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不对称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实践探索

2016-07-08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蔡镇声孙馥珍张泽佳吴建材

中国商论 2016年7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融资信息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蔡镇声 孙馥珍 张泽佳 吴建材



信息不对称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实践探索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蔡镇声孙馥珍张泽佳吴建材

摘 要:本文总结了信息不对称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问题,归纳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金融机构的实践应用情况,提出了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解决中小微金融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融资难大数据

统计数据表明,中小微企业的总产值占全国GDP的60%,税收贡献50%以上,专利发明与新产品开发为85%、80%以上[1],然而,融资贵、融资难等问题长期困扰并制约着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学术界认为,资金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是最主要的问题。本文在总结该领域的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金融机构的实践应用情况,结合本文的调查结果,对信息不对称下中小微金融服务的现状进行了综述研究。

1 信息不对称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1.1中小微企业外源融资难

本文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专家进行调查后发现,在为什么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给中小微企业时(如图1),高达95.8%的专家认为中小微企业金融风险大,62.5%的专家认为不易获得中小微企业的真实经营信息和难于评估其还款能力;有50%的专家认为中小微企业存在不良贷款行为,因此,为了降低坏账风险(如图2),借贷者常常需要做很多调查工作,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来获取企业的经营信息和偿款能力。

图1 中小微金融服务的主要问题

图2 金融机构常用的策略

1.2中小微企业高信息成本

中小微企业贷款往往所涉部门多、收费名目广,导致中小微贷款综合成本高,所涉项目有三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收取的费用,比如抵押土地权证登记费或代理服务费等;二是中介机构收取的费用,比如信用评级、评估费等;三是银行收取的费用,比如利息等[2]。

1.3中小微金融服务缺失

目前缺乏一个向中小微企业展示金融服务的渠道,是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又一瓶颈,上海市工商联2012年对中小微企业进行调研,结果显示,73.1%的受访企业“不太了解和不了解”有关政策和服务,30%的企业靠“朋友介绍”获得政策信息[3]。

2 信息不对称下中小微金融的研究现状

融资难问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得到关注,1931年英国Macmillan提出麦克米伦缺口说法,即资金供给方不愿意填补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缺口。随后,美国经济学家Kenneth J.Arrow于1963年首次提出不对称信息可能导致逆向选择,并在《柠檬市场》一书中做了进一步阐述。美国学者Myers1984年提出优化融资理论,Graham和Harvey(2001年)实证证明,优化融资理论十分适合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国内学者贺力平1999年指出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不畅主要原因是银行难以获得足够的中小企业信息。袁海博(2010)认为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财务管理水平低,核心竞争力低,使银行获取信息的难度大大提升。

在分析了一系列的有关于中小微金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后,我们发现,目前的研究基本上选取的角度比较多,观点差异大,难以很好地针对中小微企业特点提出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建议,实现“有效又低成本”地降低中小微金融服务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难度很大。

3 信息不对称下中小微金融服务的实践探索

3.1商业银行的实践探索

国家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倾斜使银行看到了新的市场契机,民生银行通过运用中小微城市商业合作社整合客户资源,结合商贷通、消费贷和联保贷等产品,利用网络技术整合企业流水账、实物净资产总额等信息,通过一定的流程做出放贷决定。此外,平安银行的新一贷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E捷贷也在小微贷款业务中表现突出。

更快捷、更便利的贷款服务让银行业迅速扩张了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业务版图,但单纯依靠企业流水账信息容易失真的现状,也让银行的坏账率和不良贷款率蹿高。

3.2网贷金融平台的探索

网贷金融平台使供需双方直接沟通并达成协议,将民间借贷信息对称度高、交易成本低廉、以小客户为主和个性化服务的优点通过互联网得到进一步体现。通过平台收集参与企业的日常交易记录,部分通过接入征信中心和其他机构的方式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再使用一系列网络手段进行筛选处理,可以相对有效地还原借贷者的偿债能力、利润状况和现金流情况,从而根据一定标准作出信贷决策。

但网贷平台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趋向于创造极高回报率吸引投资者,可能引发不良竞争,导致许多平台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

3.3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立的征信系统,截至2014年6月底,已收录自然人信息8.5亿多条,收录企业以及其他组织1940多万户[4]。征信系统以收录个人与企业的银行信贷信息为核心,包括社保、环保、民事诉讼等公共信息,从而形成了以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为核心的征信产品体系。2006年央行宣布正式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多家中小企业运用自己的“经济身份证”,突破其企业融资难的瓶颈。截至2009年年底,累计已有17.3万户中小企业取得银行授信意向,9.2万户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累计获得余额26374多亿元[5]。

但现有许多金融机构反映,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对中小企业征信信息、应收账款质押信息的更新不够及时与完善,且其覆盖面与覆盖数量还太少,并未真正打破中小企业因信息不对称的局面。

3.4中山市社会征信和金融服务一体化平台

中山市社会征信和金融服务一体化平台是通过“三网”资源,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中山市社会征信和金融服务一体化系统。系统主要由信贷产品库、信贷申请与展示、企业增信库、贷款卡和问卷调查、企业非银库、个人信用库、农户信用库和政策法规组成。截至2014年10月16日,小微企业授信946笔,金额94.2亿元大中企业授信699笔,金额168.4亿元[6]。“一体化系统”通过与政府各部门合作,获取一些公共信息,同时发布各银行信贷产品信息,以此有效减少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体化系统”直接通过中山市政务信息中心,自动交换非银行信用信息数据的方式打破了地方部门信息孤岛,使各种信息实现了真正的共享。

4 结语

在金融业的发展中,必然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信贷配给理论认为,为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会在低于市场竞争性均衡利率水平以下,对贷款申请人实现配给,要么花费更多的成本去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要么通过减少贷款的方式来控制风险,然而两者都会减弱银行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内在动力。因此,中小微金融市场破冰的关键是找到一种可以“既成本较低又高效可行”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案。应当说,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让我们看到了曙光,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信息不对称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将有望降低。

参考文献

[1] 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报告[R].北京:国家工商总局,2014.

[2] 殷铭,殷成国.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探析[J].银行家,2012(02).

[3] 钱蓓.七成小微企业不了解扶持政策,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哪?[N].文汇报,2013-01-30.

[4] 陈康亮.中国央行数据库已收录8.5亿自然人信用记录[EB/OL].中国新闻网,2014.

[5] 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年报[R].北京:中国人民银行,2009.

[6] 陈恒才,赖文盛.社会征信和金融服务一体化系统运行一年,银企实现“双赢”[N].中山日报,2014-10-13.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3(a)-105-03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融资信息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融资
融资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7月重要融资事件
订阅信息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