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文化场域与大学文化建设
2016-07-11李艳
李艳
摘 要:
以“中国梦”为表述的中国实践形成了现代中国的文化形象,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和探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梦想的文化体现,是中国梦的文化场域。可以说,以实践为基础的中国梦的文化场域呈现的开放性、延展性、整合性及现实性都是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文化理路,是理论与实践、现实与理想、超越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社会与个体的统一。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进行大学文化建设,形成大学生自觉的文化实践意识,对中国人实现梦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梦;文化场域;主题教育;班级文化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2.008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2-0033-06
以“中国梦”为表述的中国实践,正以一种集体共识的文化影响力扩大着,成为我们今天话说中国、形象中国、认识中国、塑造中国的重要意识。正如习近平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笔者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凤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这段话道出了中国梦是中国文化场域的梦想和追求,是中国人的历史与现实、伟大与艰难、光荣与努力、前途与命运、世界与民族、共同与自我的世代相承的文化过程。因此,对中国梦的理论阐释原则,要体现和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特定要求和理性规定(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国近现代文化选择决定的);对中国梦的实践阐释路径。要体现和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和思维方法(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文化追求决定的)。其理论奠定和实践基础都是中国文化场域的时代写真,是国家发展的写真,是社会建设的写真,是每个人活生生现实生活的写真。所以,本文在两个维度上(理论和实践的维度)直抒中国梦的现实情怀。
一、“中国梦”的文化场域及学理特征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个学理分析框架,“中国梦”的丰富学理内涵是与中国文化特质的历史探寻、现实提炼、时代定位、实践把握和世界展示紧密相连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努力学习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发展中充实和光大中国传统文化,坚定中华自身文化价值和中华文化生命力的信念,形成以探索和总结中国人的社会文化意识和民族文明发展为主旨,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质并囊括了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的文化脉络的高度概括。尤其百余年来,中国人在现代化发展的文化选择中实现由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前工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社会变迁,不断在总结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理论、发展规律、发展精神、发展道路中实现中华文明的新跃迁和民族振兴的新文化,创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基本经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新文化。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目标的“中国梦”正是中国文化时空交集中的高度浓缩。中国梦的文化场域显然是中国文化的历史、中国文化的实践和中国文化的脉络。以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的文化选择这样一条新路向为时空方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梦的文化场域汇集了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和中国现时代文化的创新发展。近现代以来中国都在以开放的姿态不断向其他民族文化学习,在学习中拉近与世界的距离,探寻实现强国富民梦之路;同时在吸取其它文明中又不断传承中华古老文明的精髓,在发展中绵延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同时更是在全球化的世界方位上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奇迹,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摸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现实基础。可见,中国梦的文化场域汇集了他文化、自文化和新文化,联接了历史与未来、联接了中国与世界、联接了理想与未来。
