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增值模式研究
2016-07-10何惠敏林清龙
何惠敏 林清龙
[摘 要]福建省农产品丰富,随着福建自贸区的发展,生鲜贸易已经成为前景最大的产业之一,我省的冷链物流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各个角度进行改善。笔者通过对我省农产品冷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字]农产品;冷链物流;增值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6.6 [文献标识码]A
1 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概念的理解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对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在运输仓储加工配送包装等各个环节中全程在一定要求的低温背景下,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降低农产品的损耗的一整套的方式方法。它最主要包括冷藏运输、冷藏仓储、冷藏加工、冷藏包装等一系列环节来保证农产品的特殊需要,保障农产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和一定的湿度条件下有序地进行周转,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保质期,保障其包装的完整性,保障其数量的准确性。
在冷链物流的条件下,农产品的冷链物流运作需要综合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包装、装卸搬运和信息处理等各个相关要素,并且要协调好这些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整个物流的运作过程当中都要进行都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尤其是对温度的控制,因此农产品冷链运作具体对投资时期,回报时期,时间性和技术性等的要求。
2 福建省农产品产销整体情况
近几年来,福建省的农产品总产量与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逐年增加,笔者选择有代表性的农产品和其人均消费作为参照物,从中可以看出我省对于农产品的冷链消费和在这方面的人均支出均是呈现发展态势,将来,随着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农产品关注的重点讲从如何增产转移到如何保值的问题上来,发展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将成为农产品保值理念的共识,因此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已经成为市场的必然。
3 关于我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增值问题的理解
3.1 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比较落后,导致农产品冷链物流出现“断链”环节
当前,福建省冷链物流整体比较滞后,农产品从农户手中经过流通加工最后到消费终端等环节难以保证冷链环节的持续,且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中大多规模偏小,导致冷链不稳定。再者,冷链物流设施设备设备比较落后。大部分冷链设施着重冷库建设,缺乏完整的冷链流通状态。同时在企业利益的驱使下,大部分冷藏车采用二手海柜改装而成,专业化的冷藏车数量较少,制冷效果未能得到保障。而冷链资源大部分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也是造成断链的原因之一。蔬菜水果等典型的农产品在冷链物流的运用较少,直接引起我省在蔬菜水果方面的损耗高达26%以上。
3.2 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冷链增值效应不足
目前全省生鲜农产品冷链上的参与主体较少,且大部分是小微企业,因而无法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人效益。同时,农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存在分布零散、供求失衡等不足,经营成本增加,从而不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给冷链物流企业的增值效应带来不利影响。
3.3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低信息化水平
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具体时间性,地区新和季节性等典型特点,故需要在流通过程的各个环节必须保持高效、快速,以此保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保值增值。但目前福建省大多数农产品物流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自动化信息网络,尤其是农村地区,信息化程度较低,在仓储、运输、配送等各个环节仍然以人工为主,无法实现优化调度,合理配置,从而阻碍农产品物流发展。
4 福建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增值模式的对策
随着我省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市场需求的扩大和我省政府对该方面发展的重视和关注,我省的农产品冷链市场遇到了前所未有得机遇和挑战,虽然冷链物流前期需要较大的投资和时间筹备,但是它对农产品的增值幅度是前所未有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降低农产品常温物流成本,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为生产者、流通企业等创造更多利润;二是它也丰富了鲜活农产品的品种,保障农产品的品质,让更多的冷冻冷藏生鲜农产品通过冷链技术跨国跨地区远程配送,扩大销售范围,进而走向国际市场,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加企业经营收益。因而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增值:
4.1 加强对冷链物流的硬件和软件等基本设施设备的建设
我省应加强在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硬件上下较大的功夫,尤其是硬件方面的冷库的建设,建立大量符合农产品性质要求的各种大中型冷库至关重要,特别是随着市场向多品种、小批量和定时间的方向发展,各种灵活的,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小型冷库显得特别重要,当然企业也要利用现有的资源充分利用,改造以前拥有的还在运行的,但是运行效率和效益不是很好的冷库,使之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增强这些冷库的市场运作水平,提高这些冷库的效率和效益,以充分利用这些冷库的市场价值。特别对于环保型的冷链运输车辆的企业进行相应的补贴,推广全程温度监控设备,减少“断链”现象产生。
4.2 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电子化信息平台,让冷链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和标准化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增强对农产品增值幅度的贡献率
建立和完善计算机控制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农产品进行市场环节和物流环节的操纵,包括冷链物流的运输环节、仓储环节、装卸搬运环节、流通加工环节、配送环节、包装环节等进行全程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冷链物流的市场和物流的运作水平和准确度,从而加强冷链物流的温度控制在电脑的控制下全程保证符合商品尤其是农产品的生物需求,保证商品的质量和功能不受损害。同时要完善数据和信息共享功能。大力推广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条形码、电子标签、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逐步建立全程可追溯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4.3 发展和建设农村物流,发展第三方专业的冷链物流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生产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将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市场,因此农村物流尤其是冷链物流的兴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发展和建设农村物流势在必行。同时冷链物流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没有专业进行冷链物流的运作是很难冷链物流的功能充分发挥的,为此就必须要一批这样的个人和企业专业从事这一行业,这些专业从事冷链物流的个人或者企业就是第三方物流,因为专业,所以有速度,有效率,有效益。从而把冷链物流做到极致。因此,建立一大批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加工中心,冷链物流园区就是一种现实的需求。
综上所述,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消费者生命安全,受到政府、消费者的关注,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可以减少农产品流通中的损耗,保障农产品安全及品质,促进农民增收。因此,我省必须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软件、硬件建设,发展专业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促进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以促进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进入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张琳,庞燕.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比较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0).
[2] 侯秀英,李正红.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3] 秦俭.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模式创新研究[J].物流技术.2015(4).
[4] 杨宝宏,宋茜茜.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营模式创新之路[J].生产力研究.2013(12).
[5] 余朋林.浅析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