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新常态下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应适度回归家庭教育
2016-07-08□刘鹏
□ 刘 鹏
教育改革新常态下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应适度回归家庭教育
□刘鹏
摘 要:现阶段我国多数小学的体育教育由于受多种条件的限制,都无法完成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部使命,学校应积极地开拓校外体育教育资源。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可以家庭教育为载体和媒介,以学校体育为主导,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体育资源的科学整合,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而又职责分明的小学体育课程体系,实现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向家庭教育的适度回归。不断充实小学生的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健身技能,全面提升体质健康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体质健康;家庭教育;体育资源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小学生体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改善小学生体质的多数研究都没有跳出学校体育的框架。譬如,薄国华对太原某小学研究后认为,提升小学生体质需要在体育活动场地、师资、教学比赛方面加强[1];陶磊等研究认为,体育教学游戏对小学生体质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2],相似研究较多而且视角各异。根据人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学校体育只是学生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对学生体质难以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学生体质的改善需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立足学生生活的各个环节,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关系中,把学生体质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依靠多方面的力量解决,或许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小学体育乃至整个小学教育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从学生日常生活常在的学校和家庭两个场所来看,家庭重视程度也应是学生体质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教育应和学校体育结合起来,共同发挥对学生的合力作用。所以,小学生体质问题适度回归家庭教育是一个现阶段很值得探索的问题。
一、学生体质不断下降背景下小学体育工作的困境
有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生营养和形态方面改善突出,但多项身体技能和素质严重下降,近视、肥胖检出率高,严重缺乏运动[3-4]。由此可以认为,学校体育显然难以完成学生体质健康的全部使命,而且在很多方面近期甚至难以脱离困境,表现得无能为力。
(一)在安全教育和危机管理要求下学校体育顾虑重重
目前,很多小学校园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甚至地面都进行了完全硬化,而且具备优质教育资源学校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多,给肩负提升学生体质重任的学校体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由于体育课师资有限,人均活动场地很少,学生体质水平普遍较差,而且要动起来,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学校因体育课受伤必然会导致家长向学校问责,如此一来,学校就会把体育课的安全要求提到一个更高的级别,学校体育课自然就被要求慎之又慎,惟恐学生受伤。这样体育老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不得不有所保留,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也会严加看管,大多诸如长距离跑、跳跃等稍有危险的项目几乎不敢开展,学校体育的效果可想而知。尤其是一些寄宿学校,危机意识更强,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更是严格,学生活动的时间就大大减少,这是在学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在目前情况下,学校体育也面临困境,在改善学生的体质方面有时显得无能为力。
(二)对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缺乏探索
学校体育在保障小学生体质健康方面肩负主要使命,但不是全部。在我国积极深化教育改革的目前条件下,学校体育面临着场地、师资、条件等短时间内无法克服的困难,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应成为一种选择。从近年来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社会体育资源的发展来看,很多家长本人就是健身爱好者,或者掌握一定的体育资源,非常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若不能时常陪伴孩子并进行必要专业指导的情况下,他们也愿意让孩子长期参加武术、跆拳道、球类等体育培训班,并希望能将其培养成孩子的终身爱好。如今一些培训学校或俱乐部等培训机构由于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具有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管理也较为完善,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在一定程上能满足相应的社会需求。再者,学生在家的时间相对较长,如何合理安排作业与休闲时间和方式也是家长必须考虑的问题。所以,为了不断改善学生的体质,学校可以转变观念,在更多的方面加强家校联系,鼓励学生家庭及社会体育资源的适度融入,并逐渐探索一条家校结合的体育教育模式。
二、新时期学生体质健康要求下的小学体育工作定位
