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科研:要回归校本、实践、质量

2016-07-09李占峰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科研课题学校

李占峰

中小学校要不要教科研?教师有没有能力做教科研?这个问题无论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还是中小学校长以及教师,都有不一致的认识。有一部分人认为教科研太深奥,中小学教师作为实践者搞教科研,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不足以支撑,科研应该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事情。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中小学教科研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从本质上讲,不是纯粹的理论思辨和推导,而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行动研究,是一个行动与研究结合,研究与行动共进的过程,是校长教师在行动中对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观察、反思、探究、完善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三句话,即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这样理解,大家对学校教科研工作可能就会看得简单了,就没有那么深奥了。

达茂旗,一个全市最偏远的民族地区,在办学要素和教科研资源和条件都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却能够在全县域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能够动起来、活起来,让孩子能自然、自信地表达,使达茂旗的孩子外流读书的越来越少,这本身就是教科研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不能不说他们的改革是有显著成果的。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新思想、新理念的落地落实,需要教科研,办学中的难点、焦点、热点问题的破解需要教科研,实践经验总结提升需要教科研,一定意义上讲,教科研就是“未来学校”教育的探路石、敲门砖,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科研先行、科研引领!

今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主题和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进行改革,以课程改革和考试招生为重点的教育综合改革将不断深化,围绕“八大体系建设”重点聚焦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这是包头市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如何落实?最终要体现在我们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变化上。如何变?我认为必须实现由关注知识传授的研究向关注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研究转变;由关注教材教法的研究向关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要素的研究转变;由注重统一的教学要求向注重个性化的教学要求转变;由基于经验的教研向基于事实和大数据的教研转变;由基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向基于信息化的现代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转变……诸如此类的变化必须依靠科研引领,通过科研为教育实践、教师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提供科学支撑、发展动能和重要保证。

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实现教科研的“三个回归”。

一是要回归校本。学校是教科研的基本载体,课堂是教育科研的主要阵地,教师研究探讨的问题是“身边的”“自身的”“学校的”,即人们常说的“问题就是课题”。问题从哪里来?学校和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比如我们常常遇到的课程评价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课堂教学效率问题、课堂教学环节的规范和标准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发现与研究必须回归学校,回归课堂。要坚持课题到学校找,研究到学校做,成果到学校用。

二是要回归实践。这是教科研的生命力所在。说到底就是要根据新要求、新趋势、新方向,研究新问题、新规律,有发现、有创新、有突破。问题来自于实践,研究的成果要破解实践中的难题和困惑。就是要求中小学教育科研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要针对真实问题进行行动研究,推动重心下移,降低难度、面向全体,让每个人都针对自己的行动从总结反思开始研究,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是要回归质量。这是竞争力所在。一方面,教科研要落脚于提高教育质量上,以构建有效教学、有效课堂为核心,认真分析现状,探索实施路径策略,形成便于操作、易出成效、可以推广复制的模式;另一方面,课题要有特色,这是核心竞争力所在,多出一些原创性的精品课题,形成影响力、带动力。要防止教育科研淡化、弱化和虚化。从市级层面要搭建合作共享平台,突出各地区自身特色,以促进区域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为目的,形成以校为本、校际互动、教师带动、中心辐射的区域性校本教研机制,实现各个学校间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突出整体优势和集体效应。

猜你喜欢

教科研课题学校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略论基础教育期刊编辑与中小学校教科研共同体的互动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学校推介
“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的设计研究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爱是一种恒久的修炼——一名中学音乐教师的教科研情怀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