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2016-07-06李智智
李智智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进行研究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本文通过对语文教学、有效教学的概念进行梳理,并对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进行了审视,进而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对策
在小学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断涌现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这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但是一些课堂上仍然存在流于形式的“创新”,无论是“讨论法”还是“探究法”,主体依然是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得到充分的调动。因此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需要思考研究。
1 相关概念梳理
1.1 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个体小学学习阶段重要的基础科目,它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道德情操、思想道德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优秀的语文教学必然包括优秀的教学规划、对语文教学特点的充分认识和目的明确的教学目标。
1.2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主要以学习的情境理论为基础,强调学习不仅仅是个体思想素质建构的心理过程,而是个体社会性、实践性、差异性的参与过程,进而催生了有效教学的概念。可以概括为,有效教学是一种对个体进行政治社会化的一种高效率的教育过程。
2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审视
2.1 教师对课本解读不详
解读不详既包括解读不到位,又包括过度解读。对课本的解读是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育的基础,如果教学个性化是决定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主观因素,那么课本解读就是决定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客观因素。如果对课本解读不到位或过分的解读课本都有可能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课本解读不到位。课本解读不到位一是对课本中的文章整体内容缺乏宏观的统领。语文课本的解读是教育者文学素养的体现,是学生、教师对文本的渗透、感悟、潜移默化的过程,课本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情感,同时辅助以深刻的理解;二是忽略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对课本文章的阅读并不是被动的、静止的接受作者所传达的结论和观点,而是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心灵体验。
第二、过度解读课本。往往教师为了达到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对课本的知识进行过度的解读。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心理差异,还要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
2.2 教师对新课标把握存在偏差
新课程的改革模糊了分数差距、拓展了课堂空间、培养了学生兴趣,使师生的教学能够更好的实现“三维”目标,落实“双基”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如何把握和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就成为了关键。
第一、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理解存在偏差。语文教学就是帮助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同时,语文也承载着思想和文化,好的语文作品是作者思想的精粹。这就表明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人文性。
第二、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分析不准确。语文是所有教学课程的基础,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先决条件。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在教学中的基础性地位,也决定了语文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而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忽略这一特性,只注重语文教学的智育性,忽略语文教学的德育性。
3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小学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基础,是个体发展的重中之重。针对新课标的要求,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育应该秉承着遵从教育规律的原则,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深刻分析学生个性的基础上进行趣味性强、个性化凸显的教育。
3.1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与能力的目标相统一。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教育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謂的全面发展就是学生的德智双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就是对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行教育,使其具有良好的性格和思想品德,具有优秀的文化积累和正确的审美观念。语文能力是小学语文素质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
第二、过程与方法的目标相统一。有效教学强调人对于探究过程的独特体验,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鼓励孩子个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统一就要注重学生主动的探究行为和学生的自主合作行为。。
3.2 落实有效的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是教学过程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通过精美的教学设计、多元的媒体应用和深刻的教学反思能够促使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第一、精美的教学设计。精美的教学设计要同时具备细化的目标、科学的特点分层、课堂主动权三个因素。课时目标是有效教学课堂实施的蓝本。例如:低段的教学优先考虑对词句搭配运用的掌握,中段教学注重句群和段落概念的渗透,高段的教学要求对谋篇布局的了解。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让学生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第二、多元的媒体应用。随着多媒体的飞速发展,学校教学采用多媒体这种形式已然成为大趋势。教师通过制作精美的PPT、视频、音乐等方式,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无法否认,多媒体的应用对小学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要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就是针对自己的课堂和观摩他人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批判性的思考,其目的在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缺点、发扬优点,进而力求在今后的教学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一堂课后教师要深刻反思,认真思考这堂课是否达到了自己的预期教育目标?如果达到了,标志是什么?如果没有达到,标志又是什么?教师只有做到多问自身、多思考,就可以做到有效的课后教学反思。
总之,有效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仅仅通过一种教育方法或教育理念是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要将科学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课程编排、针对性强的教育策略等因素综合加以利用,才能达到真正的有效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其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字词句篇、语文逻辑的积累,还在于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力、文化情怀等方面的能力和道德素养,进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探索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有效教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于探索。
参考文献
[1]金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4)
[2]丁正后.尚美崇实:小学语文优质教学的有效之举[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3]陈利利.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教学改革.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