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2016-07-07钟甲荣
钟甲荣
【摘 要】情境教学是教师比较青睐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与历史课堂真正融为一体,从而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效果。本文阐释了创设问题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创设音乐情境、创设影视情境、创设语言情境等情景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 历史课堂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103-02
课堂是历史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的生命与活力是历史教学质量的源泉。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历史课堂沉闷乏味,单纯地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基本阶段,没有丝毫的新意与吸引力。这种教学模式与风靡校园的新课程改革是背道而驰的,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因为它否定了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抹杀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升华学生的学习情感。而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可以让学生的认知得到优化,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从而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探索者,那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在中学生的心中,这种感觉特别强烈。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就会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准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拨动学生心中的那根弦,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的时候,笔者为学生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活动,还会不会爆发鸦片战争?林则徐如果没有被撤职查办,中国的鸦片战争会不会取得胜利?鸦片战争的意义是什么?”,笔者用这些问题引发学生去思考、热烈讨论、认真分析,再加上笔者的指引和点拨,学生最终得出了结论:“单靠一个人或是几个人的力量是不能改变现状的,因为腐朽的封建制度没有实力与资本主义制度抗衡。”当然,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固定的,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当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的时候,都希望自己是第一个发现答案的人,因此学起来分外认真。
所以,在教师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可以用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营造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思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求知欲望的有效手段。而且,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也可以当堂提问,再加上教师的有效指导,必定能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二、创设生活情境,点燃学生求知欲望
高中历史教学,有很多内容抽象难懂,再加上年代已经久远,对于现代的中学生来讲,想要透彻地理解其中的含义实属不易。而且传统的历史课堂又是封闭的课堂,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与见解。如果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就很容易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场景,一定会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课堂之上。
比如在教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的时候,这节内容比较深奥,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导入:“雯雯是一个活跃的女生,有一次妈妈去给她送宵夜,她慌忙将自己的日记本合上并上了锁。第二天,妈妈在打扫房间的时候偷看了雯雯的日记,母女俩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吵。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你是怎样看待的呢?”学生立即热烈的讨论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雯雯的妈妈不应该偷看日记,这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在这个基础上,笔者将话题引入了今天的新课:“父母偷看子女的日记侵犯了子女的隐私权,现代社会的这种法制可以上溯到古罗马的法制。”从而导入了新课。
可见,上课的第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要让新课的内容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心。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利用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三、创设音乐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音乐是作者倾诉心灵的一种方式,它不仅能够引发人们的情感,还能渲染情境、营造气氛。它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最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根据所学历史内容,为学生播放一首相关的音乐,让学生陶醉在历史音乐的氛围当中,必定能体会当时的历史情感,从而更加容易理解所学的内容。
比如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的时候,当介绍五四运动的内容时,笔者为学生播放了《共青团之歌》,歌词是这样的:“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青春点燃未来。”这是一首青春之歌,激情昂扬,当音乐响起,学生立刻沸腾了,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激发了学生的青春自豪之感。在熟悉的旋律当中,笔者开始讲述五四青年节的由来,这样的历史课堂效果一定是最令人满意的。
音乐是一种艺术语言,它更能直接地为人们传情达意。和谐的旋律,可以打动学生的内心,唤起学生的情感。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音乐旋律创设一种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深入历史,了解历史。
四、创设影视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历史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还有一种新颖的教学媒体,那就是电影电视。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价值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将过去发生的事情引到历史课堂上来。生动形象的画面、栩栩如生的人物,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历史舞台,让学生仿若身临其境,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又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
比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的时候,笔者在课上为学生播放了历史影片《甲午风云》,里面关于黄海之战的片段,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了政府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精神,将士们壮烈殉国的悲壮画面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学生的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笔者在课堂上创设的影视情景,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再现,还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历史知识,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与素质的提高。
目前,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在学校教育中非常普及,它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历史事物,它本身具有的生动性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影视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让本来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五、创设语言情境,渲染课堂教学氛围
很多人认为,历史学科单调死板,其实它也具有鲜活的一面。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语言功能,利用生动、形象、饱含感情的教学语言,为学生创设一个历史情境,让历史知识以鲜活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还原历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人和事,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境界。
比如在学习“辛亥革命”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向学生介绍了主要的历史人物,当讲述女革命家秋瑾的时候,笔者满怀深情的说道:“在29岁那一年,她离开了温馨的家,离开了年幼的孩子,舍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选择了民主革命之路。她为的是什么?不是自己,而是想为灾难重重的中国寻一条出路。为此,她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笔者的深情讲述中,学生看到了一代女革命家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的精神。这时,学生的表情是凝重的,来自内心深处的只有对秋瑾的敬佩与尊重,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好。
语言是一种艺术,教师在使用教学语言的同时,就是在创造艺术。教师是语言的艺术家,绝对不能让自己的“艺术品”变得暗淡无光。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身的教学语言素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情境。
总之,情境教学是一种体现人本教育的新型方法,它符合高中生的认知心理与需求,拓展了学生的历史视野,真正响应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机应变,对已有的历史知识进行再创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如沐春风,体验学习历史的乐趣!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