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与译诗:锦绮之两面

2016-07-09刘娇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梁宗岱译诗卞之琳

刘娇

摘 要:文章从诗对情感和形式的记忆功用说起,接着转入译诗之难和译诗之可能,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32首为研究对象,对原诗与几种译诗做出对比和解析,总结译诗对原诗的流失机制,发掘译诗对原诗的补充功用以及译诗所展现出的不同译者的思维思想方式。

关键词:译诗;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卞之琳;梁宗岱;梁实秋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049-02

诗能记忆某个时代某些人当时的真实感觉,诗中的众多可参照物,将建立起一代人的情感空间或精神空间。诗通过翻译,越过文化、语言差异为他种人所接受。但“移译之难,词章最甚”①,译诗要经历两个平行世界间的隔膜,还要越过时空的沟壑,以永远有不足之处的姿态,面对另一读者群。译者与作者不可能“融洽无间”,译诗和原诗又怎么“和谐共存”?释赞宁《高僧传》三集卷三《译经篇·论》:“翻也者,如翻锦绮,背面俱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锦绮”正反的花饰与纹理极为相似,而色泽与质感却相异。更有严苛的诗人说译诗是不可能的,译诗只有坏与次坏之分,似“羽毛拔光之飞鸟”②。

然而译诗一直在不同语言间进行着。经典诗歌有很强的向外“借贷能力”,它们在各种语言的框架下,仍能获得普遍认同。译诗是译者根据原诗的再写作,专业的译诗努力做到最大程度地传达原诗的意象、语调、节奏、情感与意境,同时适当增加一些本土艺术性,延续原诗的文本内在有效性,成为原诗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译诗,虽不能尽得原诗的“神髓”,也可视为与原诗交流解读的结果,其对话过程正是译者和读者收获最多的时候。

笔者选取梁宗岱、梁秋实和卞之琳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32首译本与莎翁原文一并作为研究对象:

梁宗岱的译本是较为严整的12字诗行。1930年代梁宗岱就开始翻译十四行诗,陆续也有散篇发表在文学杂志上,但翻译工作多次被迫中断,直到60年代完成全部翻译。1963年5月到1964年3月香港文汇报连载了梁宗岱的译本。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莎士比亚全集》的第11卷使用梁宗岱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译本,这个译本才首次集体亮相中国大陆。

梁实秋的《莎士比亚全集:十四行诗》的翻译工作也大致完成于1967-1968年间。梁实秋在1930年代受到当时任职于中华教育基金董事会翻译委员会的胡适的提倡和鼓励,开始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战争期间翻译工作也是数度中断。后来梁实秋由香港辗转到台湾,继续翻译,1968年包括3部诗集的40卷《莎士比亚全集》正式出版。

卞之琳在上世纪80年代初翻译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7首,依次是第106,104,73,65,79,82,32首,都收录在他的译诗集《英国诗选》中。

为方便具体分析,现将原文及3种译本列下:

原文:

If thou survive my well-contented day,

When that churl Death my bones with dust shall cover,

And shalt by fortune once more resurvey

These poor rude lines of thy deceased lover,

Compare them with the bettring of the time,

And though they be outstripped by every pen,

Reserve them for my love, not for their rhyme,

Exceeded by the height of happier men.

O, then vouchsafe me but this loving thought:

‘Had my friends Muse grown with this growing age,

A dearer birth than this his love had brought,

To march in ranks of better equipage;

But since he died and poets better prove,

Their for their style Ill read, his for his love.③

卞之琳译本:

如果我活过了心满意足的一生,

任死亡无情,把枯骨用粪土掩藏,

如果你还在,你偶尔翻出来重温

亡友的这些粗鄙可怜的诗行,

拿它们比较受于时代的进益,

虽然谁的的笔都早已胜过一筹,

不为了它们相形见拙的诗艺,

就为了我的爱而仍然把它们保留。

但愿多承你爱惜,把事情这样看:

“如果朋友的诗才随时代长下去,

他的爱定会有更为可贵的出产,

足够和装备较优的并驾齐驱——

他死了,后人居上了;为了文采

我读他们的,读他的就为了他的爱。”④

梁实秋译本:

如果“死亡”那贱人用黄土埋我的骸骨,

我了无遗憾的死去,而你尚在人间,

而且偶然的再度来阅读

你的亡友的拙劣的诗篇,

若拿来和时下进步的诗人相比,

纵然每个人的作品都比我的强,

每个人都比我有更高的造诣,

为了爱,不为艺术,请保存我这些诗章。

啊,我盼你对我有这样的想法:

“我的朋友的诗才若能随着时代成熟,

他的友爱必能表现出更高的才华,

在更辉皇的诗人行列中向前迈步:

可惜他已死去,别的诗人都进步了,

我读他们是赏其文笔,读他是为不忘旧好。”⑤

梁宗岱译本:

倘你活过我踌躇满志的大限,

当鄙夫“死神”用黄土把我掩埋,

偶然重翻这拙劣可怜的诗卷,

你情人生前写来献给你的爱,

把它和当代俊逸的新诗相比,

发觉它的词笔处处都不如人,

请保留它专为我的爱,而不是

为那被幸运的天才凌驾的韵。

哦,那时候就请赐给我这爱思:

