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大发展理念”视阈下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探究

2016-07-09陈茹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绿色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教育

陈茹

摘 要: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丰富,是科学发展观的延续,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其特殊性,除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五大发展理念”的讲述外,还要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弥补“课堂教学创新度不大”“协调共享意识不强”“开放教学拓展不够”“绿色理念彰显不明”等不足,通过“更新理念,积极创新”“专注协调,共享发展”“拓展途径,开放教学”“以导为主,绿色教育”等方式,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共享教育;绿色教育;开放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C-0013-03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一重要里程碑,是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点,使我国进入了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又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也是指导思想的又一次发展。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积极融入“五大发展理念”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深刻认知“五大发展理念”。同时教师又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努力创新,更新教学理念,与专业教育和其他课程教育和谐发展,拓展教育途径,共享发展,绿色发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当然,要融入“五大发展理念”教育并在其指导下良性发展,我们就必须先了解“五大发展理念”。

一、“五大发展理念”浅析

“所谓理念,就是相对超前、与众不同的想法或思想。我们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实,科学而超前的理念也是生产力,而且是核心竞争力。”为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2015年10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了一项新的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下简称“五大发展理念”)。这是我国当前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实现的又一飞跃,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提炼和升华。

“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只有坚持发展创新,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世界经济治理中拥有制度性话语权。

“五大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就是要科学合理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矛盾,解决好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尤其是沿海与内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五位一体”而展开,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拓宽发展空间、扩大发展领域,坚持可持续协调发展,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使社会各方实现共赢、多赢。

“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坚持有条不紊的、和谐的、长期健康的发展,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也要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

“五大发展理念”中,开放发展就是要坚持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世界的发展节奏,跟上世界的发展步伐,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主动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发展是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在坚持社会公平、人民和谐的前提下,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每一个劳动人民都能享受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从而使全体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五大发展理念”中,相互协调、相互依托、相互融合,共同体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对当前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透析

当前,在应用型转型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勇于改革,敢于尝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从一个方面看,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然与“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一)教学创新度不大

无可厚非,在当前以互联网为主的浪潮冲击下,尤其是网络课堂、微课堂、翻转课堂、慕课等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已经卓有成效。但是,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创新度不够、创新意识不强。教学模式、实践模式较为陈旧,仍然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为辅,课程资源单一,教学内容的零碎化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日益明显,考核评价方式单一,偏重结果考核、忽视过程考核,教学内容缺少对现有内容的挖掘和整合,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向行动体系转化的有效链接,对微信、微博等新兴交流工具利用程度不够。同时,广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缺乏勇于开拓精神,大多拘泥于在规定领域内进行重复性地备课和细枝末节的修改,研究未能有突破性的进展,教学手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创新不大。

(二)协调共享意识不强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充分彰显了力量的分布和各个点之间协调的重要性。作为学生培养综合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在学生成长和人格塑造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协同推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但当前大学中对专业课程的过于看重,学生、家长和高校的功利性追求都给了专业课教师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余高校公共课程持一种本能的排斥,不愿意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合作。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由于专业背景知识不可能对学校所有专业的知识全部了解,即使因为课程需要而对某些专业的知识有所涉猎,但也缺乏与学生进行深层次专业对话的能力,更难以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所在专业上的平等对话。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个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特立独行,也不愿意与专业课教师协调共享。这就使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以与学生专业紧密靠近,难以寻找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的契合点,协调共享意识不强,难以与专业课协调共享发展。

(三)开放教学拓展不够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坚持开放、大胆积极融入外部环境,才能有出路,才能得到发展。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亦要坚持开放的观点,拓宽教学领域、扩大教学范围、加大教学深度。然而在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要处于承担教学任务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维主要停留在解决教学问题的层面,习惯于积极从外延拓展知识面和视野,而对各种理论问题的认识深度不够”,缺乏勇于开拓、积极探索的精神,基本都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范围内进行实践和研究,缺乏与专业课程平等对话和探讨的勇气,缺乏对专业课程的开放接受心态。个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甚至是固步自封,排斥专业课程,缺乏“走出去”的勇气,更缺少“引进来”的开放心态和有效措施,开放教学拓展度不够。

(四)绿色理念彰显不明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教育就是指要在教育教学中始终追求教育质量的“绿色”,用绿色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学习的自主权、发展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学会学习,通过教育丰富每一个学生,协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让教育回归生命的原点。但是,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数教育者“忽视了人都有一个潜意识世界,都有一个只可意会,难以言表的领域,其间的变化大量的是靠受者自身完成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仅仅依托专业背景知识,一厢情愿地备课、授课,强制性进行知识灌输,学生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注重“分数考核”,忽略“过程学习”,忽略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的挖掘,忽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忽视体验学习,忽略学生的学习主人翁地位,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人格的健全发展,背离教育的目的,功利至上,短视发展,不注重学生的可持续教育,不能提供学生健康成长的绿色教育生态,绿色理念彰显不明。

