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研判的实践与思考
2016-07-09杨国光
杨国光
【摘 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立足实际,在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从学校发展大局和干部队伍建设长远规划出发,在加强干部管理工作中探索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研判”工作。实践表明,此项工作的开展,为学校选好干部、配强班子、管好队伍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对学校从严从实管理干部和干部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综合研判;干部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4-0133-02
一、开展综合研判的背景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察领导班子、要看日常运转和决策执行情况,看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和行为表现如何,不能简单地进行结果评价”,要“经常分析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状况,经常分析本地区本部门干部群众关系状况,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有针对性措施”。
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下文简称“我校”)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断优化干部队伍建设,统筹做好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干部选任,轻日常管理;重个别调配,轻班子整体谋划建设;重当前,轻长远等问题。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新常态下,在学校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从严从实管理干部,提高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成为学校党委和组织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综合研判的主要做法
我校开展的综合研判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方针,贯彻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注重研判的“基础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将现代科学研判方法与传统选人用人方式有机融合,努力实现从重程序、重形式的平面考量向重实效、重内容的立体考量的转变。
1. 前期充分准备,把握“基础性”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综合研判工作由校党委相关负责同志牵头,校纪委、党委组织部共同负责实施。研判工作组成员由相关部门中政治素质好、综合能力强、具有组织人事工作经验的同志以及纪检监察干部等组成,为综合研判提供了有效组织保障。
(2)划定范围,分类研判。处级班子和干部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校党委立足全面加强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将综合研判的范围划定为全校所有处级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此基础上,根据单位性质,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方式进行研判。各学院(系、部)、设基层党组织的单位、核心业务涉及的行政处室为重点研判单位,采取工作组进驻单位方式开展研判,侧重研判班子及干部团结协作、谋事创业、服务师生情况;其他部门采取单位自查,工作组听取汇报、个别走访等方式开展研判,主要研判班子及干部执行力、执行能力、服务中心工作和服务师生情况。
(3)明确重点,有的放矢。为了确保研判工作的针对性,工作组明确研判重点,主要是了解和掌握领导班子整体结构、功能、运行情况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工作状态、能力绩效等。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情况。主要研判班子和干部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情况,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贯彻中央、上级部门和学校决策部署情况;坚持民主集中制,维护良好政治生态,营造优良干事创业环境情况等。
二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主要研判班子和干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学校作风建设有关要求情况;深化“四风”整治等情况。
三是干部管理监督,选人用人问题。主要研判主要领导抓班子带队伍,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干部情况;班子选用单位内部中层干部情况;班子培养、使用、储备年轻干部情况。
四是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情况。主要研判班子结构现状,功能发挥,运行状态,分工协作等情况;干部履职尽责、锐意改革、破解难题、担当进取等情况;推进本单位事业发展水平、绩效等情况。
五是党的建设和干部廉政情况。主要研判基层党委(总支)谋划部署党建工作,管党治党,发挥作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情况;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廉洁自律等情况。
2. 抓好关键环节,注重研判的“规范性”
(1)发布研判预告。工作组进驻单位前两天发布研判预告,明确研判的时间、内容、方法步骤,并公布研判工作组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2)召开研判动员会。工作组进驻单位后,首先召开研判动员会说明研判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时间安排等情况,并提出有关要求;其次听取各单位近三年来有关情况汇报;再次进行民主测评和问卷调查,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对班子推进事业发展、班子运行、班子优化建设等方面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3)进行个别谈话。采取一对一约谈等方式进行个别谈话。在谈话人员范围的选择上力求做到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在此基础上,工作组根据不同访谈对象,选择适当的提问方式与内容,在问题设计、对象选择、谈话技巧等方面根据研判单位不同性质差别确定。