“要是我朋友的诗神与时同长,

他的爱就会带来更美的产儿,

可和这世纪任何杰作同俯仰。

但他既死去,诗人们又都迈进,

我读他们的文采,却读他的心。”⑥

莎翁原诗中的倾诉者“我”是略显卑微或纤弱的。“我”在诉说,但诗中没有出现一处主格“I”,而是用“my well-contented day”、“my bones”、“thy deceased lover”和“me”这几个小心翼翼的“我”的替代品;又连续用到的“shall”与“shalt”都有商量祈求的口气;而“我”的诗也只是一些“poor rude lines”。诗中用了有“赐予,给予”意思的“vouchsafe”,这里面“我”已经把自己压到极低的地步。“我”对“你”的爱的渴求之强烈可见一斑。

再来看原诗的形式。首先是严格的隔行押韵:“day”和“resurvey”、“cover”和“lover”“time”和“rhyme”等七组押韵毫无争议。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将第6、7、8句故意按照押韵的方式摆放,按通顺的语义摆放应该是“And though they be outstripped by every pen, exceeded by the height of happier men, reserve them for my lover, not for their rhyme”;第2句中的通顺摆法也应该是“shall cover with dust”,这种凑韵在十四行诗中很常见,这样既押韵整齐,也让读者在此稍有悬停,达到延展想象空间的效果。其次诗句是较为工整的五个有起有伏的音步组成一个句子。诗的视觉效果参差不齐,而语音效果工整有序。

卞之琳在梁宗岱译本的基础上对莎翁的原诗进行了汉语化的改造。他用汉语字组造成的停顿代替英语的语音效果,即“以顿代步”,变成“五顿一句”,同时还保留原诗的韵式。他还大胆地用了诸如“心满意足”、“枯骨”、“粪土”、“相形见拙”、“并驾齐驱”、“后人居上”等中国味儿浓郁的词,也将句序按国人思维作调整,让文意更通顺,易理解。但“以顿代步”和汉语化用词让这个译本显得过于轻松,感情表达也很直接,不似原诗的克制。

梁实秋的翻译延续了他一贯的忠于原文、白话散文式翻译。译文不拘于原诗的韵式,前面12行押韵较为工整,最后两句的“了”和“好”并不押韵。梁实秋将“churl Death”译作“‘死亡那贱人”,译诗一开始就“口气”较重。译诗中诸如“了无遗憾”、“拙劣”、“比我的强”、“更高”、“迈步”等较为“干脆的词或词组”的选用让原诗中的“温柔气质”消失;诗中传达的情愫也不再是爱情,而是友情,原文中的乞求爱情的语气也不知踪影,只是为了“不忘旧好”。

梁宗岱的莎翁十四行诗翻译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极力向原诗靠近。他直接用了“情人”,没有将“你”“我”的关系友情化。译诗中“拙劣可怜”、“专为我的爱”、“赐给”、“爱思”等处传达出了原诗中“我”的爱情之谦卑。而“踌躇满志”、“鄙夫”、“当代俊逸”、“俯仰”、“迈进”等处用词较原诗更为强势。译诗的押韵也较工整。

梁宗岱译本中最难得的是他参照原文的五音步,对字数的严格控制,即十二字一行,行内的停顿由字组自然形成。有人认为这样多重限制显露出美与难的融合,也是对原诗形式的主动模仿;但也有人不认同这种做法,原因是用律诗写西方的内容是不合适的,为了字数整齐而使得句内节奏牵强,视觉效果与语音效果不对等,就像“戴着多重镣铐的舞蹈”。

三位大师对莎翁这首十四行诗的译诗都不失为一首好诗。但我们在逐一比对时又发现越来越多的异样:有一些原有的会被改造、削弱或删去;有一些原来没有的可能会被融进去。这一过程的背后有语言的隔阂,有原生文化背景的障碍,有译者本人的感情,还有译者所处文化背景的限制,等等,使得当时的译本不得不以这样的面目现世。

注释:

①②钱锺书.管锥编(1-4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987,1989.

③莎士比亚(英),屠岸(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英汉对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64.

④卞之琳.英国诗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9.

⑤莎士比亚,梁实秋(译).莎士比亚全集<40>:十四行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60-61.

⑥威廉·莎士比亚,梁宗岱(译).你是春的明媚秋的丰饶:甜蜜的莎士比亚诗歌精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60.

参考文献:

[1]威廉·莎士比亚,梁宗岱(译).你是春的明媚秋的丰饶:甜蜜的莎士比亚诗歌精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

[2]莎士比亚(英),屠岸(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英汉对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3]莎士比亚,梁实秋(译).莎士比亚全集<40>:十四行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4]卞之琳.英国诗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钱锺书.管锥编(1-4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6]卞之琳.十年诗草(1930-1939)[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梁宗岱译诗卞之琳
护你一生周全
《卞之琳》
卞之琳《断章》
穿越时空的对话:我所认识的梁宗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校长黄建华教授访谈录
沉樱:我不是那个坐在路边鼓掌喝彩的人
《梁宗岱译集》
描写规范理论在徐志摩译诗作品中的体现
用新批评解读卞之琳的《春城》
霍克思译《红楼梦》诗词的诗学观照——从两首译诗说起
去车站听乡音(駅へ行ってお国なまりを闻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