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所有权、盈余管理与高管报酬激励

2016-07-07北京城市学院曹慧

财会通讯 2016年3期
关键词:报酬所有权盈余

北京城市学院 曹慧



政府所有权、盈余管理与高管报酬激励

北京城市学院曹慧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高管报酬激励不足和激励过度两种不同情形下,政府所有权和盈余管理对高管报酬激励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高管报酬激励不足时,政府所有权高的上市公司激励不足的现象更严重;在高管报酬激励过度时,政府所有权低的上市公司过度激励的现象更严重。此外,在报酬激励不足时,高管会通过盈余管理增加自身报酬。当总经理兼任董事长时,高管权力膨胀导致其运用权力提高自身报酬,使激励不足的现象减轻,激励过度的现象加重。

关键词:政府所有权盈余管理高管报酬激励不足激励过度

一、引言

近年来,上市公司高管报酬持续走高,引发了各界争议和不满。为了防止国企高管报酬过高,《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等限薪政策相继出台并实施,高管报酬的公平性、合理性问题再次成为公众的关注热点。代理理论认为,合理的报酬契约需将高管报酬与企业绩效挂钩,使高管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但是,国内外许多经验研究却发现,高管报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较低,在企业绩效下降时,还会出现高管报酬增加的现象,即高管处于"旱涝保收"的有利地位,高管报酬激励被扭曲。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高管报酬激励不足和激励过度的现象,激励不足与激励过度的报酬契约都是无效的契约,不能对高管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本文将以现有文献为基础,从政府所有权和盈余管理两个角度实证研究高管报酬激励问题,以期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报酬激励扭曲的原因提供一定的解释。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在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时期,政府仍然扮演多重角色,既行使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也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既实施行业管制、区域管制、价格管制等经济干预,也实施对国企高管的报酬管制。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对企业的所有权直接参与高管报酬契约的制定,采用任命公司董事的方式影响董事会决策,实现对高管报酬契约的管制。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影响其控制的企业,如2009年国资委等六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报酬管理的指导意见》,2014年中央审议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等。为了避免高管报酬过高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在政府的管制下,政府所有权高的上市公司其高管报酬水平不会太高,激励过度的现象将弱于政府所有权低的上市公司。但是,政府所有权高的上市公司其高管可能存在其他形式的隐性激励,如政治晋升、在职消费、高福利等,各种隐性激励会弥补显性报酬激励的不足。所以,即使报酬激励不足较为严重,政府所有权高的上市公司其高管也能接受。由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A:对于激励不足的样本,政府所有权与高管的负向额外报酬呈正相关关系,即政府所有权越高,高管报酬激励不足的现象越严重

假设1B:对于激励过度的样本,政府所有权与高管的正向额外报酬呈负相关关系,即政府所有权越低,高管报酬激励过度的现象越严重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为了获取私利而有目的地干预公司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的信息披露管理。在诸多盈余管理的动机中,提高高管报酬水平是盈余管理的基本动机之一。现代企业普遍采用将高管报酬与企业绩效挂钩的报酬政策,而企业绩效的衡量多以会计指标为基础,会计处理方式的多样性为高管通过会计政策变更操控企业绩效提供了条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高管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能力有意愿通过各种盈余管理手段粉饰财务数据而获取高额报酬。因此可以预见,当高管报酬激励不足时,高管有可能操纵盈余管理,增加自身报酬,使负向额外报酬减少,减轻激励不足;但是当高管报酬激励过度时,自利的高管仍有可能操纵盈余管理,继续增加自身报酬,使正向额外报酬增加,加重过度激励。由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2A:对于激励不足的样本,盈余管理与高管的负向额外报酬呈负相关关系,即盈余管理会减轻高管报酬的激励不足

假设2B:对于激励过度的样本,盈余管理与高管的正向额外报酬呈正相关关系,即盈余管理会加重高管报酬的过度激励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选择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并做如下调整:第一,剔除ST、*ST类公司;第二,剔除保险、银行、证券等金融类公司;第三,剔除数据缺省及不合理的公司。经过筛选,最终取得有效样本1093个。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以及中国证监会网站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二)变量定义

