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07-06周静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教学途径趣味性小学数学

周静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根本动力,积极开展趣味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这是小学数学教师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提高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趣味性  教学途径

兴趣是使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条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建构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注重培养趣味性教学,对数学的学习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以趣味性的开端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如“3的倍数的特征”的引入部分,我先给学生出了几个数,请学生算一算这些数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用笔算出了正确的结果,但是速度有些慢,我又让学生出数,我来判断是不是3的倍数,结果我既正确又迅速地判断出来了。一开始,有几位同学还不服气,认为可能是巧合,又举例说了几个,都被我一一猜对了,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老师的答案怎么和他们算出的答案会一致的。“探个究竟”的兴趣因此油然而生。

2、充分与学生情感交流,加强心理交往

要注意运用教师的感染力,在向学生提出要求时,使学生感到亲切、善意,这样做,教师提出的要求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并成为推动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师生“共同在解决问题”,建立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师生之间的沟通、往来,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的传递。但也经常借助于表情、手势、眼神等其它方式。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学生情感交流有关,自己语气、声调、动作既要有分寸感,又要有幽默感,使学生不感到拘束。即使批评也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善意的。师生情感交融,“爱屋及乌”,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在知识传授上“同频共振”,情感交流上“情绪共鸣”。

3、适当奖励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让学生融入课堂,而不再是做课堂的旁观者。教师也要告别传统的讲课方式,特别是学生手背后不能动,乖乖听讲的模式,要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这样的小学数学课堂才是成功的。小学生好动,有童心,这些都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要注意的特点。因此,教师不要放弃像讲故事、提有趣的问题,这样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比如,在学生学习了“乘法口诀”后,教师用发奖品的奖励措施来激励学生背诵乘法口诀和在课堂上踊跃回答问题的小朋友。这种小的鼓励方式,在笔者的实践教学中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小学生天真活泼,但也需要证明自己,教师和家长的鼓励对学生的进步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4、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对游戏的外在形式尤为感兴趣,特别是游戏富有激励性、竞争性的特点,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如果能根据教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满足学生好玩的心理,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持久、稳定,学习热情就会高涨。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他们对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特别是对那些能演示的过程更感兴趣。

5、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参与之乐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呢?布鲁纳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而动手操作,正能达到这一目的。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片,一张锐角三角形的纸片,一张钝角三角形的纸片,一把剪刀。一上课我就指出:“今天我们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看谁能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通过剪、拼、折等方法,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学生听后,都积极思考,认真剪拼。不一会,有的学生小声议论:“好像等于180度。”不少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了自己的小手,都希望第一个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有的说:“我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掉,拼成平角,平角是180度,所以,我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有的說:“我与他的方法不一样,我把正方形纸片沿着一条对角线剪开,剪成两个三角形。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我及时表扬了这些同学。同学们都为自己的发现而异常兴奋,掩饰不住内心的自豪与喜悦。

6、编儿歌提高儿童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编一些朗朗上口、切合学生实际的儿歌,教学生唱,让学生在唱儿歌中学会知识,加强记忆。一是用儿歌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儿歌具有优美的旋律、轻松的节奏,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从而消除学生的紧张与畏惧心理,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与思维的最佳状态。二是用儿歌突出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的突破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形成,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重要作用。教学生唱儿歌,可以加深学生记忆,利于学生理解。如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后,利用如下儿歌让学生加强记忆:“乘法算式要记牢,相同加数写在前,乘号随着加数走,最后写的是个数,几乘以几是读法,表示几个几相加。”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对乘法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有效地突出了教学重、难点。实践证明:创编儿歌,可以激发学生唱的激情,让学生在唱中学会知识,掌握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学生所喜爱的说唱中,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7、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

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如,我们可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利用已学过的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知识,美术知识、语言知识、生产常识对长方体和它的表面进行探究。以此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并通过小组合作自我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参考文献

[1]邓红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课堂内外,2012(7)

[2]王韵涵.试谈小学数学习兴趣的激发[J].小学教学设计,2013(11)

猜你喜欢

教学途径趣味性小学数学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开展新途径,创造多元化
数学教学多角度,激发学生参与度
提高高中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途径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