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畴边界动态模糊性中的语义清晰性探索
2016-07-09李诗慧陈建生
李诗慧 陈建生
摘 要:许多学者基于经典范畴理论和范畴原型理论进行语义模糊研究,为语义研究做出了贡献,然而以往研究成果过分强调和夸大了语义模糊性。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范畴边界动态性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词语语义在范畴边界划分上也是灵活的,在具体的语境中语义不会是模糊的,一定是清晰的。本文将结合Langacker的范畴边界动态观,从范畴边界动态性、心理扫描和系统情景语境下分析语义清晰性。
关键词:范畴边界;动态性;语义清晰性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22(2016)02-0022-09
1. 引言
许多学者对语义模糊性进行过探索。在早期经典范畴理论的影响下,学者们基于“范畴边界清晰性”来进行语义研究,发现并提出了语言具有模糊性。 Leonard Blomfield(1933)认为抽象词具有模糊性。Edward Sapir(1949)将词的模糊区域称作“交融区域”。L. A. Zadeh(1965)提出模糊理论,为论证语言模糊性提供了理论依据。20世纪50年代,由于经典理论存在缺陷,Wittgenstein通过对“game”的模糊性研究论证了范畴边界的模糊性。20世纪50年代后,许多学者基于范畴边界模糊性来继续研究语义模糊性。石安石(1994)提出,模糊语义的本质是边界不明。伍铁平(1999)从颜色词、味觉词和温度词及其切分方面阐述语言模糊性。张爱珍、陈维振认为,语义模糊不能被消除。
以往研究主要存在两个不足:早期研究过分强调和夸大了语义的模糊性;20世纪50年代后,范畴边界模糊性既已被论证和认可,再在范畴边界模糊性的基础上去研究语义模糊性缺乏学术价值。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范畴边界动态性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在重新审视了语义模糊性后,结合Langacker的范畴边界动态观,认为范畴边界是动态模糊的,词语在范畴边界的划分上是灵活的,但是语义在具体的心理扫描和系统情景下是清晰的,不会是模糊的。
2. 基于范畴边界清晰性的语义模糊性研究
亚里士多德从本体论出发,首次阐述了什么是范畴,构建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备、严谨的范畴体系。之后,范畴理论得到研究和发展,经典理论被广泛接受。经典范畴理论提出:范畴边界清晰性具有二元特征。某一个体要么符合条件,属于该范畴;要么不符合条件,不属于该范畴;没有既属于又不属于该范畴的情况。
学者们基于范畴边界清晰性进行语义研究,发现了语义模糊现象。瑞士语言学家F.de Saussure(1949)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模糊的。美国著名的语音学家D. Jones(1957)认为,人在说话和写作时常常使用不精确的、含糊的、难以下定义的术语和原则。J. Lyons(1977)指出,“X is now a woman”(某某现在是一个女人了)这句话的语义并不包含“X is no longer a girl”(某某女性不再是一个女孩了)。例如“一个26岁的女性能称作女孩吗?”这一问题是经典范畴理论边界清晰性所无法解释的。按照经典理论坚持的范畴边界清晰性来论断,26岁的女性要么称为女人,要么称为女孩,不能既是女人,又是女孩。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26岁的女性被称作女人或女孩都是很正常的。
语义具有模糊性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而范畴边界清晰性无法很好解释语义模糊现象,于是学者们对语义模糊进行更系统的研究,旨在推翻经典范畴理论。然而基于范畴边界清晰性进行的语义模糊研究存在一个问题:以往研究过分强调和夸大了语义模糊性。M. Black曾针对模糊词谈到:“所有那些需要由人的感官加以辨认的东西,表示这些东西的词都是模糊的。”(M. Black, 1937: 430)这种观点夸大了语言的模糊性,而忽视了由感官辨认的词是抽象的。比如“香”、“臭”、“甜”、“苦”或者“重要性”、“伟大”、“渺小”都是抽象概念,抽象概念所代表的事物不能因为看不见摸不着而被认为在范畴边界划分上是模糊的,人对抽象事物的感知可能是不精确的,但是,一个词却是有具体含义的。潘文国教授在《英汉语对比纲要》中指出:“西红柿既可当作水果,又可视为蔬菜,所以水果和蔬菜的区别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潘文国,1997: 57)这种说法有些唯心主义,它夸大了语言的模糊性,否认了事物的客观性。在水果与蔬菜范畴边界的划分上,由于西红柿的存在,它们的边界部分重叠。然而,水果范畴的原型、合格成员与蔬菜范畴的原型、合格成员之间的区别是清晰的。辣椒、茄子、包菜不属于水果;橘子、梨子、苹果也不属于蔬菜。所以,水果范畴与蔬菜范畴有交集却不等同。认为水果与蔬菜无区别这种观点夸大了语言的模糊性。