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小学体育是否科学开展的主要评价指标,也是小学体育改革的重要参照。结合小学生的体质状况,可以认为学校体育工作亟待加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各积极要素的科学统筹是小学体育改革的时代要求,也是其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
(一)小学体育应传输一定的知识技能与健身模式,而非全部的身体练习
在目前学生体质仍没能全面止跌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对学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与思考。就课堂的四十分钟而言,真正活动的时间不足半小时,而且由于场地、人数的限制,学生的练习密度和强度一般较小,而且有些学校还随意改变教学计划,压缩学时,限制课外活动,所以,体育课程需深度改革。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喻坚等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主要是传播新的体育理念、新的体育文化、新的行动方式,运动负荷仍应作为评价体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5]。小学体育是一门基础课程,肩负着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使命,应把传授运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放到一个突出重要的位置上,每一次课都是一种运动规范的具体体现,都应是一种运动模式,而不只是单纯的运动本身。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小学体育改革不仅要突出趣味性、实效性,还要强调体育课堂的知识性和实践性,设法引导学生将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基础知识运用到日常运动中去,教他们学会自我约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学校应以此为目标,不断探索和推进小学体育的教学改革。
(二)小学体育应调动家庭和社会的深度参与,实现三者有机结合
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小学体育不可能完成提升学生体质的全部任务,孩子在学校的时间主要是学习时段,生活时段的多数时间和家长在一起,尤其是在节假日的时候,家长几乎全权负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家庭教育的深度参与是大势所趋。杨民等对日本制度化的家校合作研究认为,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保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和连续性[6]。近年来我国的多数小学生家长也会结合孩子的需要,带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提升孩子文化基础知识水平的同时,更加重视孩子的课余爱好,但对孩子的身体素质多数家长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学校体育的学科地位一直较低,学校很少将其上升到政策的层面对家长提出要求,也难以唤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小学生的家庭和社会体育参与处于自然状态。这样一来,由于家庭中的高营养少运动,有些孩子每过一次节假日就增肥了很多。事实上,很多家长都明白,和孩子一起参与各种形式的运动能很好地培养亲子关系,温情脉脉的亲情关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更能有效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所以,学校体育应设法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唤起家长对孩子运动健身的重视,多陪孩子运动,或者帮孩子参加离家较近的健身俱乐部、培训班等组织,鼓励孩子参加校内的各种体育运动竞赛,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健身需求又调动了社会力量融入,有效扩充了学校体育资源,对孩子的成长必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小学体育应注重设计家庭参与的个体化的量化考核方案,重视体育荣誉
考核是一种检验,也是一种目标,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各项目标的设置是必须的,也唯有如此才能指导孩子步步为营脚踏实地地向着目标前进,在成长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快乐。由于个体差异,目标的设定方面当然也应有所区别,关键是引导孩子进步,“跳一跳摘桃子”是已经被证明了的目标设置原则。在体育的考核中,既要有一般性目标,也应有个体化目标,天赋较好与肥胖羸弱者等应区别对待,注重进步,重视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避免打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另外,教师也应积极学习评价体系改革知识,尝试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多主体参与的体育学习评价新体系,并极力拥护体育学习评价的改革[7]。以此为前提,促进家庭的全面参与,尝试把家长参与情况作为一种考核与交流的材料,纳入到学校体育的量化体系中去,与鼓励孩子的学习机品德金不一样,赋予孩子和家长应有的体育荣誉。进而为孩子设置个体化考核目标和健身方案,建立个人健康卡,既要强化目标意识,又要灵活要求,既要保障孩子充足的营养,又要促使孩子在周末、节假日及作业间隙等时间参与一定量的运动,真正做到吃动两平衡。在此基础上,科学构建小学生的校外体育健身模式,促进学生的校外健身。
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来讲,要构建多元化的小学体育课程模式,就要对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学生的自学活动都要做出科学的安排,在充分尊重学校体育的基础和领导地位的同时,科学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体育资源。具体而言,学校体育应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应适当做出调整,重视学生知识和健身模式的培养,强化健康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上,转变学生家长的观念,唤起他们对学生体质的重视,保障学生在家的健身运动时间,自觉和学校一道构建小学体育的多元课程建设框架,在此框架内尽可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引导家庭和社会体育资源的科学融入。
