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背景下美术区域活动活灵活现
2016-07-10陈慧敏
陈慧敏
《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而美术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生活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结合本园课题的开展,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不同的美术区域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并且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美、发现美。
一、提供多种材料,幼儿自由创作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这几年幼儿园重要的活动形式,而美术区域活动更以其形式多样、材料丰富,受到教幼儿的喜爱。美术区域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幼儿在自由的选择中体验到了丰富多样的材料所带来的操作乐趣,由此可见,美术区域中的操作材料在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幼儿的天性就是有好奇心,喜欢探索新事物的,对周围的事物和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有时候不能长久保持,如何保持幼儿长久的兴趣呢?实践证明,幼儿的兴趣离不开丰富多样的物质材料,只有丰富多样、难易适度的操作材料才能保证幼儿在活动的兴趣。
例如:在大班美术区域活动中,在黏贴画的时候,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材质的纸张10种,还有辅助材料:叶子、各种豆、亮片、等等十几种材料供幼儿创作,每个幼儿创作出来的都是独一无二,因为材料的多样性,使得做出来的做出活灵活现!在拓印这个技能操作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大小不同的竹筒、形状不同的结构玩具、还用报纸做成圆球、不同的水果和蔬菜横切面等等,拓印出来的作品,千奇百态,无一雷同。可见,多种操作材料不仅增加了幼儿操作的兴趣,还增加了幼儿创作的想象空间。
二、结合主题开展,丰富美术区
主题活动时幼儿园活动中一种整合性的活动,主题活动的开展会涉及到各个领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化网络结构。而区域游戏的开展能够进一步推进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
例如:我们在大班的主题《我是中国人》其中一个小主题--《民间艺术美》,在这个小主题的开展中,我们侧重将材料投放在美术区。我们在开展有关于京剧脸谱的时候,在开展主题的时候我们只是让幼儿通过不同形式去了解脸谱的多样性,而在延伸活动中,我们让幼儿到美术区进行京剧脸谱的创作,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脸谱的了解。在开展染纸艺术的时候,我们直接在区域中开展,先让幼儿欣赏,然后直接尝试染纸,最后我们才进行主题染纸来源地开展,这样的形式为我们的主题开展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在开展这个小主题时,我们也结合了节日,正值新年的前夕,我们让幼儿在美术区进行窗花的剪裁,然后结合主题开展来装饰了我们的教室,让我们的教师焕然一新。
将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区域活动内容因主题的开展更加丰富多彩,而主题活动的开展因区域活动促成开展更加深入,两者相辅相成,促进了幼儿整体性的发展。
三、一物多用,灵活美术区
活动材料是美术区开展的重要载体,为了能最大效度地发挥操作材料的教育功能,我们将现有的材料进行了一物多用,不仅增加了活动的乐趣,更加体现活动材料的教育价值所在。
例如:小班美术区,一开始我投放了本土材料竹筒,一开始我提供的是竹筒筒径不同竹筒让小朋友进行印画造型,在熟练了印画技能,并且幼儿逐渐失去对竹筒印画兴趣的时候,我将竹筒长短不同挑出来,让幼儿学习新的技能竹筒滚画。虽然操作材料是一样的,但是操作方法不同,反而使幼儿更加兴趣,都跃跃欲试,可见,材料是不变的,操作方法却是可变的,这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兴趣,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教育目标。
四、形式多变,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在《指南》的背景下的美术区域活动,不仅能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能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因此美术活动是最灵活的一个活动,我们必须提供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创造的兴趣和想象空间。
例如:小班的美术区我们不仅仅只是让他们涂色,我们还提供彩色纸张让幼儿进行撕纸然后进行黏贴创作,我们还提供竹筒让幼儿进行印画和滚画等等多种形式。中大班的美术区形式更加多样,我们将幼儿园的戏水池充分利用,做成了一个室外美术区,让幼儿在大自然的怀抱下自由创作,有瓶子、瓦片彩绘,废旧物自由创作,更加有趣的是我们在幼儿园的角落创设了涂鸦墙,让幼儿可以自由自在在涂鸦墙自由创作。
可见,形式多变的美术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浓厚的创作兴趣,还可以让幼儿更加自由的创作与想象。
因此,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材料的提供者和环境的创设者。我们不能忽略幼儿与生俱来的创作潜能,在活动中应该为幼儿提供适合的环境和充足的材料,并且最大限度发挥材料的作用,让幼儿在美术区域活动中自由创作,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