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股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

2016-07-10邢冠

经济师 2016年8期
关键词:因子分析商业银行

摘 要:文章使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并借助于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4年年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3个公共因子:银行的盈利能力F1、银行的成长能力F2、银行的安全性F3。并对因子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探讨了商业银行提高竞争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 因子分析 公共因子 因子得分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105-02

在A股市场上,上市商业银行因其业绩稳定且持续增长以及高分红,因而受到越来越多价值投资者的青睐。如今,在A股市场上市的商业银行共有16家(包括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上海浦发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和华夏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关于银行业绩评价的传统方法主要依赖于对各个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或对主要指标如净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进行分解,从中获取关于盈利能力、管理水平方面的更多信息。本文依据各商业银行2014年的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构建了一套建立在财务比率基础上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2014年16家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及评价, 同时也探讨商业银行提高竞争能力的途径。以期对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提供客观的分析结论。

一、指标及数据选取

按照因子分析的分析要求,首先要选取评价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指标,在指标的选取上主要从盈利性、成长性及风险性角度进行考虑,同时也结合资料的可获得性。这样,最终选取了营业净利率X1、总资产报酬率X2、净资产收益率X3、成本收入比X4四个指标代表银行的盈利能力;选取业务收入增长率X5、总资产增长率X6、营业利润增长率X7作为成长能力指标;选取人民银行监管比例指标中的不良贷款率X8、拨备覆盖率X9作为风险衡量安全性指标。其中不良贷款率和成本收入比是反向指标,需要变换后成为正向指标才可以,本文通过以下变换实现X'=1-X。本文以在A股市场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各个商业银行2014年年报,其原始数据如表1。

二、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探讨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但对可观测变量的变化起支配作用的潜在因子的分析方法。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几个指标按照相关性大小进行分组,使组内指标间相关性较高,组间的指标间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之和代表一个公共因子,则原有的多个指标就可以表述为少数的几个公共因子。因子分析简化了变量的个数,且保留了原始变量的大量信息。

由于原始数据的量纲不同,在做因子分析前需要运用 SPSS16.0软件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数据未列出)。

1.提取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因子提取的原则是累计方差贡献率应达到70%以上,同时初始特征值要大于1,由表2可知,前三个特征值分别为λ1=3.657、λ2=1.903、λ3=1.121,且其总的贡献率到达了74.223%,因此可以认为前三个因子已经基本上包括了所有评价指标所要反映的内容,足够描述银行的经营业绩水平,符合选取标准。

2.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并命名公因子。由于各个指标上的负荷差异分布不明显,为更清楚地对3个因子进行经济意义上的解释,本文进一步用最大方差旋转法对其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到,因子1在X1、X4、X2、X3四个变量上有较大的载荷,所以,该因子主要反映了这四个变量的信息,可命名为“银行的盈利能力F1”;因子2在X6、X9、X5、X7有较大的载荷,可命名为“银行的成长能力F2”;因子3在X8有较大的载荷,可命名为“银行的安全性F3”。

3.计算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并排名。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各因子得分和排名以及综合评价得分和排名情况,如表4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表的竞争力分析中,有不少上市商业银行的得分表现为负数,但并不意味着其竞争力就为负,这是由于在整个实证分析过程中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而导致的结果。

(1)按照综合评价F来看,2014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总的排名为:南京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综合起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在规模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依靠成长性、高的盈利能力分别排在1、4、6的位置,竞争力最强。国家控股商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农业银行则处在14、15、13、16、11的位置,其竞争能力相对最弱。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和华夏银行处于中间的位置。因此,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越分散,其总体的业绩表现越优秀。

(2)从盈利能力F1来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与中国银行等的收益明显不如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16家商业银行中,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北京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迅速,盈利能力非常强,其次是平安银行、华夏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

(3)从成长能力F2来看,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此方面仍然具有优势,这种优势从根本上说是得力于其有利的市场发展空间。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过重的历史包袱,不受巨额不良贷款的困扰,再加上国内政策的扶持,使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另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分别排在第6、第7的位置,说明国有商业银行利用其在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的巨大优势中,通过获取较高的总资产收益率以及中间业务的出色业绩,能够顺利将规模转化为优势,所以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商业银行只要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在银行市场化的竞争中仍然能做得更大更强。

三、对策建议

本文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差异明显且各具优势和不足: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虽然具有资源、规模优势但其竞争力却相对较弱,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竞争力差别较大,由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起来的新兴股份制银行总体竞争力最为突出。具体来讲,国有银行在规模实力、市场占有率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在盈利能力、发展能力方面,股份制银行有着充足的潜力。同时,股份制银行在我国上市银行业中虽然是最具活力的,但是它们的竞争力水平并不均衡,且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它们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来选择发展战略,以优异的服务质量、良好的经营效益、创新的金融产品来提升竞争力。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1.继续补充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维持银行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衡量单个银行及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的最重要指标。因此,各商业银行应不断增强传统业务,积极发展中间业务,提高盈利水平,补充核心资本。

2.创新金融产品,为银行未来成长铺路。创新是效益的源泉,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业要充分汲取国际、国内成功经验,在创新经营思路的同时,更要注意产品和业务的持续创新,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

3.改革现有的管理模式,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四大国有银行在业绩评价中的不良表现与它们自身管理效率低有着直接关系。因此,积极促进国有银行的机构改革,裁减冗员;进行管理模式的重建,推行扁平化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才可以提高国有银行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继哲.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经济师,2016(4)

[2] 郭翠荣,刘亮.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管理世界(月刊), 2012(1)

[3] 李振静,鲁登荣.基于因子分析法的2009年上市银行竞争力分析.金融经济,2010

[4] 游家兴.如何正确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J].统计教育,2003(5)

[5] 常琨,贾肇源.因子分析在银行业绩评价中的应用[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4(3)

[6] 郭佳佳.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2012

(作者单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中山 528404)

[作者简介:邢冠(1971—),男,陕西宝鸡人,讲师,主要从事经济统计分析与证券投资的教学与研究。]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因子分析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二胎概念股投资价值分析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