三、小学生体质健康提升与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
小学生的体质问题是多种因素决定的,合理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快乐的心境等,都将影响孩子的体质健康。这些诱因很多时候也受制于家庭环境和父母的观念,这些在孩子学习和生活中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一)把促进学生多途径多形式的参与体育运动作为体育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
目前,由于学校体育的种种局限,很多孩子在学校不能得到充分的运动锻练,所以,学校应尽可能和家长加强沟通,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家庭教育的组成部分,保障孩子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有足够的运动时间。家长应尽可能以培养孩子的特长为目标,为孩子选择一项能时时看得见进步的,趣味性较强的运动项目,譬如,篮球、武术、舞蹈等项目,作为孩子的一门重要的生活课程,认真抓好,促使孩子按计划长期有规律地坚持下去,但也不要盲目排斥跑步、竞走等耐力性项目,尽可能通过不同运动项目的参与促进孩子各项机能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而且学校还应尽可能重拾以赛促练的传统。范晓萍等对美国SPARK研究认为,小学体育课程应该是运动、游戏和娱乐的结合,我国小学体育改革应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运动兴趣与发展、教师兴趣及课程资源等方面着手,促进学生积极的运动参与[8]。当然,对孩子而言,运动应是他们学习之外的一种理想的休闲方式,孩子们能在运动中体验到玩的快乐,也要避免孩子没有节制的沉浸其中,影响文化课的学习。事实上,运动的价值远不止对身体素质的提升,更重的是对孩子道德、意志品质、行为习惯和思考方式的培养。
(二)在家校结合的前提下强化小学生健康生活和运动习惯的培养
生活习惯的培养是家长关心的主要问题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洪明通过对600份家庭教育咨询案例分析认为,厌学、自我管理差是中小学阶段家庭教育的常见问题,溺爱型教养方式为问题主要成因[9]。生活习惯的本身就是一种调理、一种节律、一种意志、一种最轻松最科学的生活方式,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孩子也必然具备高超的生活统筹能力,知道在不同的时间阶段该做的事情,能够很好地把握重点,严格按照老师和家长的要求计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当然,在良好的生活自管支配下,孩子也可能会自觉地进行体育运动,积极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和思考,并且在运动中更注意科学,注意量和度的把握。生活习惯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学校的教育、教师的引导固然重要,但没有家长的监督和约束也很难完成。所以,家长应将孩子的生活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要长期不懈地抓起来,孩子的运动习惯只有成为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构成部分才有意义,才能促进孩子健康体质的养成。事实上,在饮食和生活的基本要求、意志力培养等方面,小学生更愿意听家长的,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体质健康的意义不能忽视。
四、结语
小学阶段是孩子体质养成的重要阶段。在与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学生体质水平普遍不高的特殊情况下,小学体育改革应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家长深度参与,避免家校纠纷,并鼓励以家长为媒介,尝试社会体育教学资源的引入,在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下,使得各种资源协调配合,相得益彰。由于我国城乡及地域差别较为显著,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回归家庭的程度会有所差异,但家庭及社会因素的积极参与是时代的必然需求,学校应结合地域、环境、条件等多方面的情况,做出合理安排,使各种资源实现最优化配合。另外,学校也应充分认识到学生体质健康对整个学校教育的基础作用,积极地践行国家相关教育法规、政策,自觉提升学校体育的学科地位,保障家庭、社会资源的引入,拓宽学校和家庭社会的沟通渠道,使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尽可能养成健康的体育学习和运动习惯,为良好体质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薄国华.学校体育活动对小学生影响研究——以太原市某小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4.06:59-61.
[2]陶磊,王建军.体育教学游戏对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11:119-121.
[3]张大超,李敏.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1:76-80.
[4]梁绍邦.中小学生体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青海教育,2012.05:28-29.
[5]喻坚.“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01:77-79.
[6]杨民,苏丽萍.日本小学制度化的家校合作[J].上海教育,2014.08:54-56.
[7]汪晓赞,季浏,金燕.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效果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01:102-105.
[8]范晓萍,汪晓赞,王健.美国SPARK课程对我国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30 (1):80-83.
[9]洪明.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焦点难点问题透视——基于600份家庭教育咨询案例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2.11:55-59.
(文山学院体育学院,云南文山 663000)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2.013
[基金项目:2013年度云南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Z1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