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春市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2016-07-10赵颖超赵辉越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路径依赖创新

赵颖超 赵辉越

[摘 要]在区域化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趋势下,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不断深化,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对各地区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都会抓住机遇,凭借自己的优势促进本身的发展。长春市也不例外,通过对本市的经济发展现状、优劣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找出属于长春本市独特的发展路径。这对之后本市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提供一点建议,为将来提高本市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路径依赖;集聚经济;创新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区域化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在区域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不同的国家、地区甚至城市都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找准自身定位,与周边主体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而在充分认清自身不足并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形成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

长春市拥有扎实的人才培养基础,优良的朝阳产业发展条件,以及完备的周边城市互补优势。但在人才吸纳、知识转化、朝阳产业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互补体系的建设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2 长春市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显著。近年来,在长春市政府推动经济建设政策的带动下,长春市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春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第三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好势头,产业结构逐渐完善,竞争力不断上升。长春市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分布比例正在加快调整。今年从业人数比例为:一产20.31%,二产27.06%,三产52.76%,平均薪资达到3968元(基于19169分样本数据分析得出),长春市就业市场开始回暖。我市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具有培养高科技人才的优越条件,但是发展速度缓慢,这不是一种原因导致的。其原因主要是缺少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能力,不能把学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建设长春的有效力量;缺少促进本市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以及缺乏与周边城市人才交流的服务设施与政策等。这些都将阻碍本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长春的今后发展,不能简单的模仿别的城市的发展模式。可以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资源优势,提出自己的发展策略,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走出自己的“独特之路”。

3 长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我国区域化程度不断深化,竞争不断激烈,这对于长春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改变自己、促进发展的最佳机会。“北国春城”---长春是吉林省的省会,是一个具有“汽车城、森林城”等众多美誉的东北城市。在它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优势的同时,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3.1 人才流失严重

毫不夸张地说,长春处处是学校。部分专业在国内数一数二的高校都分布在长春市内,而且包含很多一级院所。正是由于这些高校的存在,长春的科研实力水平相对而言较高。虽然长春市内高等学校“遍地都是”,拥有高技术的人才比比皆是,但相对而言,长春市的创新能力还是有限的,与拥有的高技术人才不相匹配。长春属于单一性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少,具有不同专业的人才在长春市找不到相应的职位或者选择非常少,也就是说人才与市场不匹配,无法满足人才的就业需求,所以大多数的高技术人才就会像上海、北京、广州等多元化的大城市流动。

3.2 优势产业有待提高

长春市拥有很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比如光电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等。这些产业被赞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再说,生物制药产业是盈利性非常高的产业之一,它不仅能推动产业发展的升级,而且对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春地处北半球的中维地带,气候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所以农业是它的优势产业,但是长春并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这点优势,好好进行“绿色农业”的培育,只是简单的提供农产品,没有进一步进行深加工成工业品,从而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3.3 政府的服务能力弱

长春市在市政府的促进政策下推动了本市的经济进步、经济发展。而且长春的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在由全国19所大学参与、中山大学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评估报告》调查中获得优,其中包括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证明本市的政府服务能力比较好。但是为什么经济增长缓慢,与政府的服务能力有关吗?我认为两者是有关的,这里的政府服务能力差主要是说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政府部门的信息严重不透明,无形中给本地商人、外来投资者增加风险,阻碍经济信息的交流、经济的竞争发展;又加上市场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组织能力,很大一部分依赖政府的支持,而政府的无作为将搁置经济稳健运行,这些都会成为促使长春逐渐形成“自给自足的模式”的重要因素。

3.4 基础设施落后

近年来,长春市的铁路、高铁的建设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本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比较落后,与当今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硬件条件不匹配,存在差距。基础设施不健全,像公路、铁路等公共品供给不足,不仅影响公众的生活福利水平,而且会增加企业的成本,阻碍外资向本市流动。并且,由于没有形成根植性和路径依赖,使得企业的转移成本过高;即使不考虑转移成本,那企业的后续成长成本也太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有限),严重阻碍外资的进入,经济的发展。