可以说,中国梦的文化场域呈现的开放性、延展性、整合性及现实性都是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文化理路:中国梦的文化场域的开放性是指在时间维度上向中国历史开放,是历史发展的接续;在空间上是向世界文明开放,是社会进步的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西方现代文明的吸收);在目标上是向未来理想开放,是人类进步的追求。中国梦的文化场域的延展性是指实现中国梦的理论依据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延展,是形成中国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向世界的延展,是中国文化历史不断向未来的延展。中国梦的文化场域的开放性是指建立一种符合当代中国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发展客观要求的目标——中国梦实现的现实道路,必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会通、西方现代文化的“外在会通”、中国特色文化的创新会通的三种思想资源整合,在整合中才会内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现梦想的现代化文化选择进路。中国梦的文化场域的现实性是指中国梦的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都是奠定在中国百余年来全球化过程中的发展道路上。是注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实践价值,探索中国特色建设发展道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文化选择,实现中国梦的独特优势——“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不仅仅是一个梦想实现的诉求,更是一个梦想实现的行动。
中国梦的文化场域的内在规定及在现实中呈现出的特性都是奠定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是实践赋予其本质及本质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之一就是:因为人作为社会存在物,与其它自然存在物不同之处在于人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有目的、有计划、能动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1]人就是在社会活动中含有自己的目的、愿望和计划,所以“人不是简单的自然存在物,而是具有理智的人的自然存在物。人不像动物那样无意识地适应自然界,而是在适应自然界的同时使自然界适应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2]中国梦就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与自然、与社会、与谬误、与一切不合理的抗衡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与设定,是中国人以更为激动人心的形式抒写的生活目标,是现实中生活的超越和在期待、希望、憧憬和向往的理想中生活。“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虽然这是爱因斯坦针对科学研究来说的,但人类没有理想如同在黑暗中彷徨前行,“对于人类的存在与发展来说,美好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则比人类已经获得的全部成果更重要,因为只有理想才能引导人类为使自己崇高起来而斗争。”[3]但人类的一切理想能称其为理想,都与人的社会实践相关,都是人在改造认识世界的活动中形成,“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4]中国梦无论作为观念形态还是作为行为形态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合理性说明,才能拥有现实性根据。所以,中国梦的文化场域也是以实践为基础和根据的。
实践是中国梦的文化场域的基础和根据,正是因为如此,实践一方面决定了中国梦的文化场域具有开放性、延展性、整合性和现实性,中国梦在当代呈现出宏大叙事、上层建筑、未来指向、共同意识、普遍追求等;另一方面,实践又内在地规定了中国梦实现条件、实现基础、实现方式和实现道路的复杂性,它的文化场域又是一种具体的、微观的、生活的、个体的一种呈现。以实践为基础中国梦的文化场域具有双重性。正是实践的目的性与行动性、理想性与现实性、超越性与具体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等矛盾规定决定了中国梦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建设过程,其文化场域是复杂的,在肯定“中国梦”的理想性、宏大性、普遍性、共同性的文化发展趋向的确定性基础上,还要明确“中国梦”所具有特殊历史定位及所形成的理性文化模式内在的特定内涵,是时间、空间、场域和内在结构的特殊性,实现过程所呈现的多样性、具体性、微观性、个体性、生动性,即在中国梦实现过程中它的诸多规范、复杂形态、内在结构所呈现出来的现实性、生成性和活动性。在实践过程中“中国梦”作为一种“尚未完成的设计”,其文化场域中各种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创新文化、世俗文化等)都有可能对已有的理念和规定做出新的补充和丰富,生成新的规范,从而在不断可以获得更多丰富的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选择更切中国实际、中国文化的实现方式。
二、“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及内在要求
中国梦不是悬置在我们现实生活之外的一种文化设计,就当前中国社会建设发展的现实而言,是以这个共同的理念形态约定了人们现实的活动,是以一种内在的力量引导人们前行,是以“历史的筹划”不断通过实践展开和进行着的生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念的力量就在于不断以观念的形态变成改造现实世界的物质力量,这种来自精神的力量显然不是头脑自生的,是以一种集体的共同智慧向个体的现实力量转化。“理论智慧尽力揭示和展现事物运动的规律和条件及其变化的多种可能性,实践智慧则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主体需要和能力,权衡和比较各种可能性的价值,将实现某一种可能性确定为具体任务,并千方百计地促使其成为现实”[5]“中国梦”既是理论智慧又是实践智慧,是在实践生活中不断由理论智慧向实践智慧的转化,又由实践智慧提升为理论智慧。这种在实践的文化场域中会通了思想、经验、文化、反思、超越和创新,就是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的会通。