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问题探究
2016-07-08杜航宇
□ 杜航宇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问题探究
□杜航宇
摘 要:高校体育属于学校体育的最终阶段,其发挥着和社会体育相连接的重要纽带作用,比如说体育意识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等。在当前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新形势下,过去的传习式教学已经无法适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求。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必须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及体育专业课程特点,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让高校体育真正朝着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爱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战略性决策,而这些相关的内容和规定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和重要作用。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因此我们必须要更加关注高校体育的发展,探索创新体育教学模式,采取新的教学手段,尽可能的让所有大学生都能够以更加积极热情的心态参与体育学习,确保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一、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1.体育教育目标的设置相对单一
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仅仅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其中一个目标,心理素质与体育文化素质的增强是确保学生身体素质得以提升的保证,尤其是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可以让大学生在高等教育体系之外逐渐形成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长效机制。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目标仅仅是以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为主,在这样的教学目标引导之下,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的安排、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都是以学生身体素质的标准作为主要评价依据,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是以单一的体能训练作为载体,而没有注重对其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体育文化素质的培养,导致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设置的单一化[1]。
2.体育教育内容和形式不具创新性
第一,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更加注重体育训练,而针对体育理论的内容设置缺乏;第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还需要充实和调整,比如说体育拓展训练有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以及意志力培养的内容没有真正的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第三,对于高校体育教学形式来说,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形式都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师本位形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多体育教师常常是使用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这一教学形式,而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对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非常不利的,也不利于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导致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无法真正实现。
3.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具备多样性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单一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学生评价,目前的评价方式主要是以学生在体育教学项目中的成绩作为主要依据,并未针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科学评价;教师评价,目前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教师论文发表数量、职称、承担项目级别等指标,而对于体育教学实际有效性和学生体育素质情况并不关注,这样就没有充分发挥出教学评价对体育教师的导向作用;课程建设评价,目前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以师生配比、体育场馆数量等量化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忽略了对体育教育资源科学配置的客观性评价。
二、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途径
1.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注重身心素质发展
体育意识即是体育在人脑中的反映,一般包括了人对体育相关的因素、意识形态和体育内容的一种精神反映。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即是要求我们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活动,可以将体育知识灵活地进行运用,进而发挥出增强身体素质的作用。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中,我们要为学生介绍各种不同的体育活动,有效调动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让高校体育教育真正转变为全方位的育人服务,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在体育考核时必须要尽量考虑到个体差异性,进而让更多的学生都可以实现其体育学习目标,让学生可以学习到真正对自己未来发展和生活有用的体育技能,唯有如此才可以让高校体育教育目标最终得以实现[2]。
2.以“快乐体育、主动体育”为教育目标
快乐体育与主动体育是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学生不但能够在体育活动中更多的体现自己的智慧和体能,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更多地释放出内心情感,让他们感受体育锻炼的魅力所在。正所谓悦其精神忘其形,高校体育教学应当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来实施教学活动,应当在快乐体育、主动体育的理念之下制定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可以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比如进行篮球运球的教学时,由于来回运球相对来说比较无趣,所以部分学生不久就失去了学习兴趣,这时我们便能够借助于体育游戏或组织体育比赛来开展教学。如让学生分组进行运球接力,组织他们开展运球障碍比赛,逐渐增加运球的难度,如此一来学生在欢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篮球运球的基本能力,同时也让课堂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3.建立全面、多元的教学评价机制
高校体育教师应当对体育教学内容有一个精准的认识与定位,这一点至关重要。体育教学评价机制的多元化不仅仅体现在体育动作、体育技能以及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评价上,同时更应当囊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构建、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具体表现、学生对于正确学习方法的了解与掌握、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等。在实施教学评价时应当尽量应用过程性评价手段,强调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转变过去那种每学期进行一次的考核方式。如此一来能够减少学生的压力、培养其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学评价理念需要改变单单重视体育理论知识讲解的现状,必须要强调学生体育学习情感的培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保证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4.树立“终生体育”的理念
“终生体育”理念即是高校体育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喜爱某一类体育项目,同时让他能够掌握这一体育项目的基础知识,学会科学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养成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进而在其毕业之后的生活或工作中能够坚持体育锻炼。需要认识到,终身体育是近年来提出的新的体育教学理念,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必然发展方向,这一教学理念的产生和应用会加快推进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高校体育工作者必须要站在发展的角度,自觉树立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尽可能的调动学生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3]。
三、结语
新时代的高校体育教学必须要朝着全面化、终身化、开放化以及多元化的目标改革,在素质教育体系之下,高校体育教学不单单要能够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以及体育文化修养,同时还必须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总之,未来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需要依靠多种方式、多种手段来满足不同情况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逐渐做到向社会开放,将体育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和自然中来。高校体育工作者还必须要意识到,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依旧需要不断吸取与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让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杨攀.论高校新课程体育教学模式科学化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02):23.
[2]赵蕾,龙洋.高校体育竞技教学模式探索[J].新西部,2015 (24):92.
[3]杨嘉跃.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导刊,2015(12):167.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475000)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