3. 基于范畴边界模糊性的语义模糊性研究
由于经典范畴理论存在不足,原型范畴理论得以提出。20世纪50年代,Wittgenstein指出范畴边界并非经典理论认为的那样清晰,他通过对“game”的模糊性研究论证了范畴边界的模糊性、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以及隶属度。
20世纪50年代至今,对于语言模糊研究的主流是基于范畴边界模糊性来研究语义模糊性。这些研究对原型理论的论证和进一步巩固提供了一定的论据,然而存在两点不足之处:
首先,既然原型理论已经被普遍接受,并且论证范畴边界是模糊的,那么再在范畴边界是模糊的基础上去研究语义的模糊性似乎没有学术意义和价值。并且,基于范畴边界模糊性下的语义模糊研究依然存在以偏概全、夸大语言模糊性的问题。伍铁平是国内语言模糊研究领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他于1979年发表的《模糊语言初探》、1980年发表的《模糊语言再探》和1999年所著的《模糊语言学》在学界较有影响力。他指出:“人们给事物命名时往往将客观世界中原本分明的物体混为一谈。”(伍铁平,1999: 151)给事物命名会模糊事物界限这一论断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语言的模糊性。世界万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给事物命名而混淆客观事物的界限。2011年张爱珍、陈维振在《从后期维根斯坦语言意义观看语义模糊性》中指出语义模糊不能通过上下文或其他相关语境因素消除,并且语义模糊缘由之一是认识的模糊。(张爱珍、陈维振,2011)事实上,语义模糊在上下文等语境因素中是可以消除的,人交际的目的是达意,若是在上下文等语境因素中语义不清晰,那么语言就不能实现交际功能了。把语义模糊的原因归结于认识的模糊太过于唯心。语言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模糊性是相对的,并不会妨碍我们对事物的划分,不能夸大语言的模糊性。
其次,范畴边界模糊并不能说明语义模糊,它们之间不存在充分必要的条件关系。语言具有模糊性,语义模糊性能论证范畴边界的模糊,然而范畴边界模糊不等于语义模糊。一个词的意义是由与它搭配的前后词语决定的。可见如下例句:
(1) Look at that tree, I want those big peaches.
(2) How many trees are there in this orchard?
(3) The trees in this forest are mostly oaks and pines.
根据例(1)前半句中提到的“tree”,读者无法辨别说话人提到的是什么树, “树”这一复杂范畴有许多成员,似乎在前半句中“tree”的语义有点模糊,然而当读者看到后半句“I want those big peaches”的时候,句意便豁然明朗,“我想要那些大个的桃子”,这足以表明前面提到的“tree”指桃树,“tree”的语义不是模糊的。例(2)中,“这片果园里有多棵树?”,这里的“trees”被“in this orchard”所修饰,表达的语义是“水果树”,不会是其它种类的树,语义并不模糊。再看例(3),“the trees”被“in this forest”修饰,把“trees”的语义限定在“森林中的树”,而后面“are mostly oaks and pines”更是缩小语义范围--- “trees”是“橡树”和“松树”。
以上基于范畴边界模糊性下的语义模糊研究不足之处说明,再以范畴边界模糊性的视角研究语义模糊缺乏学术价值,而且范畴边界模糊不等于语义模糊,可见,基于范畴边界模糊性的视角来研究语义清晰性才更具学术价值。
4. 动态范畴边界下的语义清晰性分析