这就意味着中国梦研究的主要任务不仅仅在于理论建构意义上的学术梳理、范畴演绎和普遍原则的确定,作为一种引导中国社会建设与文化发展的现实意识力量,也不仅仅在于以中国实践特有的方式表达时代精神、解决重大课题和深透实践本质,更重要的是在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会通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人民大众传播研究,实现由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飞跃,生成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这是由解释世界向改造世界飞跃的过程。进行中国梦的主题教育显然是中国梦的文化实践场域,是中国梦的文化场域中极为重要自觉活动。只有把揭示出来的社会实际理解为思想意识的深刻基础,并自觉地面向人民大众把这一发展目标的任务标示为生活的根本,在这个整体意义上,与民族状况、时代任务及其问题的积极对话和各种智慧会通才会有国家意义、民族意义和大众意义。
中国梦的文化场域的实践基础不仅在学理上可以揭示中国梦的内在规定是包含着双重趋向的: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文化传统与文化创新、宏大叙事与微观具体、共同理想与个体现实、理念抽象与生活生动,而且在学理上还可以看出在实践中由于实践主体是以一定目的和手段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对特定的事物和活动进行特定的选择、计划、操作和改变,使事情和行动朝着有利于自己或按照预定目标发展的方向实现,这就决定了实践主体也是认识主体,是包含实践活动知识、价值选择能力和达成目标决策的知识主体。这种知识主体既要有关于目的需要知识,即基于主体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经过各种价值评估和选择而形成的对通过劳动改造后的事物状态达到自己满意程度的预期,又要有完成目标的操作知识及透过具体时空的各种变动不居特殊“现象”而把握内在稳定的规律,有关于改造对象的知识、主体能力的知识、时空条件的知识、价值评价选择的知识,综合运用的知识、方案制定的知识等。因此,以实践为基础的中国梦决定了它文化场域的主体是知识主体。知识主体不会自动生成,是要通过一定的教育和实践过程才会形成。而只有形成了知识主体,才能把代表国家意识的价值追求变成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自觉行动,中国梦才会由理念向现实转换,中国人的一切梦想才会实现,才会有实际的无穷的力量。因而,当下针对广大群众开展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就具有了现实意义:一是理论建设意义。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6]在面向人民群众进行中国梦的主题教育中,深化中国梦的理论建设,给予中国梦更为扎实的理论支撑。二是实践协调意义。社会有机体的“价值共识”是形成社会个体巨大凝聚力的重要方面,通过中国梦的主题教育使社会个体在实践中实现逻辑上“内在关联”。只有在目标上共识,价值利益一致,才会有不同个体的有机协同行动。在中国梦的文化场域中社会不同个体的“价值共识”,是实践协调有序活动的基础,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实践协调意义。三是文化创新意义。从总体上看,中国梦就以中国作为整体研究对象进行高度的社会文化意识概括,是通过中国梦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道路和制度的创新,进行主题教育所展开的文化场域是完成创新传达和进行创新推动,同时也是实现由中国梦的顶层设计的宏大理念向大众微观意识转化的文化创新,其中转化涉及到许多理论问题、实施设计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创新思维,具有文化创新意义。
面向社会大众进行中国梦的主题教育要关注由中国梦的文化场域的学理特征所决定的基本转化要求:
一是由中国梦文化场域的宏大叙事与微观具体、远大理想与现实实践的特质决定了进行主题教育需实施由理论逻辑向认识结构的转化要求。理论逻辑在于通过剥离具体细微的生活繁节和多样现象达到对对象内在深层本质和规律的把握和揭示,其呈现出来的逻辑是高于生活和超越现象的。中国梦文化场域内透着对社会及实践的深层把握,理论逻辑具有宏大叙事特征。理论要成功地掌握群众,主导的塑造主体必须对理论自身进行重新整理和规顺,意识形态能够成功地成为群众生活的力量,必须进行一种“还原”的努力,通过研究解决与社会大众的一种直接关系结构—认识结构。认识结构可以把高于具体生活的理论智慧转化为主体乐于接受的生活智慧,是将理论(意识形态性的智慧)接引到主体的现实生活的认识结构当中来,成为支撑主体行动的力量。认识结构关心如何通过建构中国梦的知识结构解决意识形态变成认识主体的实际的智慧操作技艺,关心如何把认识内容通过管用的渠道输送到认识者的心灵,通过研究者的努力建构一种能够合理解释“中国梦”并有效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的大众文化表达形式。在历史上,毛泽东十分重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通俗易通的知识,他反复强调“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7]他在不同时期用通俗易通的思想表达了深刻的道理:如“打土豪,分田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等,再如他所著的著名“实践论”、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矛盾论”、等文章,都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阐明深刻的知识。当然,这些工作急需广大学者的艰难努力才能完成,就目前而言,这也是“中国梦”的主题教育研究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是由中国梦文化场域的世界文明与中华文化、价值共识与个体多样的特质决定了进行主题教育需实施由学术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化要求。