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分析

2016-07-07晋艺波

关键词:旅游业

晋艺波

(武威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系,甘肃 武威 733000)

甘肃省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分析

晋艺波

(武威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系,甘肃 武威 733000)

摘要:基于乘数理论,选取1991—2014年甘肃省旅游业的统计数据,使用计量方法,建立甘肃省GDP与旅游收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研究甘肃省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甘肃省旅游业对区域经济贡献巨大,近五年旅游收入乘数平均值大于6;旅游收入乘数变化剧烈,呈现1997年、2003年、2008年三个拐点;甘肃省因基础设施等因素与旅游业的发展不同步,导致旅游业经济边际效应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旅游业;经济贡献;C-D函数;乘数效应

一、甘肃省旅游业的经济贡献研究方法确定

目前,国内学者对旅游业的经济贡献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研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一是选择旅游卫星账户(TSA)来分析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但旅游卫星账户的编制难度系数较大、成本较高,而且目前甘肃省的旅游卫星账户还没有建立。二是选择用统计分析方法建模回归来分析,尹美群、赵刚、张继东收集与整理了2003—2014年的数据,分析了旅游产业对北京市经济发展的贡献[1];兰海分析了青海旅游业对GDP、第三产业、创汇、就业等贡献程度,以及旅游收入依存度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影响[2];李朝洪、郑乐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旅游业对黑龙江省和地区经济贡献度量化指标;张林玲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方法,实证研究了四川省旅游业的经济贡献度[3];李强、赵学超、孔如萍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泰安市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王燕、王哲、 董良全选取需求收入弹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产业关联度、综合就业容量等四个评价指标,计算分析了新疆旅游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影响。三是选择利用乘数理论来分析旅游业的经济贡献,如温艳玲、吴施楠从贸易乘数入手,推导出入境旅游国民收入乘数模型、政府收入乘数模型和入境旅游就业乘数模型。

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考虑到所搜集的数据资源,本文借鉴前面学者的乘数理论方法,来研究分析甘肃省旅游业的经济贡献。目前还没有分析甘肃省旅游业经济贡献的研究文章,其他学者[4-5]仅仅注重了计量分析,用数据来说明甘肃省旅游业经济贡献的显著程度[6]。运用乘数理论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二、基于乘数理论的甘肃省旅游业经济贡献研究

(一)旅游收入乘数效应理论

乘数效应的产生是因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相互关联,一个部门的经济活跃在增加本部门收益的同时,通过连锁反应来增加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收益,从而使国民收入以倍数于原变化量的速度增加。那么,旅游收入乘数效应则是指因为旅游区域收入增加[7],引起本区域GDP的增加,则旅游收入乘数的公式为

(1)

其中,△GDP为因旅游收入的获得而引起的区域GDP的增加,△TGDP为旅游收入的增加。

如果我们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考量旅游产业收入与区域GDP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效应特别强烈[8]。一是因为旅游业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等六个要素,这些要素涉及了餐饮、住宿、交通、商业等各个产业,影响范围很广;二是因为区域的旅游收入能被认为是一种从外部引入的资金,具有外部性特征,对区域经济的增长能产生全面拉动的作用,同时旅游收入从旅游者角度来看,可以看成是一种纯粹的消费支出,即是旅游者对本区域投入了投资资金,最终其收入效应会影响区域的整个经济系统。因此,为了更好地从区域经济系统角度来衡量、反映旅游业收入的总体经济效应,本文引入旅游收入产出弹性的概念[9]。

依据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公式

Y=AKαLβ,

(2)

构造甘肃GDP与旅游收入的生产函数为

GDP=A·TIα。

(3)

其对数形式为

lnGDP=lnA+αlnTI。

(4)

以此来计算甘肃旅游收入乘数。在公式(4)中,以甘肃的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值记为GDP数值;以甘肃的旅游总收入统计值记为TI(其中: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外汇旅游收入);方程中的常数项系数记为A,其代表的涵义是其他的要素投入,比如时间、技术等因素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α则表示旅游收入产出弹性,它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经济产业结构、一定技术等限制条件下,某区域TI(旅游总收入)之相对影响程度而引起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之相对影响程度,即1%的TI变动而影响GDP变化的百分数。根据该生产函数估计得到α值之后,我们就可以计算出甘肃的旅游收入乘数,其计算公式为

(5)

旅游收入乘数反映的是TI数量变动而影响GDP数量的变动,即旅游收入变动l个单位的数量所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变动的数量。

