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效率:追求语文教学的“质”

2016-07-09吴忠豪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学会教学内容小说

吴忠豪

怎么评价一堂课的效率?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说过,评价一堂课效率不是看老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学会什么比老师教会什么更重要。教师教得再多,学生如果没有学会,那就是白搭。如何评价教学的效率?就是看投入和产出,就像买东西一样看“性价比”。语文教学效率也是看投入和产出的比率,投入时间越少,产出越大,就越是有效。评价的主要标志是学生的进步,学生行为的变化,我们应该追求的是:用最少的时间达到学生行为变化的最大化。

我们用这两个指标来评价阅读指导课《100条裙子》,就会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我的理解是“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课外读这本书”。这样一个目标老师应该用多长的教学时间完成?如果你用一节课40分钟,他用20分钟完成,我仅用10分钟就能完成,哪一个最有效呢?如果我用最少的时间让百分之九十甚至九十五的学生能够去读这本书,那么我的目标就达到了。所以,我觉得这堂课教师用整整一节课时间让学生逐段去预测这本书的内容,最后向学生推荐这本书,从现场效果看学生读书兴趣确实被激发了起来,但是用一节课时间有些得不偿失,甚至有点奢侈。

一位教师问我:如果按你说的上十分钟,那么这堂课其他时间干吗?我说公开课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教学内容啊,不能因为公开课就把十分钟的内容硬拖长到四十分钟吧!如果要上四十分钟的话可以这样设计:教师不止推荐一本书,而是推荐两三本书,十分钟、十五分钟够了。接下来让学生讨论一下哪本书你最感兴趣?为什么会感兴趣,是这本书情节内容好,还是老师推荐得好?然后再以学习共同体方式相互推荐好书,再由共同体推荐一个同学全班交流,推荐完了评点一下哪个同学推荐的书你最感兴趣,哪个同学推荐得最好,大家点评一下。这样的课既是推荐图书,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又是口语交际练习,事半功倍,一箭双雕。我认为像这样的图书推荐课每个学期至少应该上两节,这样学生就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了,这样的课效率一定很高吧。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关键是选好合适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一个是涉及到难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这是“质”;一个是选择多少教学内容,这是“量”。

张祖庆老师这堂课教了两个内容:一是小说的阅读方法,怎么读小说,要厘清人物之间的关系,要抓住关键情节;二是让学生体会马克·吐温的语言表达特点,然后写一段话。这堂课老师上得很累,结果要求学生写一段话时却没有时间了。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想教的内容多了些,容量太大了。其实后面写话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写话才能真正体会如何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喋喋不休的特点。所以我建议二选一,教师要敢于舍弃。舍去哪一个,我认为将如何阅读小说舍去,就抓好一个“喋喋不休”,让学生写一段话,然后再交流评点,再修改。这样学生这堂课的收获应该说是大大的了。这个教学内容的难度其实已经足够一节课的教学容量了。如果选择小说的阅读方法也可以,指导完如何阅读小说以后,再让学生回顾总结小说怎么阅读,接下去老师们做什么?让学生实践啊,再让学生读一两篇小说,尝试运用小说的阅读方法。小学阶段这样一个内容最多教一次,教两次不得了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教师不能满足于“教过”,应该追求的是学生“学会”。老师教过了,学生不一定会,学生练过,实践了以后才能真正学会。刚才薛法根老师课上有一个统计,第一次写一段话学生说理时能够自觉“引用”的只有四个,也就是说老师“教过”了,学生理解了,但只有四个学生会用;老师点评以后第二次写话,学生会引用的有二十个,一下子增加了5倍。如果再有第三次写话,那么学会“引用”的学生还会更多。这就充分说明了课堂上一定要安排学生实践的道理。

理清了质和量的关系,我们就知道高效的语文课堂不应该去追求教学内容的量,而是应该追求质。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不求多,其实每篇课文教学都应该落实一些基本要求,比如课文读熟,生字、词语都能理解,都能积累,于永正老师称其为“保底工程”,一定要扎实。完成这些基本教学内容任务已经不轻了,然后再添加其他教学内容一定要控制好“量”,千万不能多。语文课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随课文教知识或方法,老师要把备课钻研教材时自以为重要的内容都教给学生,一个不舍得落下。这样教学语文知识也好,读写方法也好,都呈碎片化状态,零打碎敲的知识教学或方法指导是无效的,因为知识只有在结构化的体系中才有价值。

以前我们一直说讲读课文要走“一个来回”,这是吕叔湘先生提出来的,先是从语言文字到理解思想内容,然后从思想内容再回到理解语言文字怎么表达的。这样一个来回,学生只是停留在“理解”这个层面。我认为语文课必须走出第三步,就是“实践”这一步。理解了以后一定要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去实践,理解得再多,不会用,就无效,甚至无用;实践以后才能真正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方法,学会策略。所以,我提倡学习语言文字要三步走。

最后要强调的是语言积累,这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其实无论写作也好,阅读也好,都必须以大量的语言积累为基础。没有语言积累,学习再多的方法也白搭,所以积累语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积累语言第一是积累生字,这一条老师们都很重视,还有积累词语,有些老师重视,也有些老师不够重视,比较忽视的是积累句子,其实一个人的语言水平不但取决于积累的词汇量,还取决于积累的句型,句型越多表达就越丰富,写文章也越有文采,这是成正比的。小学生积累语言练的是童子功,终生受用。

语感怎么形成?语感什么时候形成?语言说到底是种习惯啊!语言习惯的形成,语感的培养,这都是要练童子功的。小时候如果语言习惯不好,规范的语言习惯没有形成,那么他的语病可能一辈子都难改正。

大道至易、至简,小道至密、至烦,邪道至玄、至晦。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应该走一条至易、至简的路!如果我们的改革越改越复杂,那是永远没有出路的!

猜你喜欢

学会教学内容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