对“中国梦”的理论阐释和研究路径是奠定在中国语境的解释原则,所展开的学术研究形成的学术话语既是深化“中国梦”的学理内涵基础,又是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未来中国文化系统和政治架构的理想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形成具有阐释力的理论框架。基于当今中国所处的世界与民族、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全球理念与特色发展、社会整体与大众个体等这一时空文化场域,毫无疑问,在中国梦的理论思维空间里能够有根据阐释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需要选择的道路、模式和规律,能够合理地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度和文化,从而更加有效地解决中国社会在发展中所遇到各种现实问题,更加有力地回应各种社会思潮对当代中国人精神和意识的干扰,更加鲜明地明辨和应对国际思想界对中国文化选择的责难和疑虑,并且通过建构一种基于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有效分析中国现代化的实践探索问题,同时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话语权的理论研究,这种学术研究不仅对社会发展是必要的思想准备,同时所形成的学术话语也是面向大众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必要的理论知识储备,为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进行理论奠基。但是,面向大众开展具体的教育活动显然不能直接使用学术话语,学术话语是由一系列命题、概念、逻辑、判断、原理构成的理论知识体系,是用强大的逻辑思维透过丰富复杂的表象扑捉和提炼的本质及规律,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这是不适合大众的,只有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话语才会深透心灵。因此,中国梦的理论准备是必要的,同时面向大众进行宣传教育,对学术话语进行转化也是必要的,是广大知识分子和工作者需要努力研究的工作。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就是把艰深玄奥的哲学语言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生动话语的成功范例。能达到这样的水平需我们深入接触生活、接触大众,需用朴素的情感向大众学习语言,切切实实地架起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理、制度为基础的中国梦同大众之间的话语桥梁。
三、“中国梦”的大学文化及建设选择
面向大众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是我们党历来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对高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一是国家建设需要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人才,高素质人才将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领军人才;二是各种社会思潮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容易对大学生产生影响,迷乱他们的意志;三是大学生正是世界观、价值观、生活观形成定位的重要阶段,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培育,形成社会的传播体意义重大;四是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准和理论修养,具有放眼世界和胸怀祖国的情怀,形成他们的中国梦意识,更有利于担当社会责任,不负历史使命。因此,在新时期努力探讨在高校大学生中进行以中国梦为主题教育的意识形态工作意义重大。
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应该发挥大学班级的作用和功能。在高校的学习组织结构中班级具有基层文化单元的特点:一是高校班级是大学生日常组织活动和学习生活的基础空间,是大学生精神纽带的缝纫机;二是在文化场域中,大学班级作为实体性文化场域具有文化哺育、文化渗透、文化引导的微型空间作用,具有主体直接联接、内容具体丰富、方式灵活机动等特点;三是由于易形成大学生情感纽带,所以班级文化可以以基本情感为积淀进行有效文化传播;四是以班级为单位形成的利益群体,是社会群体的缩影,容易达成文化价值共识,形成公共价值意识。因此,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重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尤其通过建设大学班级文化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有利于接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实际状况,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取得实效。
目前,进行以“中国梦”为主题教育活动,就应该发挥大学班级作用,通过形成大学文化氛围和文化机能,树起大学生的人生理想,扬起理想的风帆,远航于未来的征途。
就现实而言,开展“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发挥大学班级文化作用,要进行切实可行的班级文化建设。围绕“中国梦”主题教育进行大学班级文化建设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中国梦的理论知识融点原则,把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结合起来的理论知识渗透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因此大学班级的主题班会和研讨要呈现这方面的内容。二是坚持中国梦的人民大众基础原则,就是对中国梦的学术话语进行大众化话语转化,在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使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发出多样的具体形式,寓教于乐,在灵活感性的活动中体会中国梦想的现实追求。