我们应该注意:在一定期限内,旅游收入的产出弹性是相对平稳的,但是旅游收入乘数体现的是旅游收入对经济的边际效应[10],它受诸多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够反映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个假设就是本文根据甘肃省10年的旅游数据计算旅游收入产出弹性,并以此计算每年的旅游收入乘数的理论依据。

(二)估计C-D生产函数

1.变量描述与选择

我们研究甘肃省TI(旅游收入)与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投入产出模型,被解释变量应该是GDP的统计值,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存在导致物价水平一直在变化,所以要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必须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本研究用GDP指数来代替GDP,以1978年的GDP值——64.73亿元为基准,记为100,用Y表示。将旅游总收入作为解释变量,记为X。本文根据甘肃省1991—2014年的样本数据进行测算,对数据进行整理,将甘肃省GDP值与旅游总收入两个变量的折线图放在一起比较,见图1、图2。

图1 1991—2014年甘肃省GDP值变化趋势

注:数据来源于《甘肃发展年鉴》及《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从图1、图2可以发现,近20年甘肃的旅游收入和GDP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且这两个序列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同步变化的走势,初步认为甘肃的旅游收入和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

2.模型估计及检验

根据旅游收入乘数理论,考虑其他投入因素对GDP的影响,根据公式(4)建立假设模型为

lnY=lnA+αlnX+ε。

(6)

运用Eviews 8.0软件,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方式计算,其回归估计结果见表1。

图2 1991—2014年甘肃省旅游总收入变化趋势

注:数据来源于《甘肃发展年鉴》及《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表1最小二乘法回归估计结果

因变量:lnY

方法:最小二乘法

样本:19912014

所包含的观测值:24

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差t-检验伴随概率lnA5.9364920.040651146.03450.0000lnX0.5046000.01015349.697920.0000可决系数0.991171被解释变量的均值7.720795调整可决系数0.990770被解释变量的标准差0.972211回归的标准误差0.093403赤池信息准则-1.824133残差平方和0.191930施瓦茨准则-1.725962对数似然估计值23.88959汉南-奎因准则-1.798088F统计检验2469.883杜斌-沃森统计1.221888F统计量的伴随概率0.000000

样本量为n=24,两个解释变量的模型在α=0.05的显著水平下,查D-W分布表,可得临界值dL=1.273,dU=1.446,模型中0

调整后的模型回归结果见表2。

表2迭代估计回归结果

因变量:lnY

方法:最小二乘法

样本(调整后):1992 2014

所包含的观测值:调整后为23

7次迭代后收敛

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差t-检验伴随概率lnA5.9688550.08306971.854260.0000lnX0.4959030.01957325.335830.0000AR(1)0.4273160.2155142.7827740.0493可决系数0.991400被解释变量的均值7.793938调整可决系数0.990540被解释变量的标准差0.924079回归的标准误差0.089876赤池信息准则-1.859653残差平方和0.161556施瓦茨准则-1.711546对数似然估计值24.38602汉南-奎因准则-1.822405F统计检验1152.838杜斌-沃森统计1.991916F统计量的伴随概率0.000000

dU

lnY=5.9689 + 0.4959lnX+ 0.4273AR(l)

T(71.8543)(25.3358)(2.7828)

下面分别从统计和经济两个方面检验模型的优劣。(1)统计检验:模型估计得到的R2=0.9905,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非常好,且常数项系数和自变量系数的P值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2)经济意义检验:lnX的系数是正值,以及其他投入因素的常数项值也为正,与我们的直观判断相符,即甘肃的旅游收入与GDP呈正相关,也就是说旅游收入的增加会促进甘肃生产总值的增长。

(三)计算旅游收入乘数

通过回归模型估计计算,甘肃省旅游收入的产出弹性估计值α=0.4959,由公式(5)K=0.4959*(GDP/TI) ,计算甘肃省1991—2014年的旅游收入乘数值(见表3)。

表3 1991—2014年甘肃省旅游收入乘数统计表

由表3可以看出,1991—2014年间的旅游收入乘数一直呈现下降状态,最近5年的平均值是6.29,即自2010年来,甘肃省的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能够增加甘肃省6.29元的GDP收入。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其他区域的旅游收入乘数值通常都大于1。所以从甘肃省旅游业收入乘数值来看,旅游业对于甘肃省经济系统产出值的增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三、甘肃省旅游业对区域经济贡献结果分析