4 长春发展路径的分析以及对策

通过对长春市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属于长春市独有的发展路径,从而促进本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4.1 形成根植性和路径依赖

长春市不具有一定的根植性和形成适合的路径依赖,这与经济发展主体与本地社会历史文化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有很重要的关联。经济发展主体对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文化、人文文化等适应能力越强,与本地的资源禀赋优势越匹配,依赖程度越高,那根植性就越强。路径依赖在这里主要是指没有产生“路径依赖效应”,这种效应是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很多消费者选择一种商品,企业沿用一种技术,政府使用一种产品,并不是因为这种东西本身有多好,多么合适,有时候只是一种习惯甚至是由于转移成本过高、认识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的成本不合算,这都是一种路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只有形成根植性和路径依赖,才能形成定域化经济。一个小的城镇可以通过定域化成长为规模比较大的大城市,随着规模的扩大、生产的扩张,逐渐形成规模化,促进产生“集聚效应”。再说,长春又具备发展成为大城市的各种条件,在这些优势条件的支持下,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根植性、路径依赖,长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4.2 加强城市间合作互补

城市集聚区的形成可以通过自发集聚,可以通过政府主导逐渐形成,也可以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进行。长春之所以选择政府主导,主要是因为本市并没有形成自己的自组织能力,仅靠市场---“无形的手”的操控作用,效果不明显。我们可以重点加强四平---长春---吉林之间的联系,使三者形成一个城市集聚区。这个城市集聚区内的每个城市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在其自己优势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优势产业本身的发展,使自己都具有不同于别的城市的强势竞争力。而它们又参加到这个城市集聚区,凭借差异性和互补性形成一个关乎所有参加者利益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具有开放性,保证可以充分吸收外界的知识、技术、资本等资源。三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可以在技术研发的基础阶段、资源的获取、信息的交流、基础设施的使用等方面进行诚信合作的同时,可以在产品销售环节、市场份额的占领阶段等进行良性竞争。三者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相互依存,在部分领域优势产业的带动下,发挥“带动效应”、“城市经济效应”,促进长春自身的经济发展。

4.3 加强知识转化

坐落在高校中的长春,应该形成知识网络,好好利用各大高校具有专业知识的高技术人才。长春知识性高,而技术创新能力、本市的学习能力在本市并不是特别占优势(主要服务于其他城市),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在本地打不开市场,人们的陈旧观念、价值观阻碍了新产品的发行。创新虽然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但随着本地政府的不重视,本地人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生活观念等社会文化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存在阻碍因素。借着当今国家政府创造的良好的创新环境以及公共设施使用费用降低的大趋势下,本市应该抓住这个机遇,通过高效形成的知识网络以及互联网的宣传服务功能逐渐培养“企业家精神”;本市政府可以对创新、创业等相关活动实行优惠政策,促进其运行,逐渐打破那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懒散生活方式,适当创造从商的良好氛围。

5 结语

长春要想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产业,并且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凭借自己的优势,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发展路径。时间和实践已经证明,单纯的复制其他城市的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并不能使自己脱颖而出。本市的发展需要在政府大力扶持、遵循市场本身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路径依赖,从而借助定域化经济的优势,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另外,长春市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培养优势,将高校科研知识转化为城市生产力,促进自身创新能力和朝阳产业的发展。最后,加紧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形成城市间合作互补的区域协调机制,带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贻梅,刘志高,刘卫东.路径依赖理论研究进展评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08).

[2] 尹贻梅,刘志高,刘卫东.路径依赖理论及其地方经济发展隐喻[J].地理研究,2012(05).

[3] 尹贻梅,刘志高,刘卫东.路径依赖理论研究进展评析[J].外 国经济与管理,2011(08).

[4] 王娟.基于路径依赖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5] 李景海,陈雪梅.社会资本视角的产业集聚根植性和主动性诠释[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06).

[6] 王珺琦.长春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路径依赖创新
政策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我国养老公平问题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