当今对范畴边界的动态研究成为新的研究趋势,较早提出范畴边界动态观的是Langacker。1987年Langacker提到: “一个事物在该范畴的范围内可以偏离原型的距离没有固定的限制,只要实施范畴化的人具有足够的灵敏性和灵活性,能够找到该成员和原型成员的相同点。”(Langacker, 1987: 369)他认为范畴边界是动态性的,具有灵活性。1997年,Smith & Samuelson提出,范畴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的,一旦需要就会“在线”构建起来。范畴的边界在线得到了重新解释,构建的形成受到语境制约。(Smith & Samuelson, 1997: 165)2004年,Cruse提出了概念范畴的动态建构,并重新审视了范畴边界模糊概念(Croft & Cruse, 2004)。
动态范畴边界不仅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方向,有学者在提出范畴边界动态观的同时,从一定程度上对范畴边界模糊性进行了质疑。李小飞在《范畴边界的动态建构研究》中重新审视了范畴边界的模糊性问题,认为范畴边界应该采取动态建构的方法,范畴边界并不那么模糊,同时又是可以移动的。(李小飞,2006)俞建梁、黄和斌认为原型理论是可取的,然而存在着一定缺陷与不足,就反训词来看,范畴边界既是清晰的又是模糊的。(俞建梁、黄和斌,2008)所以,针对范畴边界模糊性的质疑有待后续学者的继续深入研究,本文在此提出此问题有待探索,但所持观点并不否定范畴边界是模糊的。
词语语义在动态模糊范畴边界里是清晰的,下文将基于兰盖克的范畴边界动态观,从范畴边界动态性、心理扫描和系统情景语境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语义清晰性。
4.1 范畴边界动态性
范畴边界是动态的、不断演变的、灵活的,它对语言现象更富解释力。例如在英国,知更鸟作为“鸟”的例子比鹰好,不是由于它们生长激素分泌的不同,知更鸟的身体大小似乎比老鹰身体的大小更正常,而是因为知更鸟更接近英国人熟悉的鸟的一般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知更鸟更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被视为“鸟”的原型。但是在中国,麻雀作为“鸟”的例子比知更鸟更好,麻雀在中国是“鸟”的原型,原因在于麻雀在中国是最常见的,从古至今也有许多关于麻雀的俗语成语,比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鸦雀无声;欢呼雀跃等等。在不同的地区对“鸟”的原型有不同的界定,可能对于某些麻雀稀少的国家,麻雀是“鸟”的非原型成员,对于知更鸟稀少的国家,知更鸟是“鸟”的非原型成员。同一范畴的原型成员以及非原型成员的变化体现了范畴边界的动态性。
Langacker将范畴视为一个图式性网络,他以允准条件来阐释图式网络中的范畴上下层级之间的关系。比如“tree”这一范畴,语义极可以表示为树[TREE]。树是生植的总名,主要由根、干、枝、叶组成。在人们的大脑中,树的“原型”是枝叶茂盛、有根茎干的高大的植物。苹果树[APPLE TREE]、桃树[PEACH TREE]、樱桃树[CHERRY TREE]、枫树[MAPLE]、橡树[OAK]、榆树[ELM]等是较为典型的树的实例。苹果树[APPLE TREE]、桃树[PEACH TREE]、樱桃树[CHERRY TREE]属于水果树[FRUIT TREE],它们与枫树[MAPLE]、橡树[OAK]、榆树[ELM]有所差别,但都是“tree”范畴里较好的成员。当人们接触到松树[PINE]时,它的特征似乎与人脑中原型的“树”的特征有所冲突,它为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看起来蓬松不紧凑。它不像原型的“树”那样枝叶繁茂宽大,然而松树依然被列为“树”的成员,这是因为“树”这一范畴能够部分允准松树的特征,撇开局部特征的冲突,它的其它特征还是归属于“树”。由此可以析出典型树[TREE]与松树[PINE]更高一级的抽象范畴[TREE],这一范畴包含[TREE]和[PINE]的共同特征及相似性。可见图式:
图1中实线箭头代表完全允准,即 [FRUIT TREE]、 [MAPLE]、 [OAK]、 [ELM]的所有特征符合[TREE]的条件。虚线箭头表示部分允准,[PINE]的局部特征与[TREE]有所冲突,但仍被[TREE]的语义包含。更高一层级[TREE]完全允准[TREE]和[PINE],该范畴包含[TREE]和[PINE]的共同特征及相似性。依据Langacker这种用图式网络来表示的范畴层级,基于原有的范畴关系析出更高一层级的范畴,这种范畴关系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它的范畴边界也是灵活的。
(4)“Let me drive you to the bank, and open a saving account.”
(5)“Let me drive you to the river bank.”
