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视域下民间信仰的依法治理与疏导

2016-07-10郭庭楠

经济师 2016年8期
关键词:民间信仰长兴多元文化

摘 要:在社会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构架中种种文化现象与思潮的不断产生碰撞,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互动与融合,很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重大事件。因此,主流文化(信仰)与非主流文化(信仰)要有互融的姿态,对于处于强势一方的主流派就要有开放的、积极的姿态对非主流的信仰进行规范与引导,在依法治理的理念之下进行磨合与和互动,然后实现和谐共处。这对整个社会系统的和谐发展必然有益,对于我们党和政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无疑是积极的。

关键词:多元文化 民间信仰 依法治理与引导 长兴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022-03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长河之中,民间信仰是民间精神生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部分,长期存在于我国的各民族、各地区,为广大民众的精神世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柱保障。民间信仰为民众提供了心理调节、道德规范、社会秩序的约束等各方面作用,为我国的文明进步提供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可以认为民间信仰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数千年的文明积累,也是中华民族数十个民族能融合在一起的重要精神平台,为我国的和谐文化工程推进提供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由于在某些时期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把民间信仰全盘否定掉了,把民间信仰简单粗暴地看作是“封建迷信”而进行彻底的否定,使延续了数千年的民间信仰活动被迫中止。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民间信仰逐渐得以恢复,也让我们能更好地认识民间信仰的正面价值及对社会价值的积极的正面作用。

在历史发展的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而引起的人口流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民间信仰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民间信仰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面临新的挑战。对于出现的新挑战而言,需要加强民间信仰不断进行自我提升,来适应环境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所以,政府主管部门应该针对民间信仰出现的新变化而及时地进行科学、规范的引导,在管理中更应该体现出依法治理的要求。

一、当前民间信仰的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在世界文化的多元融合与相互促进的环境下,传统的民间信仰也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机会,从总体上看,民间信仰态势是稳定的,民间信仰活动形势是正常的。但是与其它的宗教而言,民间信仰呈现世俗化和多元化、功利性与民俗化的特征,以及规模远远超过制度化传统宗教。但我们也看到民间信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课题组主要以长兴县在民间信仰方面的情况为例来进行剖析,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对民间信仰的治理堵多导少。在中国的千年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民间信仰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没有得到官方的正式认可,处于被忌讳甚至是被禁止的地步。特别是在封建时代,民间信仰被看作为非法的行为。而只有皇家世族以及平民百姓的祭祀典礼是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果不按照国家的要求程序要求而举行的祭祀都是非法的。而这些没有被相关法律所规定的祭祀等行为,往往也就是民间信仰的一些具体的活动形式。所以直到现在,这些民间的信仰行为也没有正式得到国家的保护,而是被国家所禁止,认为搞民间信仰的活动就是搞封建迷信活动,希望所有的人都不得参与民间信仰活动。有这样的想法的关键原因就是对民间信仰缺乏正确的认识程度,没有真正地去了解民间信仰的存在意义,关键是缺乏对民间信仰的耐心,没有对民间信仰开始科学的引导和治理,只是一味地进行打压和制约。课题组调研走访部分民间信仰机构时,此机构的负责人也就提到了,一些地方政府对其民间信仰没有提供更好的引导扶持工作,甚至是根本体会不到相关部门的关心。

2.对民间信仰的包容性不够。由于当前国家政府机构一直没有对民间信仰等方面工作的重视,导致外来的宗教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而导致我国的以儒、佛、道为主的民间信仰被约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在20世纪中期,由于当时的政治运动,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把所有的民间信仰活动就认为是搞迷信活动,导致了民间信仰活动一度被禁止甚至是取缔。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才开始以较为谨慎的态度设立了民间信仰的宗教活动场所。由此而造成了在许多大城市里一些宗教的规模大大超过了我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民间信仰传统。正是由于对民间信仰的包容性不够,造成了当前我国的民间信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和规范,这也是导致当前中国群众对主流文化信仰缺失的现象,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民间信仰没有得到和其它宗教组织一样的包容和发展。

