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培养BIM应用人才的策略探索
2016-07-09孙丽
孙丽
【摘 要】BIM技术带来的便捷与效率得到了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高度认可,熟练掌握BIM技术的人才将受到建筑人才市场的青睐。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作为培养技能型造价人才的基地,应紧跟时代发展的趋势,将BIM技术系统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从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着手培养工程造价行业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BIM;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4-0077-02
一、引言
随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建筑信息化发展理念的提出,BIM作为信息化发展的途径在过去的“十二五”期间已逐渐在建筑业兴起,其给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所带来的便捷及效率也得到高度认可。未来10年,BIM技术的应用必然将推动整个建筑行业信息化的科技提升和转型升级,而熟练掌握并应用BIM技术的人才将抢占先机,受到建筑人才市场的青睐。作为以培养工程造价技能型人才为宗旨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随着建筑信息化时代的涌来,其必得更新教学理念、转变传统人才培养方向,将BIM技术的应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
二、BIM技术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设项目的各项信息数据作为基础所建立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对项目进行策划、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并在项目全寿命周期中进行分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项目各个阶段的信息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应对,使运营商、设计团队、施工团队等项目各方主题形成协同集成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其具有如下特点:
1. 可视化
如今建设项目在施工前的呈现是以平面形式通过投影图实现的,而真正建筑的形体构造需要建筑技术人员的立体想象。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形式也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传统的建筑施工图在面对复杂的建筑形式时的不直观影响建筑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BIM的可视化不但体现在可以展示效果图,还体现在构件之间的互动性与反馈性的可视,项目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均可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
2. 协调性
从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到投入使用,业主、施工方、设计方无不在做着协调与配合的工作。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变更情况非常常见,这便是设计与施工方在对问题的后期补救协调;同样,在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安装设计各专业之间常会有碰撞问题,很多时候需要重新协调与调整,浪费很多精力与时间。BIM信息模型可在建筑物建造前对各专业进行协调,生成数据体现出来。
3. 模拟性
BIM可以在设计过程中模拟各种假定的情况;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可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模拟实际施工,从而确定最合理的施工组织。同时,BIM可以通过增加成本造价模型进行虚拟建筑成本的模拟,实现成本管理的最优方案。
4. 优化性
BIM模型属于信息模型,其包括几何信息、物理信息、规则信息。当今建筑物形式越来越复杂,技术人员本身的能力无法全面掌握所有信息,需借助相应软件完成对复杂项目的优化。BIM可以通过分析项目设计和投资回报影响关系实现项目方案优化,同时可以实现项目对各种异型设计的优化。
三、工程造价专业BIM应用人才的技能需求
BIM技术以其独特优势作为建筑行业一种新型的发展趋势,是建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也是革命性的融合。作为高职院校的工程造价专业,为适应BIM技术的变革,须明确BIM应用在本专业应该具备的能力。
工程造价专业BIM人才的技能包括工程专业技能和BIM技能。工程专业技能包括工程各个阶段的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管理、合同管理等能力。BIM技能即软件操作能力、模型生成能力、模型应用能力、造价管理能力,从而应用BIM技术和方法协同工作,实现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提高工作效率。
四、BIM培养的策略
面对新的建筑行业形势及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需转变观念,明确BIM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建筑信息化对BIM人才的需求。
1. 优质的BIM教学“双师型”团队建设
优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如推动BIM技术的人才培养,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首要任务。学校管理者需充分认识到BIM人才的市场潜力,提供充分的政策引导与支持;鼓励教师参与各类BIM研讨会,保证其专业素质的先进性;同时,学校需充分调动老师积极性,避免墨守成规,让老师走进企业一线进行顶岗实践,通过实际参与项目的BIM相关工程造价控制的操作,真正体会BIM技术在如今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将企业一线的BIM应用技术及理念引入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双师型”。学校“双师型”队伍不应仅仅依靠校内教师的力量,还应该纳入企业专家、行业能手等。学校可聘请企业一流的BIM人才进行专题讲座,拓展学生视野;在BIM实训环节,企业技术人员可被聘请为教学指导老师,为学生提供适用、及时的教学指导。
2. 调整课程体系
为达到工程造价专业BIM技术培养目标,合理的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基本保证,应将BIM技术贯穿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建立一套合理、系统的数字化工程造价管理课程体系。在第一阶段以培养工程造价知识能力为主,学生能掌握工程计量与计价的理论知识,掌握各个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第二阶段以BIM的概念及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为主,学生掌握BIM基本概念,学习BIM操作方法,形成数字化建筑的思维方法;第三阶段以BIM技术的应用为主,结合实际项目学习BIM在建筑工程各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应用,达到强化应用、提高学生BIM能力和协作能力的目的。
3. BIM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一直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宗旨,其教学过程中的实训环节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对于BIM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重视实训环节,加强提供实训环节的校内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需要投资建设具备优良网络环境的实训机房、功能完善的建筑信息模型管理软件等满足BIM技术人才培养所需的硬件设施,同时需结合实训培养目标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产学研结合、师资队伍建设等内涵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需着手于实际工作环境,可以以新兴的BIM技术咨询公司作为培训基地,学生参与到咨询公司实际项目中,让其在“做中学、学中做”。特殊的学习环境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能让学生更有效地接受BIM技术并掌握BIM技术在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保证学生就业时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
4. 参加BIM技能竞赛
受工程造价软件发展的影响,工程造价专业作为BIM技术发展较早的建筑类专业之一,如今在计量与计价软件发展比较成熟的鲁班、斯维尔、广联达等软件公司的三维实体模型技术已经很成熟,被各工程单位广泛使用,极大提高了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效率,受到广泛认可。随着BIM技术的诞生与发展,各软件公司争相将矛头指向该技术,形成激烈的竞争阵势,激发了各公司在BIM技术上的发展热情。多年来受到各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算量大赛也随之调整比赛方向,从最初的单一考核传统造价软件的技能,到近两年引入BIM技能考核部分,正逐步扩大其影响力。高职院校可借助此类比赛走出校园进行技能交流,通过比赛认识与总结不足,多方面提升BIM教学质量。同时学生可在比赛中体会BIM项目中应具备的团队协作能力、专业技能及BIM技能,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五、结语
BIM作为一种解决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信息技术,是随着建筑信息化发展的又一次伟大变革,建筑业必将随着其发展迎来飞速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走出去”,了解行业对BIM技术人才规格的需求,加强与企业及其他同类院校的交流,尽快调整现有教学体系,改革教学观念,加强师资建设,建设BIM实训基地,为信息化时代BIM浪潮下培养工程造价行业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宏俭.高校培养建筑信息化BIM应用人才的理念和策略探索[J].高教论坛,2014,(11):73-75.
[2] 张金玉.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BIM人才培养模式[J].项目管理技术,2015,13(7):27-31.
[3] 程建华,王辉.项目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施工技术,2012,(16):18-21.
[4] 龙文志.建筑业应尽快推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J].建筑技术,2011,(1):9-14.
(编辑:王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