因此,“课堂教学创新度不大”“协调共享意识不强”“开放教学拓展不够”“绿色理念彰显不明”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短板的存在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良性发展,与“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具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在授课内容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还必须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三、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教师队伍持续发展,教师综合素质有所提升,教学改革稳步推进。但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五大发展理念”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有效避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存在的“课堂教学创新度不大”“协调共享意识不强”“开放教学拓展不够”“绿色理念彰显不明”等问题,回归教育本质,就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索。

(一)更新理念,积极创新

“钱学森之问”的忧虑,《向中国大学说“不”》《中国高校之殇》等著作的责难,使中国高等教育备受诟病。在教育转型、高等教育积极思变的今天,覆盖面广、对学生成长起重要作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该更新理念,积极创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更应侧重于培养具有“精神独立、人格完整、品德高尚、勇于担当”的合格公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改变知识本位的传统教育,改变传统的同质化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师是权威”“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等落后理念,积极思考教育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师的职业就是奉献,教师的价值在于阅读,教师的使命就是思考。”

因此,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教师首先要突破思维和专业的局限,尽可能广地涉猎各门知识,了解学科的前沿理论,优化专业结构,提升知识水平,为教学创新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转变自己的“知识权威者”定位,充当课堂的平等者,充当学生的贴心人,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积极带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学科前沿知识,敢于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平台的创新、授课方式的创新、课堂参与方式的创新、学业考核的创新、课后交流的创新,并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素质的自主构建。

(二)专注协调,共享发展

在高考指挥棒的高压下,在中等教育中,思想政治课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边缘化”的尴尬。而在高等教育中,尽管各高校都在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但学生固有的“轻视心理”,专业课教师的“漠视心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投入与回报差距较大的“委屈心态”,都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不容乐观。

教育是一个系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是这个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而是社会系统中的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其他系统相联系,是一种关系中存在的状态”,因此,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必须首先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余课程各自为政的局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是要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善于协调各种人际关系的工作。

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处理好自身体系内所开设五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整合各门课程内容,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要主动与专业课教师沟通协调,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专业课的重要引导作用和奠基作用,使专业课教师充分认识自身所教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间的密切协作关系,从而主动脱离专业的限制;还要积极与学生协调,纠正学生对知识认知的片面性,纠正学生“功利至上”思想影响下的认知短视,使其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其健康成长的重大作用。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要专注协调,与专业课教师、学生充分沟通,在三者之间搭建共同进步和提升的有效平台,共同享有教育教学的最新成果,分享学生成长的欢乐,形成学生成才的有利环境,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良性发展状态,产生三者共同提升的最大合力,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空间、寻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后劲。

(三)拓展途径,开放教学

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中国所有高校都在开设的课程,各校要打破校际局限,走出小圈子,坚持“请进来”,积极引进兄弟高校优秀资源,积极学习兄弟高校先进经验。同时还要坚持“走出去”,主动学习,积极推销自己学校的先进经验,与兄弟院校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以开放的心态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开放的心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尽可能地吸收国际优秀教育资源使其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智力资源。

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要突破现有途径的限制,突破现有平台的限制,充分利用当前的互联网技术,凭借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行在线教育、翻转课堂、微课堂等新教育模式,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从手工教育向智能教育的转型。

(四)以导为主,绿色教育

绿色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发展理念与机制,既要建设绿色教育生态环境,追求教育质量的“绿色”,立足于生命的原点,回归教育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注重生态教育,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促成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改变师生的不平等关系,将“金字塔形”的师生关系调整为“平面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的贴心人,带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将学习的自主权、发展权还给学生,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发挥学生学业导师的角色,将“授业”调整为“导业”,将“重教”转变为“重学”,融入生态教育和节约型教育因素,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成为学生的学习顾问、意见交换的参与者、知识构建的协作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使教育立足于生命的原点,尊重学生个性,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促成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总之,“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一定要弥补“课堂教学创新度不大”“协调共享意识不强”“开放教学拓展不够”“绿色理念彰显不明”等不足,通过“更新理念,积极创新”“专注协调,共享发展”“拓展途径,开放教学”“以导为主,绿色教育”等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洪敏.教而思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柳礼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3] 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杨建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 焦子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J]. 教育与职业,2012,(23).

[6] 邱杰.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新探[J]. 延边党校学报,2012,(3).

[7] 魏佳.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若干重要原则[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6).

[8] 樊有平.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河南教育,2012,(4).

猜你喜欢

绿色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教育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走绿色教育之路?促学校内涵发展
开放教育会计学专科实践教学解析
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绿色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绿色教育”指导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创新反思
浅谈开放教育学生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