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标准下湖南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2016-07-09王琦王昱惟
王琦 王昱惟
摘要:建设“两型社会”是湖南省走新型城镇化之路的现实诉求与必然选择,文章以“两型社会”建设为标准,提出了湖南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思路,并就如何以“两型社会”建设标准来引领城镇化建设实践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两型社会;新型城镇化;城镇化建设
一、引言
“十二五”期间湖南城镇化发展进入快车道,年均增长1.48个百分点,城镇体系逐步优化,城市群雏形初步形成,城镇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然而,在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湖南省城镇化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城镇化整体水平偏低,人地矛盾突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显得较为突出。以往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的,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无序开发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质量。为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国家在中部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长株潭3+5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获批成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示范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日,也将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契机。鉴于此,以“两型社会”建设标准统领城镇化建设,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紧凑的具有湖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我省城镇化建设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二、“两型社会”标准下湖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与原则
(一)集约原则
集约原则就是要从全方位开发城镇功能,提高城镇竞争力。从城镇现有发展模式看有两种:第一种是开发区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如土地集约程度不高,配套功能不齐全,缺乏应有的生活服务、居住功能,职住不平衡导致通勤费时费力。第二种是新城模式,城镇视为城市复合系统,既要能从多方面满足居住人群的需求,也必须有产业支撑。在两型社会标准下的新型城镇化在发展建设方面必须从实际出发全方位考虑各项功能,城市资源方面进行科学分配,平衡布局,做到生态可持续发展,实行集约原则,走集约化道路。
(二)生态原则
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模式还是依赖传统方式的资源消耗模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在发达国家工业化完成后才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集中出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是积极应对我国环境破坏、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的有力举措。
(三)人文原则
想要提升城市竞争力,不仅要在经济指标这样的刚性指标上下足功夫,还要提升文化竞争力的软实力,更要看这个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水平是否能符合人性化的要求,是否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特色等。
(四)节约原则
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土地资源问题,土地是城市建设中最为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要秉持节约原则降低城镇发展与土地供给之间的矛盾,加强土地管理,把好土地审核的第一道门,加强预审、加强用地审核包括增大预审范围、加强实地考察以促进节约集约化土地利用,从制度层面来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从法律层面杜绝盲目侵占土地现象的发生。
三、以“两型社会”建设标准来引领城镇化建设理念
两型社会建设中将城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将人口与土地的集约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力,但在建设过程中却一再走上与过去相仿的的建设理念和模式,因此,想要城镇化建设不会继续走上老路,用两型社会建设标准来引导城镇化建设就成为了必然。只有用要求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来重新要求城镇建设,才能创新出一条全新的城镇化建设道路。用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来重新定义城镇化建设,做到建管一体不分家,以管促建,从而尽可能地发挥出城镇应有的活力,从而辐射、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的蓬勃发展。
四、以“两型社会”建设标准来引领城镇化建设实践
(一)坚持发挥两型社会建设对城乡规划的引导作用
两型社会建设对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是更新规划编制理念。从注重经济发展转向注重维护民生和公众利益,从注重发展目标和增长速度转向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从注重确定开发建设项目和用地安排转向注重加强各类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空间管治。二是创新规划编制内容。突出城镇发展空间整合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协调,突出生态绿地、水体保护、交通走廊等区域控制范围划定,明确必须重点保护、提升与协调的地区,为城镇可持续发展做好用地空间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配置的准备,构筑引导区域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的空间体系和支撑体系。三是倡导高效集约的用地布局模式。四是注重改善民生。贯彻执行国家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政策部署,把住房建设规划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明确保障性住房的用地布局和建设目标,扎实有效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二)坚持发挥两型社会建设对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
加强建筑节能,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湖南省在新建建筑强制节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绿色建筑推广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与此同时,交通节能、低碳出行、绿色照明、节水技术、商品房精装修、混合动力公交车这类两型技术和两型模式应加强推广。
(三)坚持发挥两型社会建设对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作用
湖南省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加强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客观需要。一是加强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地区保护。按照“保护第一、永续利用、分类指导、城乡统筹”的原则,加强对绿心地区城乡规划编制、修改、审批、实施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湖南省是风景名胜资源大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排全国第3位。三是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湖南省现有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还有6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要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情况的实地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查处。四是加强城乡人居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罗建荣.用两型社会建设标准推动城镇化进程[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07).
[2]邵俊,周均清.“两型社会”背景下武汉城市圈城镇化质量评析[J].华中建筑,2014(01).
[3]郑古蕊.两型社会背景下城镇化绿色转型的路径选择——以辽宁省为例[J]. 农业经济,2014(06).
[4]黄永香.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两型城镇化——以湖南娄底为例[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03).
[5]刘灿,敬尉,唐志远.“两型社会”视域下湘潭市新型城镇化路径探析[J].城市,2013(10).
[6]邵俊,周均清.“两型社会”背景下武汉城市圈滨湖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以梧桐湖创意生态城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12(09).
(作者单位:王琦,湖南城市学院城市管理学院;王昱惟,湖南城市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