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合作中学习 在快乐中收获

2016-07-06张丽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讨论合作竞赛

张丽

【摘    要】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在我们的“学讲”课堂教学中是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以学生为主体,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来,更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它不仅能加强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群体的优势,促进个人的发展,它给小学语文课带来了勃勃生机。

【关键词】合作  讨论  竞赛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正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它以学生为主体,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来,更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它不仅能加强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群体的优势,促进个人的发展。如何在“学讲”课堂教学中较好地运用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到底该如何去做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合作性讨论——促学

在学习中,有的学生反映较慢,表达跟不上节奏。一旦被提问,也是结结巴巴,不知所云。久而久之,只听不言,这样就达不到合作学习,实现生生互动,互帮互学的教学目的。要改变这种现象,首先,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那些平时不爱言谈的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小组合作性讨论教学法,它不仅能给学生带来安全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更能启发学生去思考,去合作,去创造,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在教学中,根据讨论的性质,我将它分为操练型、表演型、创新型三种类型。操练型指教师给出固定的内容,由同桌两人小组合作,时间较短,这种方法在新授字词时必不可少。比如:《微笑着承受一切》桑兰在吃饭、穿衣时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是什么意思?“大汗淋漓”呢?可桑兰都已经这么大了,为什么会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呢?同桌讨论后快速理解词语意思,得出桑兰因为受伤了,而且下半身都已经瘫痪了。让学生理解词语,把不容易深入体会的事例感受得真真切切。这些对于平常人来说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对于桑兰要付出多大的艰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看到的情景说出来,从而来感受桑兰那种坚强的精神。

表演型是针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需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在语文的教学中,如果把表演带入课堂,一改学生被动阅读的地位,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动手,主动参与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有利于展示学生的才华。在教学《菩萨兵》这篇课文中我尝试着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使学生学得愉快,学有收获。如:在教学《菩萨兵》的最后一部分时,我是这样进行的:当藏在山上的藏民看到部队在为他们种地时,他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学生各抒己见。大家说的都不错,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来演一演,把藏民当时所想、所说、所做表演出来,演出他们的惊奇、欣喜和感激。先四人小组試着演,一个同学演放哨的藏民,其余3人演躲在山上的藏民。学生四人小组表演,气氛较为热烈。请小朋友评一评,他们演得怎么样?在愉快的评议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感悟文本的能力。

创新型是指教师先给出一个话题或情景让学生展开讨论,由学生自由搭配,可自编自演对话。

二、合作性竞赛——比学

小学生好胜心强,一般都喜欢表现自己,还特别容易激动。但由于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引入竞争机制,能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激活课堂。在课堂上搞小组纪律竞赛,学生必然为集体荣誉而增强自控力,上课专心听讲,用心思考,也会自觉地监督提醒其他同学遵守纪律。

在平时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如:教学《槐乡五月》创设情境体会槐乡孩子们的好客与槐花饭的香。我是这样设计的:现在你们就是槐乡的孩子们,我到你们家乡作客,你们会怎样招待我?小组合作,看看那组说的最好。有的小组说:“欢迎您到我们槐乡来玩,您到我们家来作客吧!首先请您品尝一下我们这里最香甜的槐花茶,好喝吗?”有的小组回答“对了,我们这里最出名的是槐花饭,有咸的,有甜的,您想吃什么味道的?”还有的小组说“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吃咸的浇上芝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两种口味都好吃!您要哪一种?”……巧妙的引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体会到了槐乡孩子们的热情好客,这一情境的创设不仅拉进了孩子们与槐乡的距离,更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到了最纯真的人情美!这类合作型竞赛,既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又能激发全体学生参与兴趣,使学生在积极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课堂竞争远远没有社会上竞争那么激烈,但通过教学,培养了学生从小树立竞争意识和协助精神,这对孩子无疑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三、合作性结对——助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因种种原因出现了“弱势个体”,即“学困生”。我把帮助“弱势个体”作为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合作小组承担起了帮扶任务,如内向学生,我就为他挑选耐心、热情且有责任心的小组长;因贪玩而掉队的学生,我就把他安排在能管住他的小组长身边;如果那位同学自己想和他的好伙伴一组,我也优先满足。为了进一步明确任务,我还让学困生和小组长结对子,一对一落实责任。建组后,要求小组中的学优生学会倾听他人发言,让出一部分机会给学困生。另外学优生还可以帮助学困生。通过结对,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那么教师也应对这些小助手给予表扬或奖励。这种做法即使部分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又使学困生感受到集体的关怀。

总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把每个学生的智慧都发挥出来,使大家共享,所产生的效益远远比一个学生两个学生的“一言堂”高得多,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技能技巧,通过合作学习使独立、自私的学生表现出合作、互助等积极的性格特征,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健康向上和谐的合作精神,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真正让孩子们快乐手牵手,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清澜.我在合作中得到快乐[J].作文通讯:初中版,2016(4):28-28

[2]胡建明,张奎早.“和谐快乐”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J].新课程·中旬,2013(8)

[3]张晓娟.让学生在合作中快乐地学习[J].祖国:教育版,2013(2):362-363

猜你喜欢

讨论合作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