(一)甘肃省旅游业对区域经济贡献巨大

近5年甘肃省的旅游收入乘数的平均值为6.29,其含义是甘肃省旅游收入每增加1个单位,就会使得甘肃国内生产总值增加6.29个单位。甘肃省旅游业的收入与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与现有区域旅游收入的经济贡献研究结果相比算是不错的,所以甘肃省的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产业地位的重要性在旅游业的经济带动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发挥。为了加快甘肃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在充分发挥甘肃省旅游业的资源产业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地理位置优势的同时,要不断创新改革甘肃省旅游业的发展模式。

(二)旅游收入乘数变化剧烈,呈现三个拐点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甘肃省旅游收入乘数有三个拐点:从1996年的44降低到1997年的26, 2003年的31降到2004年的16,2008年的11降到2009年的8。其原因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3年的“非典”事件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这些事件影响了甘肃省的经济或者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出现旅游收入的拐点状况,说明甘肃旅游业发展变化剧烈,受外在因素影响程度大,这也是旅游业的特点。

(三)近年来甘肃省旅游业的经济边际效应呈下降趋势

近5年,虽然甘肃省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很大,增长幅度明显,但是甘肃省旅游收入乘数下降却比较快。由于旅游收入乘数反映的是旅游收入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其大小受诸多方面的影响,包括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反映出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鉴于此,甘肃省旅游收入作为一种决定本省GDP产出的投入要素,本身量的增加会受到当地其他因素的影响,共同造成GDP的变化。这几年的旅游收入乘数下降,说明甘肃省旅游业对GDP的影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相对增强,即甘肃省的旅游业收入与其他制约本省国民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之间的组合情况出现了偏差。从影响因素分析,这几年甘肃省旅游业受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影响,发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快,而旅游业一个重要的性质就是产业关联度高,其他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如旅游基础设施、技术条件、旅游服务质量与旅游业的发展不同步,并且其他关联产业在短时间内还没有来得及对旅游业的产业带动效应做出反应。

总之,为了增强甘肃省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各级部门必须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下做出积极正确的旅游业的发展方案,并且不断改善甘肃旅游业的外部环境,使得甘肃旅游业产业主导的地位真正发挥作用,进而带动甘肃区域经济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成为甘肃省经济健康发展的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尹美群,赵刚,张继东.北京旅游产业对本地经济贡献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37(11):12-19.

[2]兰海.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对地方经济贡献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2):7-11.

[3]张林玲.四川省旅游产业经济贡献度实证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4,30(6):24-29.

[4]庹梅.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兰州市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12.

[5]杨光.甘肃省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6]黄明凤,王姗姗.丝绸之路复兴计划带动下区域旅游产业对经济贡献的时空差异分析:以西北地区为例[J].开发研究,2014,30(4):59-62.

[7]杨莉.旅游消费函数构建及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度量[J].商业经济研究,2015,34(16):120-121.

[8]曾国军,蔡建东.中国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J].旅游学刊,2012,27(5):23-29.

[9]李思东,张爽.旅游产业对黑龙江省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2):7-11.

[10]王莹,旅游产业对伊春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3.

(责任编辑:李晓梅)

An Analysis on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to Regional Economy in Gansu Province

JIN Yibo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wei Occupational College, Wuwei, Gansu 733000, China)

Abstract: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in Gansu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according to the tourism statistics from 1991 to 2014 in Gansu Province. First, the C-D production function of GDP and GDP of tourism industry in Gansu Province is established. Then the income multiplier of Gansu tourism industry is calculated. Finally, the income multiplier is used to study the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to economic growth in Gansu province. The three main findings of our study were as follows. First, in the last five years, the tourism income multiplier of Gansu province is 6.29,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to the regional economy is enormous. Secondly, Gansu tourism income multiplier has three inflection points in 1997, 2003 and 2008. Thirdly, the economic marginal effect of tourism income is declining, because of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frastructure, technical conditions and tourism service quality.

Key words:tourism industry; economic contribution;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multiplier effect

*收稿日期:2016-01-23;

修订日期:2016-02-23

基金项目:武威职业学院基金资助项目“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差异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2015SK03P)

作者简介:晋艺波(1979—),男,陕西韩城人,武威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经济、旅游教育。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297(2016)03-0062-05

猜你喜欢

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实证分析
四川旅游业20年发展经验浅析
Cataract in diabetes mellitus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大连发展休闲生态旅游业的对策建议
大连促进旅游业“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典型做法及几点思考
旅游业增长最快的板块 生态旅游:真绿还是漂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