业内部信息及了解中小企业行业基本情况和特点等,中小企业往往自身等原因不能提供完善的贷款材料,对银行而言是正常手续,但从企业看,就会认为贷款手续繁琐。又由于支行一级权限有限,贷款事项需一级一级上报,从申请贷款到取得贷款所耗费的时间往往需要2~3个月。当企业终于能拿到贷款时,最佳的商机却已经失之交臂。虽有企业提前申请贷款,拿到贷款后却又一直等不到合适的商机,白白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在企业经营中,因市场资金紧张,企业间拖欠货款事件也经常发生,有企业用承兑汇票支付货款,企业当月送出货物,次月挂账,第三月收到承兑汇票,直到最后资金回笼往往需要5~6个月的时间,如企业急需资金用承兑汇票进行贴现,又要支付高额的贴现利息,在此情形下就急需进行融资了。

(四)内部控制水平低

重庆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知识水平不够高,对企业内部控制观念不重视,间接造成企业内部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财务会计制度不完善、内部审计不严格,为了进行融资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让银行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产生顾虑,因而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

四、对重庆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建议

(一)政府职能有待提高

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府扶持力度还能有所加强,可以采取税收优惠,让中小企业在纳税上减轻负担。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发展中小企业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降低门槛,延长期限,推动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积极完善担保体系,让中小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有健全的担保,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也更容易。

(二)增强内部建设

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可以确保企业产品质量符合市场要求,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充分挖掘各项资产的潜力、降低消耗提高资产利用率,确保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各类信息,特别是会计信息,对融资、创造良好的声誉有突出作用。重庆市中小企业要想长远发展,立足内部建设是关键。

(三)建立企业集群

企业集群建立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也是以后发展的趋势。把规模不等、产业相关的各类中小企业聚集在同一区域,实现相关产品集中生产,专业化分工协同合作,通过信息资源共享、技术、产品、地区联盟,获得规模效应产生的效益肯定相当乐观。不仅减少了商务成本,获得了规模效应,还增加了企业竞争力。对数量众多的重庆中小企业而言,建立企业集群对重庆中小企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目前中小企业对社会不断做出贡献,促进科技进步,增加就业,其重要地位不容小觑,但重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已经阻碍其自身发展,对重庆经济建设乃至全国经济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在企业改进加强自身内部建设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机构支持,重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最终会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2]杨安宁,李敏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市场论坛,2013,(2).

[3]李师海.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其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9).

[4]何航军.重庆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8.

作者简介:柯健聪(1993-),男,重庆人,本科在读学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会计)。

猜你喜欢

融资现状重庆市中小企业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分析
陕西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现状研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直接融资与中小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