在例句(4)中,前半句出现的“bank”一时无法让人辨别语义,它可以指说话人要带听者去银行,也可能是去河岸,但是后半句出现的“open a saving account”使句义豁然明朗,只有去银行才能开通存钱账户。在系统语境的限制下,“bank”的语义不是模糊的。再看到例句(5),“bank”的语义被“river”所制约,在整个句子的语境中,“bank”指河岸,语义清晰。
伍铁平教授指出:“‘春、‘夏、‘秋、‘冬这类词也是上下限都没有明确的界限,组成季节的春夏秋冬在日常用语中都是些模糊概念,只有在天文学中才是精确概念。” (伍铁平,1999: 319)事实上日常用语中的模糊概念在天文学中是精确概念这一论断有些自相矛盾。春、夏、秋、冬在天文学中是准确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是准确的,只是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它们的主观感知形成了模糊印象,好比冬天过后迎来初春,初春的微寒仍给人仿佛身在冬天的错觉。但是,人类感知上的模糊不能代表春、夏、秋、冬语义上的模糊,特别是在结合系统语境的情况下,它们的语义是清晰的。历史上许多文人的诗句中都有出现过春夏秋冬: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7)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惟作》)
(8)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9)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例句(6)、(7)、(8)、(9)分别是描写春、夏、秋、冬,从每句系统语境中可以清晰看到,四季是各自有其特点的,语义不会重复。桃花的开放、江水变暖、鸭子嬉戏都是出现在春天;“阴阴夏木啭黄鹂”这一语境说明只有在夏季才有婉转的黄鹂声;“秋风萧瑟”“草木结霜”出现在秋季,此语境限制了秋的语义;例(9)更是点名了冬去春来的季节更替顺序,说明冬与春并不重叠,语义清晰。
同一个单词的语义在不同情景语境下的构建,对范畴边界的界定也有影响。比如Labov的杯子实验。不同的受试对象会对同一范畴的边界做出不同的判断。对于同一个杯子状物体,有人划为[MUG],有人会划为[CUP]范畴。同一个受试者在不同的场合下也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对于一个即使是接近[CUP]典型成员的杯状物,如果使用者用来喝茶,那么就会把它划在[CUP]范畴里面。如果使用者把它里面装上水,然后放上一些花,那么使用者就很可能把它当作[VASE]的成员。尽管范畴边界是动态的,但是语义在情景语境中一定是清晰的。
5. 小结
过去学者们对语义模糊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然而存在不妥之处值得商榷。本文在指出以往研究过分强调了语义模糊性的同时,分析了基于经典理论“范畴边界清晰性”下的语义模糊性研究与基于原型理论“范畴边界模糊性”下的语义模糊性研究,提出:过去学者们进行语义模糊性研究是为了论证范畴边界的模糊性,且夸大了语义模糊性。当原型理论取代经典理论被广泛接受后,再在范畴边界模糊性的基础上去研究语义模糊性似乎不太具有学术价值。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范畴边界动态性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在范畴边界动态模糊性下去研究语义清晰性才具有新的学术价值。
本文结合Langacker的范畴动态观,旨在基于范畴边界动态性的基础上研究语义的清晰性,得出以下结论:范畴边界动态观对词语语义在范畴划分上更具解释力。范畴边界是动态的,语义在人的心理扫描和系统情景下一定是清晰的,不会是模糊的。对于范畴边界是模糊的,学者们普遍有共识,而对于语义是清晰的,也应有共识。同时,本文提出质疑:原型理论坚持范畴边界是模糊的,范畴边界是否一定是模糊的?这值得学者们后续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Black, M. Vagueness, An Exercise in Logical Analysis [J]. Philosophy of Science, 1937,(4): 427-455.
Blomfield, L. Language [M].Lond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3.
Croft, W. & D. Cruse. Alan. Cognitive Linguistic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Jones, D. The History and Meaning of the Term “Phoneme” [M]. London: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1957.
Langacker, R.W. Foundation of Cognitive Grammar [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Lyons, J. Semantics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Saussure, F. d.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49.
Smith, L. B., & L. K., Samuelson. Perceiving and Remembering: category stability, variability and development [A].In Koen Lamberts & David Shanks. Knowledge, Concepts and Categories [C].Hove: Psychology Press, 1997: 161-195.
Spire, E. Selected Writings in Language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M]. California: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1949.
Zadeh, L. A. Fuzzy Sets [J].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1965,(8): 338-353.
何自然.浅论语用含糊[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3): 28-32.
李小飞.范畴边界的动态建构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6,(5): 43-47.
潘文国.英汉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石安石.语义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余建梁、黄和斌.原型范畴理论的缺陷与不足[J].外语学刊,2008,(2): 36-39.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张爱珍、陈维振.从后期维根斯坦语言意义观看语义模糊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 10-15.
Abstract: Many 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research on semantic fuzziness based on the classical category theory and the prototype category theory, which has made contribution to semantic research. However, those research findings overemphasize semantic fuzzin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 dynamic of categoriesboundaries becomes a new research direction and the meaning of words in the category is also flexible.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semantic clarity under Langackers dynamic categoriesboundaries vie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 boundaries, the mental scanning, the systemic context and context of situation.
Key words: categoriesboundaries; dynamics; semantic clarity
作者简介:李诗慧,女,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陈建生,男,博士,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认知词汇学研究。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赤岭路45号长沙理工大学金盆岭校区,邮编410076
E-mail: 1104989280@qq.com
(责任编辑:周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