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代诗乘》研究综述

2016-07-06裴小盼

艺术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

摘 要:有明以降,梅鼎祚的《汉魏诗乘》和《六朝诗乘》问世,二者合称《八代诗乘》,并出现一些合刊本。《八代诗乘》是梅鼎祚以“批评”为中心的诗歌创作,在晚明诸多研究著作或文学总集中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对多年来学术界对《八代诗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资料基础。

关键词:梅鼎祚;《八代诗乘》;研究综述

关于梅鼎祚先生,笔者在综合各方面资料之后,总结出大概的研究状况:有三部著作特地设专门章节来论述梅鼎祚,其中的一部是《安徽文学史》;[1]单篇论文近二十篇,硕士论文两篇,博士论文一篇,其他讨论梅鼎祚的论文也不少。单就《八代诗乘》来说,把《八代诗乘》单独成章节来讨论的,只有一篇,即复旦大学博士生杨焄的论文《明人编选汉魏六朝诗歌总集概说》。复旦大学博士生陈晨在其博士论文《梅鼎祚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研究》中,分批次地分别介绍了《汉魏诗乘》和《六朝诗乘》(合称《八代诗乘》)。南昌大学人文学院的副教授陈晨和江西财经大学外语学院的赵娟,两人在《<六朝诗乘>与明代六朝诗学之深化》中也着重介绍了《六朝诗乘》及其意义。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综述:

1 作者生平及著作研究

1.1 生平

徐朔方先生的《梅鼎祚年谱》[2]是迄今为止对梅氏生平研究最为详细的文献资料,[3]它使我们对梅鼎祚先生的生平有了更为鲜活的、立体的认识,为我们研究梅鼎祚及其作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李慈瑶在硕士论文《梅鼎祚研究四题》中,对梅鼎祚年谱进行了细致的补正。除此之外,复旦大学博士生陈晨在《20世纪以来梅鼎祚研究综述》的“梅鼎祚生平研究”中,又对学术界对梅鼎祚生平的研究进行了更为全面深刻详细的梳理,其中至少提到了七位学者以及著作来罗列有关梅氏的生平,这里不再重复介绍;王辉斌,湖北文理学院教授在其论文《梅鼎祚与<古乐苑>的乐府题解批评》中也对梅鼎祚的生平作了简要介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上,田璞、查洪德在《梅鼎柞和他纂辑的<才鬼记>》中,更是从政治上和思想上来深入解剖了梅鼎祚先生;苏州大学中文系的陈桂生在其论文《论梅鼎祚及其<玉合记>》中,也详细陈述了梅鼎祚及其父亲,梅鼎祚少年时期以其以后的仕途等,这些都对我们了解梅鼎祚进而了解其诗文选集的编选思想极有帮助。

1.2 著述

有关梅鼎祚先生的著述,山东大学教授何朝晖,在《晚明落第士人的著述出版活动——以梅鼎柞为例》一文中,根据史籍著录和目前存世情况两方面对梅鼎祚先生的著述进行了总结,并从梅鼎祚的著述活动中洞悉晚明藏书流通情况;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李慈瑶在硕士论文《梅鼎祚研究四题》中的“研究缘起”里,也较为广泛地介绍了梅鼎祚先生的著作,并罗列的梅氏这些著作所背负的争议和批评。其中虽然不甚全面,但是也为笔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其他可以考证梅鼎祚著作的零散论文也有不少,不再一一罗列。

2 《八代诗乘》成书研究

有关《八代诗乘》的成书,笔者综合其他资料,做了如下梳理:

万历年间刊行的《八代诗乘》,共四十五卷,为宁国府推官史元熙所刊。该书并非一次辑录完成的,梅鼎祚首先着手纂辑的是《汉魏诗乘》二十卷(附《吴诗》一卷),初步编选是在万历十一年,正文部分题“宣城梅鼎祚禹金编校”(卷首有《汉魏诗乘总录》,题“宣城梅鼎祚辑”);后期他又编纂了《六朝诗乘》二十五卷(附《六朝诗乘末卷》一卷),于万历三十四年刊行,正文部分题“四明史起钦[3]裁正,宣城梅鼎祚选辑”。两书合称为《八代诗乘》,合刊本中卷首有《八代诗乘总目》,题有“明四明史起钦[4]德明裁正,宣城梅鼎祚禹金纂辑”。

3 《八代诗乘》影响研究

笔者对四库馆臣于《八代诗乘》“仅汉魏全录,晋宋以下皆从删节,已非完备之观”的说法,尤其是对《汉魏诗乘》“意欲补冯氏阙失,然真伪杂糅,失于考证”的价值评价委实不敢苟同。梅鼎祚编纂此诗集的初衷本来就不是为读者提供详尽的文献资料,而是让我们学会裁断、批评和鉴赏。“乘”,是史传别称,是通过文学艺术的手段,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描述来表达一定的历史观。正如《汉魏诗乘序》中所言:“其名曰乘者,以其评骘论世而名之也。”[5]《八代诗乘》除汇集了历代评论之外,还有自己的评论,体现了他的编纂思想,给后世学者考察类似选集带来不少帮助。《八代诗乘》还收录了其他诗文选集未收录的诗集,这对后世学者考证诗歌渊源极具说服力,更有利于读者拓宽眼界、活跃思维。

4 开拓空间

近年来,学界对梅鼎祚及其著作研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学者们也从不同的维度来对梅氏展开研究,但是对于《八代诗乘》的研究仍是凤毛麟角,尚未完全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目前对《八代诗乘》的研究已经从单纯的成书研究逐渐转向艺术特征研究以及价值研究。例如,陈晨从“文献”方面来比较了《汉魏诗乘》和《汉魏诗纪》,还有学者从诗史分期、时代特质和诗体演变方面[6]来揭示六朝诗歌的发展。然而,梅鼎祚的大多数诗文集都因过于庞大而无人问津,《八代诗乘》虽得以为人所知,但是至今尚无学者去整理、点校,因此若想深入研究《八代诗乘》,尚且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学者们的不懈努力,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梅鼎祚及其《八代诗乘》的研究必将取得更丰厚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陈友冰,刘良政.安徽文学史(第二卷)[M].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2] 徐朔方.晚明曲家年谱(皖赣卷)[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3] 李慈瑤.梅鼎祚研究四题[D].浙江: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11.

[4] 黄虞翟.千顷堂书目(地理类中<卷七>)[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 梅鼎柞.四库存目丛书补编影(汉魏诗乘)[M].万历十一年刻本.

[6] 陈晨,赵娟.《六朝诗乘》与明代六朝诗学之深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2.

作者简介:裴小盼,女,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曾参加高校联办的“聚星杯”征文大赛,荣获二等奖。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
微学习研究综述