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民办普通高校社团管理工作的思考

2016-07-06王标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社团高校管理

王标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出现新的变化,社团组织日益成为学校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社团成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校风、学风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于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形成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  社团  管理

學生社团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优秀道德品质,丰富大学生内心世界的重要团体。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生社团在校园里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逐渐加强。它有效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形势。在此形势下的高校的学生社团更是取得了快速地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结构也更为复杂。虽然社团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化,社团布局一步一步的合理化,社团特色也更加的鲜明化。但是,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社团内部管理不顺,运作不规范,会员流动性过大,社团对会员缺乏足够约束力

目前的学生社团一般都是“进出都不设卡”,学生只要交纳了一定数额会员费,甚至不用交会员费就可以成为自然会员,大都不会接受什么资格审,导致社员素质不够高,因为资金与人才的停滞,活动更受到了相对的限制等;同样离开社团更是随心所欲,只要感觉自己不乐意了,随时随地都可以单方面宣布退出。社团干部走马灯似的换了一届又一届,一般的普通会员甚至退出都不宣布就销声匿迹了,这样,吸引力比较强的社团还承受得起,普通社团往往经受不起冲击。频繁的人员流动不利于社团的良性发展,社团的活动、计划、思想不能保持连续,更谈不上积累、沉淀优秀的社团文化了。

2.指导教师配备力量不足,社团建设深度很难提高

现在,各高校学生社团的教师指导力量薄弱。条件较好的学校,由团委或者社团联合会出面,邀请了校内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或者顾问,但从整体来看,其指导力量都显得薄弱。请专业教师指导和管理,固然是好事,却依然存在弊端,专业教师大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宏观地指导、顾问一下没有问题,但要成年累月与同学在一起,能做到的人就不多了;二则多数专业教师对活动中涉及的专业问题能给学生提供较好帮助,但对具体活动形式、社团的日常管理,恐怕就没有经验或者没有兴趣了。

3.社团活动场地无保证、设施不健全,导致无法展现社团特色

一般高校中都有相对明显的学生活动专用场地,如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俱乐部、体育馆等,但专门批给社团活动使用的场地却非常有限。一般社团搞活动都是事先向学校的有关部门租(借)用场地,遇到冲突就要改地点或者改时间。社团的办公场所更是有限了,绝大多数社团都是居无定所。

4.社团活动影响力小,活动类型单一;社团之间交流合作较少

虽然大部分高校社团众多,但是有的社团举办活动次数多,有部分社团却几乎没有举行过活动。而且由于有的社团活动不大,宣传力度不足,在校园里难以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同样大部分社团没有大局观,没有形成观念和意识行为上的联盟,各个社团之间,尤其是性质相同的社团之间敝帚自珍,相对独立,相互之间交流不畅。

5.社联自身管理体制不完善,内部服务意识仍有待提高

社联作为社团服务管理的学生组织,不能及时有效地对于工作要求进行管理体制的更新,导致社联社团之间脱节,交流不畅,甚至导致矛盾的爆发,同样作为组织,仍旧会存在服务意识差,个人素质低,在日常的社联社团相互交流中更激化了之间的问题。

除了上述的五个主要问题外,社团分类的不科学、不合理;各高校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交流和学习;社团建设理论沉淀、文化沉淀太少;社团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太多;实践类的社团,由于社会的复杂,考虑到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不能真正的参加社会实践。

一个问题的产生不是一时的现象。其间必定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问题产生之前,我们要防微杜渐,问题产生后更要追根溯源,把问题的本质抓住再加以解决。

1.在目前全国的大部分高校中,学生的评优、入党、深造、毕业等一切事关学生前途命运的方面,都直接与第一课堂的学分和考试成绩挂钩,所以学生的意识中必然对考试成绩特别是“学分”十分敏感。如果学校给予政策,社团活动也纳入学分制体系,学生参加一个学期的社团活动经考核合格,同样可以取得学分,这样一来,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社团会员人员不足、会员参加活动有头无尾等问题,而社团管理上也会简单明了起来。

2.社团建设需要一支专业的管理者队伍。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配一部份人来指导学生社团,条件好的学校甚至可以做到一个社团有一个专门的指导教师,这样性质的指导教师是完全专职的,会全身心投入到社团建设和发展上,也是社团建设、发展上水平的最好保证。

3.完善校园设施,设施包括房屋设施、办公设施、器械设施。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活动中心等场所,或者根据社团的专业性为学生社团提供、建造活动场所。一个社团没有一定的活动场所,其活动质量就要大打折扣。

4.着重加强社团成员思想教育工作,打造‘‘家文化,鼓励各社团之间,尤其是性质相同的社团之间要形成观念和意识行为上的联盟,利用各自的优势联合起来为社团活动造势,积极组织社团之间交流活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事着重打造社团“正规化、精品化、特色化”,积极打造社团自身特色,使社团拥有自身凝聚力,以及对广大学生的吸引力,从而保证社团的规模的稳定以及日常活动的有效性,并真正达到社团文化的积淀以及对整个高校的促进作用。

5.构建社联宣传平台,完善社联宣传工作,真正做到集合整个组织的强有力的的宣传平台,将社联声音传到学校每一个角落。

6.进一步优化和改革相关的规章制度,研究发展机制,制定出更加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对已有的制度,进一步优化,根据社团现状作进行适当的修改,加强制度的贯彻落实,从而使社团做到有章可循,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7.对于相似性质的社团要制定出了相关的条例和协议,鼓励相同性质的社团之间合并壮大,一方面促进社团自身发展壮大,自身品牌特色更好确立。另一方面避免了资源的重复利用,更好的整合资源从而推动社团发展建设。

社团工作可以说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不同的社团存在的问题不见得相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努力完善不足之处,使学生社团成为校园文化的载体。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冲动,促进并形成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从而真正达到校园社团其存在应有的意义,相信通过更换思维,齐抓共管,学生社团一定会成为新世纪中国高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猜你喜欢

社团高校管理
缤纷社团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