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农林类产品营销渠道研究

2016-07-10包月姣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营销渠道互联网时代

包月姣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呈现迅猛发展趋势,已经渗透在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其中包括农业发展领域。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必将融入这一趋势中,信息技术也必将服务于农林业的发展,为我国农林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在互联网与农林业相结合方面,我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为了更好的促进互联网在农林业发展中的应用,接下来我将以湖南省农林业发展为例,结合湖南省农林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的期刊文献,就如何促进互联网在农林业营销中有效开展进行深入阐述。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农林类产品;营销渠道;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就现如今国际形势而言,将互联网应用于农林类产品营销中,必将推动农林业的快速稳步发展,因此国家不断扶持农林业的信息化发展,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为更多信息化农林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湖南省也不例外,近几年来提出“四化两型”发展战略,将农林业信息化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农林业信息化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信息化的营销渠道,因此加强农林类产品信息化营销渠道的研究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接下来我将从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农林类产品营销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必要性、现状以及如何促进互联网时代农林类产品营销渠道的创新进行分层次阐述。

1 互联网时代的特征

进入二十一世纪,移动网络逐渐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主要表现在娱乐、旅行、学习、消费等方面,现如今手机的普及度在百分之八十左右,且网民利用互联网进行支付的数量高达两亿,这就意味着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为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互联网从发展初期到现阶段,不断融入经济市场中,与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对传统产业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发展模式。就销售渠道而言,互联网已经成为企业开展销售的重要手段,据最新统计,我国网络购物的销售总额占市场总销售额的百分之四十五左右,这就意味着互联网将成为新的销售载体之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持续发展,就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快速掌握市场需求,对于市场的变化做出灵活应对。农林业的发展不仅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也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因素,而快速掌握跨地区市场需求的信息资源的方式就是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其中。

2 农林类产品营销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必要性

农业作为维系国民生存的重要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传统农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分散式营销是其主要特征。但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的融入在为各行各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它们的改革提出新的挑战。现如今农林业发展并未实现产业化目标,这主要是由于农林业产品在营销过程中缺乏掌控权,并未形成真正的市场体系,营销渠道较为单一,且在跨地域因素以及市场信息无法共享的影响下,农林业产品的营销受到制约,农林业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克服这些制约因素的必经之路就是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其中,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农林业产品的营销过程中不仅能推动农林业的发展,更为拉近城乡发展差距、推动两型社会建立具有重要作用。

3 互联网时代湖南农林类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3.1 销售渠道单一

受传统营销方式的影响,现如今湖南省农林类产品的营销主要以产地批发为主,受地域因素影响,农林类产品大多只销售于本地,无法跨越地区障碍实现自由流通的目标。这就导致在湖南地区农林类产品剩余现象严重,因此丰收伤农、欠收也伤农现象无法得到改善。新时期销售渠道单一模式现状的改变需要互联网的支持,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来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量。

3.2 物流配送设备落后

考虑到人口与土地面积,覆盖全国范围的运输系统不够完善。其次在涉及到跨区域的运输,我国目前缺乏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综合性货运枢纽,与此同时配送过程中产品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过度损耗,运输过程中农林类产品的质量缺乏技术支持。再者农林类产品的营销缺乏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不同区域之间信息的不统一,使得农林类产品商无法做出适当调整。

3.3 互联网思维薄弱

就目前湖南省农林业市场发展现状而言,从事农林业产品销售的人员大多为农民,对于互联网的认识不到位,与此同时农林业个体户规模较小,受盈利的影响,认为信息技术加入只会增加运营成本,一旦出现危机,自身无法承担。除此之外农林类产品并未注重品牌效应,忽视了品牌所产生的联动效应。因此在日后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思维模式培养与品牌效应的产生必须放在重要位置。

4 互联网时代农林类产品营销渠道的探究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国际农林业产品的涌入以及各地区在技术提高过程中自身生产能力的提升,使得湖南农林业市场格局发生重大转变,供过于求的现象频繁发生,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湖南农林业发展受到制约。在这样的环境下,创新农林业产品营销渠道,解决产品过剩问题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4.1 互联网思维模式的培养

意识具有能动性,互联网思维作为时代发展产物,也是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农林业产品营销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加强互联网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加强个体户与企业在这方面的重视度。与此同时加强互联网营销人才的培养,改变人才缺乏的现状,促使企业真正实现互联网强销售的目标。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因此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政府、企业、教育基地、科研机构的强力合作,来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以满足互联网时代农林类产品营销对人才的需求。

4.2 销售渠道的拓宽

在互联网时代,农林类产品要想拓宽销售渠道,改变农林类产品过剩的现象,就需要依靠互联网的优势。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鼓励农林类产品商与互联网相结合,使得互联网成为农林类产品的另一个销售端,实现农林类产品线上线下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利用现如今较为流行的O2O商业模式,通过互联网精准定位顾客群,打造农林类产品电商以及有机配送等平台,使得农林类产品销售更加网络化、高效化。与此同时这一举措的开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农林类产品商在互联网营销过程中提供更多的优惠,譬如设备补贴,以及农林类产品商联结方式与利益分配体制的科学制定。

5 小结

就目前国内农林业产品发展现状而言,互联网营销方面的发展仍然不成熟,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在营销方面缺乏互联网思维,对于互联网的重要性缺乏深层次认识,除此之外产品销售渠道较为单一;受市场需求的影响过大,且抵抗危机的能力较弱,更多的是依靠国家补助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这种现象,农林类企业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对互联网、营销进行更为透彻的了解,在产品营销过程中注重品牌的树立,以及充分利用互联网掌握国际产品信息,拓宽销售渠道,实现真正网络强销售的目标。与此同时也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为农林类产品信息化营销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制度保障与资金支持。相信在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林类产品在信息化营销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李岳云.经济全球化与农业竞争[J].南京社会科学,2001(02).

[2]张士云,许多.农业产业化经营呼唤农产品营销创新[J].安徽农业科学.2000(08).

[3]陈涛.现阶段中国绿色市场营销渠道系统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1(01)

[4]孙剑.论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创新与发展[J].农业科技管理.2003(04).

[5]李崇光.农产品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9).

猜你喜欢

营销渠道互联网时代
快速消费品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桂林海外游学旅游营销渠道研究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浅议互联网时代
悦来芳烘焙坊营销渠道现状分析与对策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少儿图书营销渠道的变化
企业营销渠道决策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