(1)高管报酬模型的变量定义。大量研究已证实,影响高管的报酬的主要因素包括:高管的人力资本价值,雇佣企业的企业绩效及其他企业特征等。因此本文在建立高管报酬模型时,用CEO的教育背景、任职期限和年龄来衡量高管的人力资本价值,用企业绩效、企业规模、企业的成长性来描述企业特征。表1是高管报酬模型的变量定义。

表1 高管报酬模型的变量定义

(2)研究模型的变量定义。关于盈余管理的计算,本文借鉴于富生等(2013)的方法,将超额应计利润作为衡量盈余管理(EM)的指标。通过以下模型计算出来的残差εit即为超额应计利润。

上式中的TAit是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差,代表i公司第t年的应计利润总额。Ait-1是i公司第t-1年末的总资产。ΔREVit是i公司第t年和第t-1年主营业务收入之差。ΔRECit是i公司第t年和第t-1年应收账款之差;PPEit是i公司第t年的固定资产原值。IAit是i公司第t年的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之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模型中还增加了总经理兼任董事长、内部董事比例、股权分散度以及行业哑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表2是研究模型的变量定义。

表2 研究模型的变量定义

(三)模型构建

(1)高管报酬模型的模型构建。模型(2)是本文构建的高管报酬模型。对该模型进行回归,计算出的残差ε1即为高管的额外报酬(AD)。ε1为负值,说明高管取得负向额外报酬,处于激励不足状态;ε1为正值,说明高管取得正向额外报酬,处于激励过度状态。

Ln(COMPt)=α0+α1EDU+α2TERMt+α3AGEt+α4ROAt+α5ROAt-1+α6Ln(SCALEt)+α7GROWt+ε1(2)

(2)研究模型的模型构建。模型(3)是本文根据理论假设构建的研究模型。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1)高管报酬模型的描述性统计。表3报告了模型(2)中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量。从表3可以看出,高管报酬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675667.14元和664711.62元,说明样本公司间高管报酬的差异很大,上市公司出现高管报酬激励不足和激励过度两种现象的可能性较大。在人力资本价值方面,样本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管约占88.4%,即近九成的高管具有高学历。高管的平均任期超过5年,高管的平均年龄约49岁。在企业特征方面,2014年和2013年的总资产收益率变化不大。企业成长性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0.062和0.411,说明样本公司的成长性差别较大。

表3 模型(2)的描述性统计

(2)研究模型的描述性统计。表4报告模型(3)的描述性统计量。从表4可以看出,高管额外报酬的平均值为0,这说明回归模型符合零均值假定。经统计,额外报酬为负的公司即激励不足的上市公司有516家,额外报酬为正的公司即激励过度的上市公司有523家。国有股比例的平均值是19.2%,标准差是14.4%,最大值是85.3%,最小值是0,可见样本公司间国有股比例的差异较大。盈余管理的平均值是0,标准差是0.135,最大值是0.413,最小值是-0.316,说明样本公司间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异较大。最后,总经理兼任董事长的上市公司约占13.5%。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约占21.5%。由内部董事的比例平均值和标准差可知,样本公司间内部董事比例的差异较小。

表4 模型(3)的描述性统计

(二)回归分析

(1)高管报酬模型的回归分析。对模型(2)中的变量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后发现,因变量与自变量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但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弱,说明因变量与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时,多重共线性的影响较小,报表略。表5报告了模型(2)的回归结果。从表5可以看出,所有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在统计上都是显著的,且在1%和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可以采用模型(1)估计高管的额外报酬。

