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运用
2016-07-09王金军
王金军
摘要:在营林造林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林业的建设,更要重视火灾所带来的后果。因此,在森林防火中有效、科学地运用营林技术,不仅能将火灾发生几率降低到最小,拯救我国自然资源和公共财产,更为推动社会进步、提高国家经济做出巨大贡献。本文将以如何更好地在森林防火中运用营林技术为主要探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营林技术;森林防火;完善制度;合理利用
森林火灾是我国林业最常见的大型灾害之首,一旦发生灾情,严重损害我国经济,破坏我国自然资源,影响生态平衡,更容易在灭火过程中威胁到救火人员和居民百姓的人身财产安全。我国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逐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科学有效地手段在进行营林建设中加强对森林防火的重视,从各个方面入手,做到将火灾发生的几率降低到最小化,保护我国公共财产和自然资源,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铺垫出大好前景。
一、应用营林措施防止森林火灾发生的必要性
应用营林技术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森林经营与建设方式,随着我国林业防火要求的不断提高,在营林造林中通过合理营林规划来实现防火的目的,已经成为营林造林工作的重点。森林火灾是威胁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营林开发与建设中,必须有针对性地提高森林火灾防御意识,及时找到应对森林火灾的办法。应用营林技术降低森林的火灾发生概率,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1]。在利用营林技术防止森林火灾发生时,必须根据森林的地形、地貌以及植被生长规律,对整个营林计划进行统筹安排,在营林建设中制定完整的防火通道,并改善营林基础设施和项目。现代营林技术的应用,不仅是提高森林覆盖率的重要工作,还能够通过科学的、人为干预的植树造林,制定营林防火通道,并通过对森林树木种群结构的优化,加强林业的供给并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率。
二、基本建设初期采取的营林措施
1.营林建设的防火预期设计
森林中一旦发生火灾,发展极为迅速。因此,森林防火部门和营林部门必须制定出一系列有关防火的预期设计。首先,我国各个地区因地势和季节不同规定出防火期,必须明令禁止人们于防火期间在山间活动,任何时候不得携带明火与易燃易爆物品出入园林公园;其次,根据有关部门相关规定,营林的防火通道必须大于30m,一旦发生火灾,必须保证救火队伍能够及时赶到灾区进行灭火等救援行动,保证人身安全;第三,积极开展防火教育知识,确保人人在遇到火灾时能够具有最基本的自救能力;第四,增设森林隔离带,一旦发生灾情能够有效防止火灾蔓延到城市中,降低人员伤亡率。
2.细致检查杂乱引火物
引起火灾有很多因素,其中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而人为引起的火灾数量远远超过了自然因素。因此,为了减少火灾发生的几率,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营林时工作人员必须细致检查森林中任何区域,及时排除和清理杂乱物品和易燃物品,降低灾情发生的概率;其次,严格营林人员和普通居民在山上活动时携带违禁物品,严格约束自身,禁止乱扔垃圾,用过的物品必须及时处理。如若违反规定,一经发现严格处理并实行处罚制度;第三,各个地区进入防火期,营林人员和森林防火部门要及时清理干枯杂草,减少林内自燃的可能性。
3.清理营林杂草
营林杂草的清理,是幼林营林工作时的工作重点。在营林杂草清理时,一定要从经营的理念出发,保证杂草清理适度。以实现既不影响森林植物群落生长,还能有效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率的目的。营林杂草的清理,可选在8月下旬,这样不会影响苗木的生长。割灌的方式可以选择带状或全面割灌,如果选择带状割灌,要保证隔离带中不会残留可燃物,以发挥防火隔离带的防火作用。
4.加强营林人员管理
严格按照国家法规以及当地森林防火部门有关制度对营林人员进行约束和监督,加强对营林队伍的管理。首先,定期对营林人员进行防火知识培训,定期组织防火演练,加强营林人员自身意识;其次,定期对营林人员进行考核,提高营林人员防火意识,加强对营林地区的管理,减少火灾的发生和人员伤亡率。
三、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之中的运用
1.幼林郁闭后采取的营林措施
幼林郁闭后,林木生长比较旺盛,但此时的幼林秋季干枯后达不到成林的质量,因而可燃物较多,火患风险较大。此时要进行人工修枝,修枝时首先要将侧枝修剪清除,并清理出林地,减少林内可燃物的数量,达到防火的目的。修枝的方式可以根据经济状况,采用全面修枝或带状修枝,全面修枝的成本较高,但防火效果更好,带状修枝比较经济,且通过有效的隔离带设计,能够提高森林的防火效果。如果采用带状修枝,要求将防火带内的可燃物完全清除,保证林分外围的阻隔带在整个林分中呈闭合的状态。
2.造林措施的应用
成熟的森林,由于植被覆盖率高,能够有效抵御火灾。因此,利用营林技术提高森林的防火效率,首先要进行全面造林。全面植树造林,能够提高林区内荒山、草坡和林间空地的植被覆盖率,避免这些湿度较小、草本植物较为茂盛的地区遭受火灾。通过植树造林提高森林的覆盖率,能够有效地提高林区内的湿度,降低森林内的通风性,提高林木的燃点,降低火险的发生概率。其次,要优化森林的植被群落,避免出现单一品种林地的出现,而应该以混交林的种植为主,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同时,促进森林气候的形成,提高森林对火灾的抗性。
3.抚育管护措施
做好造林前的整地和幼林的抚育管理,是提高林木火灾抗性的重要方法。有效整地和幼林抚育,能够避免森林中易燃杂草和灌木的生长,在给幼林提供良好生长环境的同时,避免幼苗遭受火灾的危害。对于易燃组分较多的针叶林,在郁闭后要及时打杈,避免枯萎的针叶林枝干落地,给森林留下火灾隐患。合理的修枝打杈有利于林木的生长,提高森林的发育速度,提高营林效率。
4.对成林采取的抚育措施
成林虽然防火性能较好,但在营林工作中仍然不能忽视防火。成林营林技术中防火目的可以通过人工林高位修枝和天然林的幼林抚育措施实现。人工林的高位修枝就是将森林中自然整枝不彻底及位置较低的枝叶人工修剪,并与林地内的灌木和杂草一起清除,达到预防火灾的效果。天然林中的幼龄林也较容易发生火灾,因而要做好天然林中的幼龄林抚育工作。在幼龄林抚育时,首先要求将林下的枯木、杂草、灌木清理干净。其次,要对自然林进行定期伐株,清除生长不良、过于密集和干枯的林木,降低森林可燃物载量,提高森林的火灾抵御能力。
结语
林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林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营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利用营林技术提高森林的防火性,已经成为营林工作中的重点。通过有效的营林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森林的培育效率,还能够有效降低林地内的可燃物载量,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 高艳.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6(04).
[2] 麦浪.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以九寨沟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2016(01).
[3] 郭顺炳.森林防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