(4)查阅相关资料。全面查阅研判单位各类会议召开情况相关材料(会议记录、纪要等),了解“三重一大”事项研究决策情况、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年度考核情况以及学院发展规划等。
(5)撰写研判报告。工作组通过对收集到的研判单位各类信息资料进行梳理甄别,对班子静态结构、运行情况、工作实绩、民主测评、民主推荐、谈话情况和近年单位及个人年度考核等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形成研判报告。
3. 综合分析考量,注重研判的“科学性”
一是多渠道掌握班子表现。通过个别谈话、民主测评、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各单位领导班子整体运行状况及干部表现情况。
二是多维度评价班子状况。对领导班子从“总体评价”“班子结构”“执行工作制度”“工作纪律情况”“分工协作配合情况”“工作实绩”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对班子成员从“总体评价”“德行表现”“管理工作投入”“协作配合”“能力绩效”“廉洁自律”等方面,同步进行综合分析研判。
工作组根据调研所掌握和收集到的一手资料,通过“对班子结构进行静态分析”、“对班子运行进行动态分析”、“对班子和干部平时表现进行系统分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真实、客观、全面、系统地还原班子及干部的实际状况,最大限度地确保综合分析过程的科学性和研判结果有效性。
4. 强化结果运用,注重研判的“实效性”
一是对研判发现的问题突出的班子和干部,及时向校党委反馈,让校党委准确了解和掌握研判对象的实际状况,根据研判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措施,通过组织程序进行调整和处理,优化班子建设;二是对研判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及群众反映的班子和干部的有关意见建议,及时进行反馈,督促进行整改,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建议;三是对职工提出的关于班子建设未来发展方面好的建议及时吸收到学校推进改革的有关政策中。对推荐出的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干部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充实后备干部库,坚持个性培养、择优选用。
三、综合研判取得的成效
我校综合研判开展以来,主要取得了以下3方面的成效:
1. 研判结果为加强处级班子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校党委和组织部门将研判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调整优化、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干部队伍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综合研判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确保研判工作与结果运用不脱节。 研判工作开展以来,根据研判结果,先后对全校10余个处级班子和30余名处级干部进行了优化调整。
2. 开展综合研判成为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自我体检的催化剂
研判工作开展过程中,各研判单位高度重视,班子和干部认真分析、梳理查摆单位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有效促进了班子和干部冷静思考、自我体检、自我认知、自我提高。同时,各处级班子和干部对照研判内容自我体检、分析的过程,也使研判工作发挥了研判的导向作用,促进班子加强自身建设,改进单位工作。
3. 开展综合研判成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
开展综合研判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深入基层、了解民意的过程。工作组把研判视角延伸到单位各个层面,通过多种方式深入了解群众意见,使综合研判成为校党委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坚持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群众对这样的方式都表示了充分的认可和支持。
四、经验总结
通过全面开展综合研判工作,我校主要总结了以下3点经验:
1. 综合研判工作要坚持常态化开展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常抓常新常变的工作,作为基础工作的综合研判,也应坚持常态化开展,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结合我校的实际,每届班子运行中期或者换届前开展一次综合研判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还应结合年度考核、群众反映等情况,适时对一些班子有针对性进行综合研判。
2. 开展综合研判工作要突出系统性
综合研判成果是否具有利用价值,主要在于研判是否掌握了真实、客观的实际情况,是否分析透彻了存在的问题,是否找到了针对性强的措施。因此,在开展综合研判时要突出系统性,要对研判程序、方式方法针对具体单位进行系统设计,要对可利用的各种资源、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要有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3. 要重视综合研判成果应用
应用好综合研判成果才能够实现开展综合研判工作的目的。要重视在干部日常管理,班子换届和干部调整选配,班子和队伍长远规划建设,以及班子政治生态建设等方面及时有效地将研判结果应用好,切实发挥研判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强.昔阳县:探索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研判长效机制[J].先锋队,2014,(28).
[2] 陈邦荣.综合研判,提升干部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J].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14,(5):46.
[3] 秦组文.开展综合研判从严管理干部[J].当代陕西,2013,(4).
(编辑:郝 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