表5 模型(2)的回归结果

(2)研究模型的回归分析。同样地,对模型(3)中的变量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后发现,因变量与自变量显著相关,但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弱,说明因变量与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时,多重共线性的影响较小,报表略。表6是模型(3)根据激励不足和激励过度两个样本分别进行回归后的结果。从表6可以看出:首先,在激励不足的样本中,政府所有权与负向额外报酬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政府所有权越高,负向额外报酬越高,高管报酬激励不足的现象越严重,假设1A成立。在激励过度的样本中,政府所有权与正向额外报酬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政府所有权越低,正向额外报酬越高,高管报酬激励过度的现象越严重,假设1B成立。其次,在激励不足的样本中,盈余管理与负向额外报酬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负向额外报酬越低,假设2A成立。这意味着在报酬激励不足时,高管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报酬水平,以减轻报酬激励不足的现象。在激励过度的样本中,盈余管理虽然与正向额外报酬呈正相关关系,但在统计上不显著,这说明在高管被过度激励后,并没有操作盈余管理进一步提高报酬水平,假设1B不成立。这可能是因为通过盈余管理实现报酬增加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和成本较高的方式,因为运用会计处理方式来调节账面利润,容易被审计师或监管部门发现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已经获得超额报酬时,理性的高管不愿再承担较高的风险去进行盈余管理。最后,从表6中还发现,不管是在激励不足还是激励过度的样本中,总经理兼任董事长与额外报酬在均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这说明总经理兼任董事长时负向额外报酬减少,正向额外报酬增加。可见总经理兼任董事长会引起高管权力膨胀,促使其运用权力提高自身报酬,最终导致激励不足减轻,过度激励加重。另外,在激励不足时,降低内部董事比例,能减轻激励不足;在激励过度时,股权越分散的公司过度激励更严重。

五、结论

本文选择我国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政府所有权和盈余管理对高管报酬在激励不足和激励过度两种不同情形下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政府所有权与高管的负向额外报酬呈正相关关系,即政府所有权越高,高管报酬激励不足的现象越严重;政府所有权与高管的正向额外报酬呈负相关关系,即政府所有权越低,高管报酬激励过度的现象越严重。这说明由于政府对高管报酬契约的管制,使得在政府控制的企业中,更容易出现激励不足的现象;而在非政府控制的企业中,更容易出现激励过度的现象。第二,盈余管理与负向额外报酬显著负相关,但与正向额外报酬的正相关关系在统计上不显著,这说明在高管报酬激励不足时,高管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自身报酬,减轻激励不足的现象;但在高管报酬激励过度时,理性的高管不会采用盈余管理这一风险较高的方式来提高自身报酬。第三,总经理兼任董事长与负向额外报酬负相关,与正向额外报酬正相关,说明总经理兼任董事长会引起高管权力膨胀,促使其运用权力提高自身报酬,最终导致激励不足减轻,过度激励加重。这反映出管理层权力越大,高管报酬水平越高。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在政府的管制和干预下,高管报酬没有出现严重的激励过度的现象,六部门发布的"限薪令"等相关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高管激励机制,促进隐性激励向显性激励转化,以改善高管报酬激励不足的现象;另外,本文还证实了上市公司高管会通过盈余管理提高报酬水平,改善激励不足;也会利用管理层权力提高报酬水平,减轻激励不足,加重过度激励,因此建立有效的高管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极为迫切。

表6 模型(3)的回归结果

参考文献:

[1]吴联生、林景艺、王亚平:《报酬外部公平性、股权性质与公司业绩》,《管理世界》2010年第3期。

[2]方军雄:《高管权力与企业报酬变动的非对称性》,《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3]曹慧:《市场化水平、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薪酬激励》,《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15期。

[4]黄辉、张博、许宏:《管理层权力、国有控股与高管报酬激励》,《经济问题》2013年第1期。

[5]曹慧:《行业竞争、股权性质与高管薪酬激励》,《生产力研究》2014年第3期。

(编辑彭文喜)

猜你喜欢

报酬所有权盈余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职场不公平,所有人都变懒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一方支付首付购房,婚后双方一起还房贷未取得产权证的,离婚时房屋归谁?
论所有权保留
权利人放弃所有权只能适用注销登记
医生的最佳报酬
《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发布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