3.缺法律保障,难以定位。改革开放以后,其他宗教之所以能得到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民间信仰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没有得到合法的地位和科学的治理引导。比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存在于政府所管理的宗教活动场所范围之外,其存在的合法性一直悬而未决,致使其在社会结构秩序中难以定位,呈无序状态;一些民间信仰活动封建迷信色彩浓厚,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在课题组的调研过程上中,我们发现全国各地区的民间信仰所举办的相关活动都不是按照政府规定的要求进行的。绝大部分的民间信仰组织没有稳定的组织,而是靠一些约定俗成的关系结构和一些默许的规范准则来维系着。没有特定的法人或组织来承担相关的责任,所以不受相关的职能部门等相关的行政管理机构的限制,从而导致民间信仰一定是处于一种很边缘的状态。更重要的是民众所开展的相关民间信仰活动都没有经过政府机构正式批准,而是自发组织的,缺少一些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就很难及时得到政府部门的帮助。

4.管理失范,活动杂乱。通过对本区域内的部分民间信仰机构的调研,我们发现当前多数民间信仰场所的管理者多数为年纪较长的人,有的甚至没有人管理。其次,部分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组织、制度不健全,使民间信仰机构很容易成为了少数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借机敛财的工具,给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再者,由于民间信仰机构没有科学的管理程序,导致管理非常混乱,使不法分子或其他别有用心的人借民间信仰机构的幌子,借机搞拉帮结伙,甚至搞邪教活动,出现从事非法、违法活动;一些信仰场所在开展活动中,由于信众较多,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

5.职责不清,主体不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属于民间自发组织的产物,由群众自愿出资建造。由于缺少明确的法理依据容易导致“产生问题难发现,发现问题难处置”的被动局面。在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治理过程中也会存在互相推诿、职责不清、主体不明等现象。

二、对民间信仰疏导、治理的对策建议

1.明确定位,疏堵结合。民间信仰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有文化属性,又有宗教属性。因此,要尊重民间信仰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历史传承和现实基础,发挥其积极作用,遏制消极因素。在2006年召开的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提出,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就是说,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问题,被放到尊重和保护人权、维护人民利益的高度来认识。这是“以人为本”治国理念在宗教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当前我国民间信仰的信众数量很大而且势头非常,如果政府及相关部门不对此予以关注和对应治理,不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这就是抹杀了这部分信众的信仰。如果我们只堵不疏,或者疏得不够,实际上是没有满足这一层次信众的信仰需求。对信仰民间宗教者而言,他们这方面的权利就没有得到尊重和体现。承认民间信仰活动的合法性,就应该理顺这部分信众的既在情绪,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而不是对社会造成所谓的冲击。所以,我们制订和贯彻宗教政策、处理一切宗教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使全体信众和不信教的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目标上来。对民间信仰场所的设置可以根据客观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对待,对于信众比较集中而难以取缔的,予以保留,允许信众自行出资建设,同时政府做好协调工作并提供条件。应该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做到定位明确,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探索多种有效的管理措施。

2.综合治理,依法管理。根据民间信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对应的制度及规定,积极地将民间信仰纳入到依法管理的范围中。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有做好鉴别工作,要对不同性质的民间信仰组织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对于小部分打着民间信仰的旗帜,而背后却从事着违法犯罪的事的民间信仰组织,政府部门必须对此采取严厉措施,予以禁止和处罚;对于部分没有违法犯罪的民间信仰群体,只要他们没有从事与主流价值不合的坏事,对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没有带来不良影响的,因为其对部分信众而言是信仰的寄托的载体,政府可以重引导、不禁止的方式来对待;而对于不谋利、没有不合法目的的,而是对信众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之成为信众的依赖的民间信仰,对此政府应该加以宣传和扶持。另外,必须把一些民间信仰的活动场所进行备案登记,只有这样才能把民间信仰活动在阳光下。同时积极引导和规范,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社会管理工作措施,加强对民间信仰事务的管理,促使民间信仰活动良性健康规范。注重通过各种法律法规规范民间信仰活动,依法管理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间信仰事务。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应该加强调研,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如:风俗、民情、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因素,科学的制订相关的政策法规,一定要做到对民间信仰的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可保障。

3.明确责任,规范管理。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壮大基层力量,落实乡镇(街道、园区)、村居(社区)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工作责任,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建立起运转规范的日常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宗教事务部门归口管理、相关部门各司其职、民间组织参与、场所自我管理的齐抓共管机制,将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创建活动。当然可以实施自我管理,采取分级负责管理。一是由民间信仰场所主要负责人来管理,如果有条件也可以成立小组来开展管理活动;二是可以由村级组织来监管相关的账务、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三是让乡镇级的职能部门来参与到其中的管理,对此也要成立小组来专管;四是由县级的统战部及民宗局来管理,主要的职责就是通过考核、制定制度、形成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在这四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配合、沟通下最终形成管理的合力。

