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及血压控制的影响
2016-07-10张艳
张艳
[摘要]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该院肾内科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回顾分析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与自我管理教育前相比较,患者的血糖值均获得了显著的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有利于帮助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及血压,积极控制疾病的发展。
[关键词] 自我管理教育;早期糖尿病肾病;血糖;血压控制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3(b)-0127-02
糖尿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该病可引发多种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即是其中常见的一种[1]。糖尿病肾病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若不通过积极有效的医学手段进行控制,可加重患者病情,严重损伤患者的肾功能[2]。而许多患者对于自身疾病了解程度不足,未养成自我护理意识,因此我国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一直较高。为了改善这一情况,该院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旨在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加强对于疾病预防的重视程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该院肾内科收治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35~65岁,平均(53.2±2.7)岁。糖尿病病史为4~12年,平均(6.2±2.3)年。患者对于该的调查情况知情,愿意积极配合。
1.2 方法
1.2.1 建立自我管理教育团队 护理任务的实施离不开经验丰富的医师及优质的护理人员,因此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前首先需组成一个护理团队,该院构建的自我管理教育团队内包括2名肾病内科医师、2名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2名肾病内科护理人员及2名营养师。每一位纳入者均需具备高度责任心, 全身心的投入至该护理管理服务中。
1.2.2 制订自我管理教育计划 该共从6个方面为患者制定相关的自我管理教育计划,具体如下:①召开讲座:由肾病内科医师及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每2周为患者举行一次健康知识讲座,告知患者慢性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知识,告知患者在后期的注意事项等。②营养餐指导:由营养师进行操作,每月为患者组织一次营养餐示范,告知患者如何通过饮食来达到控制血糖、补充营养的目的。希望患者及其家属均参与其中,能够从改善日常饮食做起,真正意义上的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③糖尿病知识的探讨:由糖尿病护理人员进行操作。糖尿病是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基础疾病,因此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往往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同样每2周举行一次糖尿病的健康知识讲座,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的控制血糖。教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检测血糖的方法。④家访活动。由对内的护理人员轮流进行。每季度对患者进行1次家访,向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表现,同时帮助患者解决较为疑惑的问题。
1.3 观察指标
该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血糖及血压情况。其中血糖控制标准见下:控制良好:糖化血红蛋白值<7%;否则为控制不佳。血压值控制标准见下:每天对患者进行一次血压测量,每月进行一次平均值的统计,6个月内共获取6次平均值,6次平均值中若有2次及以上的收缩压在18.7 kPa和(或)舒张压在12.0 kPa以上及代表控制不佳。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值测量比较
比较对患者进行自我教育前后的血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教育后6个月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详见表1。
2.2 血糖及血压控制达标率
6个月的护理,50例患者中血糖控制达标者42例,所占比例为84%;血压控制达标者45例,所占比例为90%。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严重危险现代人群的健康。对于糖尿病患者,若能掌握日常护理要点,真正意义上的重视自身疾病,那么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往往具有重要意义。若想预防并发症,首先要求能够长期、平稳的对血糖值进行控制,避免血糖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但在现实生活中,因每例患者的文化水平、自我思想等不同,部分患者对于血糖控制了解程度不足,血糖控制效果不佳。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在该调查中,该院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并获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3.1 自我管理教育的应用价值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若不能通过积极有效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那么往往可威胁患者的生命。部分终末期患者需接受透析治疗,增加患者的身心压力,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导致病情发展的主要原在于血糖控制不佳、血压控制不佳等。而通过自我管理,则可在极大程度上改善这一情况,在该护理过程中,十分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3]。因此类慢性疾病患者多在家中进行自我照看,通过自我管理后,可端正患者的态度,重视自身疾病,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控制,减少对自身造成的伤害性。与传统的自我管理教育不同,自我管理教育更加注重从患者心理去进行改善,传授给患者的相关的技巧,而后再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指导,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上的问题,使得患者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
3.2 自我管理教育对血糖的控制价值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患者基础疾病糖尿病存在密切的关联,因此通过对血糖进行调控往往利于预防、控制肾病的发生。对于肾脏疾病患者,其在饮食上需加以高度重视,因此在饮食要求上标准十分的高。这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且部分自控能力较差的患者更是难以控制自身饮食,进而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4]。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该院特地加入营养师,除了由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基本的疾病知识外,同时还由营养师为患者示范合理的膳食搭配,教会患者如何选择饮食、如何控制热量及糖分。此外,在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同时,还管理患者家属的一同加入,这为患者提供了信心。
3.3 自我管理教育对血糖的控制价值
糖尿病患者在血压控制上也较不稳定,因此对患者进行血压调控意义重大。同时帮助患者控制血压可更好的控制肾病发展。在传统的护理医学中,往往只重视对患者进行血糖控制,而忽略了血压值。但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血压控制与血糖控制的重要性是相当的。此外,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相关的降血压药物时往往可对肾功能进行一定的保护。在调控血压过程中,进行饮食控制仍较为重要,需限制食盐的摄入量。该院要求每天对患者进行一次血压测量,并每月进行一次血压平均值的统计,连续6个月后分析6次血压的控制效果。根据结果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控制,以更好对血压药物进行调整[5]。通过家访、召开讲座等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的解决生活中所出现的基本问题,指导患者更好的控制血压。
众所周知,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缺乏有效的治愈方案,只能通过药物等对患者的血糖值进行调控,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往往会增加患者的身心负担,并增加患者的经济压力。若能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增强对患者对于疾病的重视程度,那么是可积极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展的。在该调查中,该院抽取5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在连续6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且血糖控制达标率、血压控制达标率均取得了较为客观的成绩。由上可知,自我管理教育可促进患者的积极性,使得患者更好的参与至管理过程中,对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熊海霞,陈彦茹,李慧群,等.自我管理教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及血压控制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6):27-28.
[2] 徐青华,王月萍,樊春华,等.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糖尿病肾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6):25-28.
[3] 周莉.自我管理教育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血糖及容量状况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2):17-18.
[4] 祝喜鹰,刘金凤,周萃星,等.家属强化教育对糖尿病肾病病人透析间期体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18):2199-2202.
[5] 何诚琼.健康信念教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4):1943-1945,1946.
(收稿日期: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