三是坚持中国梦的现代传播方式原则,大学生对现代传媒的使用率高,具有较好的新媒介素质,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充分运用这一手段进行有效的中国梦主题教育。针对上述三个原则,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实施中国梦主题教育的设计方案为“三位一体”的实施措施。“中国梦”主题教育是一体,是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围绕的轴心。三位是指:班级主题演讲、我爱家乡摄影展示、互动微信传送。其中班级主题演讲是对中国梦认识的深化和中国意识的强化,通过自我讲解和情感抒发,达到对国家和民族认知深度和联接密度;我爱家乡摄影展示是通过图片对家乡展示形成根的情愫和归属意识,达到从中国梦到故乡梦再到父母梦的亲情和根感链接;互动微信传送是利用现代传媒技术进行互通式传播,通过微信传递有关中国梦的生活信息,利用生活指引方式确立理想意识。
首先,从中国梦的文化场域来看,涵盖着多向度文化,有历史维度的、现代维度的、世界维度的、实践维度的、宏观维度的、生活维度的、创新维度的、制度维度的等,这种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文化选择的中国梦,在学理逻辑上需要通过有系统的讲解、阐释、论证才能入理入心,才能在思想意识上形成基本观念,这是需要理论功力才能进行。当然,在大学,主要在规范性主渠道教学中来进行。在基本奠定学理基础上,通过班级文化活动达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所以,在大学班级中进行中国梦主题活动设计是非常必要的。设计定期召开班级主题讲演计划,规划出演讲基本步骤,演讲人员,规模安排,形成大学班级“中国梦”主题演讲模式。从大学班级的特点来看,可以开展以“中国梦、大学梦、我的梦”为主题进行征文和演讲活动,使大学生在对国家、未来、理想的抒怀中把祖国、民族、自我的命运连接一起,形成理念基础上的情感共识,从而达到价值共识。
其次,中国梦的主题教育既是理念层面上的认识体验和观念形成,也可以把思想理论通过容易感知的视觉艺术形式进行传达。因为视觉艺术具有形象性、审美性、表达性、直接性、丰富性、生活性、蕴意性等特质。格式塔心理学提出视觉思维力在于具有不同维度的现象直观、视觉图示、经验分析等,通过视觉传达将信息输送到受众,更容易使人保存记忆和需求,或形成情感和审美依赖。基于中国梦主题教育的特点和大学班级的场域优势,以及手机照相功能的普及,可以设计进行班级主题摄影展览,在大学班级中进行“我爱祖国、我爱家乡、我爱生活”主题摄影展示,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的生活体验,探求摄影这种便捷又实用的讲述方式。生活中美丽山水、质朴乡野、勤劳农民、市民生活等各种影相,通过这种灵活便捷的表达形式,让大学生在班级文化组织结构中形成发现美的能力、感知生活的情感,理解国家、家乡的意义,在意识上生成内在的关联性。 苏珊·桑塔格指出“摄影暗示,如果我们按摄影所记录的世界来接受世界,则我们就理解世界。”[8]“它意味着把你自己置于与世界的某种关系中,这是一种让人觉得像知识,因而也像权利的关系。”[9]所以,以中国梦为主题进行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要设计开发多种确实可行并具有价值的形式,摄影图展就是一种可以探索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之一。
最后,微信是基于智能手机支持多人群体联络移动软件,是通过网络快速传送文字、视频、语音和图片,具有即时性、个性化、社交化、多样化特点,具有推送新闻、传播联通、文化延展、媒介搭载、解读教育、信息控制等功能。这种利用现代传媒技术进行互通式微信传送的传播,在大学生中使用率极高,从《关于网民使用微信的调查》(2013)(中国互联网社区)显示,本科学历用户占一半多的比例。通过以大学班级为范围对中国梦相关信息搜集、提炼、编辑,把生活中真实感人的故事及时传送出去,同时还可以设计规划推送蕴涵正向价值和积极思想的故事,分享正能量信息,也可以对有些传播新闻进行讨论和点赞的交流,还可以在微信中加推一些倡议,设计和选择一些真人真事的励志事迹进行微信共享。再有还可以把中国梦的主题转化为多种形式(故事、事件、图片、主旋律影视作品等),运用微信具有群体交流能力,使中国现代文化层面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观等影响力按几何级扩大,形成规模性的话语权,抵制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此外,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大学班级文化建设,还可以探索其他文化形式的教育活动,如设计阅读经典书籍联盟、主旋律电影赏析和经典红色旅游等。阅读经典书籍联盟是通过组织倡导在班级读好书读经典互动活动,提升大学生阅读能力、评价能力和欣赏能力,在品评中塑造大学生民族灵魂,打造大学生中国气质,注入中国梦想;主旋律电影赏析是帮助大学生通过丰富的电影人物及故事情节进行价值识别和判断,意在运用形象和可感知的电影故事帮助大学生进行价值辨析,提高价值鉴别和认知能力;经典红色旅游是通过进行红色旅游活动,了解先辈为梦想浴血奋战的历史,以此激励实现理想的斗志。这些活动的开展无疑会提高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效果,形成更为有品质的大学班级文化,形成主渠道教育不能起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51.
[2] 科尔纽.马克思的思想起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75.
[3] 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193.
[4][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9.
[5] 黄志军.论辩证法的两种形式[J].哲学研究,2013(5):16-20.
[7]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3.
[8][9] 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黄灿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22,4.
[责任编辑:庞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