4.长效监管,制度管理。民间信仰活动在几千年的历史时期里,虽然一直没有被政府认可甚至禁止的,能一直传承下来,这也证明了:民间信仰是这部分信众的精神寄托,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进行取缔,而是应该做好监管。要做好监管工作,笔者认为应该要做到“四有”,即有组织、有制度、有台账、有督查。“有组织”就是要求具有一定规模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建立专门的管理组织,推行民主管理。管理组织由场所所在地的村居(社区)主持,经常参加该场所信仰活动的群众代表民主推选产生,并报乡镇(街道、园区)同意。“有制度”就是要求各个民间信仰活动场所都建立人员、会计、治安、消防、档案、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制度,以及相关责任人员的职责等等,并上墙公布。参照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制度,做到账务公开、透明。“有台账”就是要求每个信仰活动都要建立自己的台账,内容包括活动筹办、财产登记、财务收支、安全管理等方面。“有督查”就是要求乡镇(街道、园区)切实承担起监督检查的责任,重点做好人员、活动、财务、档案、安全等方面的检查。

5.力量整合,齐抓共管。民间信仰事务管理涉及精神文明建设、国土资源管理、城乡建设、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特别需要有关部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长期以来,民间信仰点存在脱管现象,主要是归口管理不明确,力量整合不到位,属地管理没落实。为此,建议县委县政府成立民间信仰事务管理领导小组,通过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通过“属地管理”的原则,各乡镇(街道、园区)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分管负责人,配备专(兼)职干部,行政村也落实相应的责任人员,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网格化管理格局。

6.规范引导,创新管理。将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布点规划纳入整个规划体系当中,努力做到与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相衔接、相协调、相适应。根据长兴县民间信仰点情况,确立“每个村居(社区)最多保留一处民间信仰场所,无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村居(社区)原则上不新建,已毁的不再重建”的大致规划布局导向,把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做精做细。

三、结语

民间信仰是当前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引导与管理的问题。治理得好,完全有利于国家整体性治理的推进与和谐中国的建设;如果治理不当,可能会引发社会矛盾与社会对立,对国家现代化建设与中国梦的实现是负因素。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民间信仰活动从未对历朝政权构成过威胁。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至今,也未发生过民间信仰活动与海外反华势力勾结、反对政府的严重危害事件。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开放的态度、科学的思维、正确的手段正确引导治理民间信仰。我们要允许民间信仰名正言顺地参与到宗教层面的文化生态系统建设中来。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参与民间信仰活动者往往以年长者居多,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值不会很高,大多已有基本社会保障,他们更多的是寻求精神层面的慰藉。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让他们进行分散的民间信仰活动,有利因素比较多。再者,民间信仰虽然比较分散,不具规模,也不强势,在基层社会生活圈却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认同度。适当保留一些民间信仰,可以保持教态平衡。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开放”的发展理念,对民间信仰的治理与引导也应秉承开放的理念,本着文化多元发展的态度,允许主流信仰与民间信仰包容共存,相互和谐共处,互补互信地发展。将民间信仰事务纳入政府社会事务管理范畴,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管理民间信仰事务,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1}张化.国家利益视野下的民间信仰活动——以上海为例.中国宗教学术网,2011.10.20

参考文献:

[1] 陈明文.试论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3(3):36-38

[2] 陈振华.浅议民间信仰活动的引导和管理[J].中国宗教,2013(11):19-21

[3] 马莉.中国民间信仰在现实中的生长力及文化价值初探[J].兰州学刊,2005(6):233-235

[4] 梁家贵.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皖北地区为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3):340-344

[5] 崔榕.民间信仰的文化意义解读——人类学的视野[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5):77-82

[6] 王守恩.民间信仰研究的价值、成就与未来趋向[J].山西大学学报,2008.9(5):32-34

(作者单位:中共长兴县委党校 浙江长兴 313100)

(作者简介:郭庭楠,男,中共长兴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民间信仰长兴多元文化
松德刀具(长兴)科技有限公司
构造“等时圆”妙解经典题
长兴古银杏长廊之旅
美丽的长兴湖
基于问卷调查的民族高校大学生民间信仰问题调查分析
探析民间信仰作用下的社区公共生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历史溯源及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