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英:把政治课上出诗意
2016-07-07刘汝兰
刘汝兰
刘自英:把政治课上出诗意
刘汝兰
在娄底市二中,刘自英可是鼎鼎有名的“明星”老师。虽然她教的是政治课,但她在学生中名气却很大。
1992年大学毕业后,刘自英成了一名中学政治教师。第一次站上讲台,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学生中进行调查——“你们心目中的政治老师是啥样?”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如“年轻漂亮”“不要老学究”“不要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多联系时事,生动有趣”“知心姐姐”等。学生的期盼给了她很大的压力,而这也是让她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动力。
为了把政治课上出诗意,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刘自英除了学习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不断学习历史、地理、语文等相关知识,以适应教学需求。除此之外,在课堂中,她会时不时询问学生的意见:“我这样的语速你们习惯吗?”“这个问题,我这样讲你们能接受吗?”采访中,有个叫周薇的学生这样说道:“刘老师是我遇见的第一个这么在乎学生感受的老师!”
要想把枯燥的政治课上得富有诗意,教师除了自身不断学习、具备扎实的学识功底外,还需不断适应时代发展,更新教学理念,探究新的教学模式。2003年,刘自英在学校第一个引入并实施研究性学习。课前三分钟的国际国内时事热点播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新闻主播”;课堂上围绕一个研究性学习主题,师生一起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研讨……
现在,熟悉刘自英的人给了她如下的勾画:
课堂上她总是用精彩的语言、有价值的问题,把学生带上一个新的平台和境界。同行们听课以后,也总是说“刘老师的课,三维目标都体现得比较好,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引领”。学生王艳发自内心地说:“刘老师,很荣幸能成为你的学生,能每天听你上课真是一种享受!”
之所以如此受好评,是因为她上课没有生硬灌输和约束,更多的是启发、点拨、组织和引领,能够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和信念的火把,唤醒学生冷却的激情与沉睡的潜能,从而达到“用一棵树来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来推动另一朵云”的目的。
做事也好,做学问也罢,落脚点都归于做人。也许是刘自英悟出了“谦受益”“有容乃大”的真谛,她展示给我们的做人法宝就是两样——谦虚和包容。学生周明很帅气,成绩也好,但刘自英发现他有段时间上课老玩手机。怎么办?她跟周明聊他的帅气、他的爱好、他学习上的优势与短板以及他今后的就业方向。聊着聊着,周明向她说了心里话:“我恋爱了。”刘自英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给周明讲起了适度原则的道理。在之后的课堂中,周明的注意力回来了,后来还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
踏实的工作与生活,使刘自英先后获得了多项荣誉。34岁时她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13年被评为娄底市首届高中学校政治学科带头人。
但是,面对采访,她却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政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